第184節(jié)
11.見《論語·陽貨》。 12.見《論語·陽貨》。原文是:“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 13.見《論語·八佾》。 14.見《論語·陽貨》。原文是:“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此處所言,是對這句話的三種理解。 15.請參看《論語·鄉(xiāng)黨》。 16.見《墨子·非儒》。但學(xué)術(shù)界普遍認(rèn)為,《非儒》不是墨子本人的作品。 17.請參看孫叔平《中國哲學(xué)家論點(diǎn)匯編 ·先秦編》。 18.見《墨子·耕柱》。 19.見《孟子·滕文公上》。 20.正是這一點(diǎn),決定了禮樂制度在進(jìn)入帝國時代后也沒有被廢除,儒學(xué)反倒成為官方意識形態(tài)。詳見本中華史第八卷。 21.見《莊子·外物》。 22.見《莊子·篋》。 23.見《莊子·天運(yùn)》。 24.見《莊子·大宗師》、《莊子·天運(yùn)》。 25.見《莊子·人間世》。 26.楊朱的觀點(diǎn),是“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 ·楊朱》)。老子的說法,是“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 ·第十三章》)。莊子的說法,是“貴以身于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身于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莊子 ·在宥》)。對老子和莊子的理解,請參看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27.請參看李零《人往低處走》。 28.見《韓非子·難一》。 29.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30.見《韓非子·解老》。 31.見《論語·顏淵》。 32.比如有人批評《墨子》沒有文采,韓非就借他人之口為之辯護(hù),認(rèn)為墨子的語言之所以質(zhì)樸,是因?yàn)閾?dān)心人君“覽其文而忘有用”,“懷其文而忘其直”,所講故事則正是秦伯嫁女和買櫝還珠。見《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 33.見《墨子·兼愛中》。 34.以上均見《韓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