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jié)
“你怎么將自己弄成這樣!還有,為什么宮里太醫(yī)院會給你開了方子!你不是該在宮中居住,五日一休沐嗎?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被趕回來了?” 臉圓圓看起來和氣無比的沈國公如今臉上烏云密布,恨不得搖著長孫的肩膀咆哮一番。 戴良和這位公認老好人的祖父從小處不好已經(jīng)是京中不算秘密的秘密,他心中原本就委屈,被祖父這么一逼問,頓時逆反心理頓生,梗著脖子就是不說話。 “你如今在宮中侍讀,行錯一步就禍及全府,為何還如此任性!” 沈國公戴勇看著孫子這樣的脾性,全身像是xiele氣的皮球一般跌坐在椅子上,臉上是說不出的頹喪。 原本以為賭上一把,能讓家中子弟重回朝堂,連家中祖?zhèn)鞯臇|皇太一圖都送了出去,看樣子反倒是弄巧成拙,他家?guī)状斆魅?,終于生出了這么一個缺心眼的,眼看著全府的基業(yè)都要倒在他一人手里。 他是不是該再忍忍,也許再等一代再想法子振興家業(yè)…… 可想到家中蠢蠢欲動的族叔和族弟,以及分家后不甘心沉寂的那些堂侄,沈國公心中左右為難,一瞬間像是老了好幾歲一般。 戴良原本跪在地上發(fā)倔,突然聽到前方?jīng)]有了聲音,再抬頭一看,永遠笑瞇瞇仿佛天塌下來也沒什么的祖父,居然閉著眼滿臉頹唐地不發(fā)一言,心中漸漸升起了不安。 他是不是太任性了? 其實除了摔了幾跤有些丟臉,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今天被徐祭酒罰跪了,然后又罰站了。起來時候沒站穩(wěn),摔了一跤,跌到墻上,就成了這樣。太醫(yī)院的孟太醫(yī)正好在附近,替我看傷的時候說我肝火旺,非要給我開藥。陛下聽說我摔了,就叫我先回府休息一天,明日再住宮里?!?/br> 他咬了咬牙,聲如蚊吶一般說起了今天的丑事。 閉著眼睛的人原本聽覺就會更靈敏些,饒是戴良聲音極小,沈國公戴勇還是聽了個明白,睜開眼睛追問。 “摔一跤摔成這樣?” 戴良和戴勇對視了一陣,終于敗下陣來,老老實實地回答:“摔了三次?!?/br> “什么?” 祖宗能不能垂憐下他那大兒子,他戴家什么時候生出這么過這么個呆子! 摔一次就算了,還摔了三次! “你是不是被人算計了?大皇子和二皇子不好相處?” 沈國公想不到三皇子身上,畢竟三皇子沒理由傷害自己的侍讀,只能往大皇子和二皇子向三皇子撒氣,撒不了只能在自家孫子身上撒上去想。 “是不好相處,嘴巴都跟刀子一樣……”戴良撇了撇嘴,“不過真是我自個兒摔的,有一次是方國公家那魏坤扶我沒拉好,滑下去的……” 聽到這里,沈國公更覺得其中有詐,思咐了一陣后抬了抬手:“你別跪著了,白天跪的還不夠嗎?起來和我好好說說今天的事兒!” 戴良已經(jīng)被罰成了老油條,一聽不必跪了麻溜的站起來,想起祖父剛才那樣子,他也顧不得丟臉,老老實實地說起白天的事。 “我早上被引去東宮……” 由于大部分時間他是在獨自罰站或罰跪,在殿中的時間少,和劉凌更是沒什么太多交流,所以說起來也簡單,不過三言兩語的功夫,就把白天的事情說了明白,包括陷害劉凌不成反倒摔了自己,以及后來說壞話被罰站等等。 戴家是代國勛貴里“悶聲發(fā)大財”的代表,一家子從不張揚,但等閑人也別想他們吃虧,沒見著皇帝要張自己祖宗的畫還要拿留著平衡朝廷局勢的殿試資格來換嗎?所以聽到這蠢孫子一天的遭遇,戴勇真是覺得老戴家?guī)纵厓喝说睦夏樁急贿@孫子一人丟盡了。 但好在這孫子心性并不狹隘,沒養(yǎng)成太偏激的性子,就是個爆竹一點就著,著完也就沒了,否則大禍還在后頭。 沈國公一邊慶幸著一邊憂傷著,手指不停摩挲著桌角,無奈地嘆了口氣:“這宮中侍讀,果然并不簡單,陛下似乎不介意你們是不是不學(xué)無術(shù)之人,只是為了填補三位皇子的不足的……” “哈哈,祖父你也知道我比三皇子……” “住嘴!就是因為你太蠢了,所以才被指給三皇子!連徐祭酒都對三皇子和顏悅色,難道是因為徐祭酒是個大好人嗎?他能在祭酒的位子上坐了這么多年,若真是老好人,早就被擼下去了!” 戴勇眼睛中精光一閃,戴良攝于祖父的嚴肅,笑容一下子僵硬在了臉上。 “難怪陸凡那么勞心勞力的為他謀劃,怕是士林已經(jīng)倒向他那邊了。奇怪,不過是個娃娃,哪里有什么不同尋常的地方……”戴勇在心里思索著,想半天也想不明白。 “還有陛下為何會那么想要高祖的畫像,若是只為了好奇,何必費那么大心思?我家早已經(jīng)淡出朝堂,怎么看也不是侍讀的最好人選,除非陛下根本就沒想過三皇子能上進……” “三皇子為人如何?長得可是其貌不揚?” 沈國公想到了什么,突然開口相問。 說到這個,戴良也是滿臉迷惑:“說是三皇子,比大皇子他們還小兩三歲,個子卻比他們都要高,只是挺瘦弱的。我聽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意思,他身邊那個叫王寧的宦官吃的滾圓,他們都覺得三皇子被奴才欺壓到了頭上,三皇子卻安適的很。可我見他長得雖瘦長,可氣色不錯,又濃眉大眼,不似是什么受氣包兒一樣的……” “等等,你剛剛說什么?” 沈國公暴喝。 嚇! 戴良被吼得一頓,期期艾艾道:“那個,不是受氣包兒……” “前面那句!” “氣色不錯,又濃眉大眼……” 濃眉大眼! 濃眉大眼! 劍眉星目,身材高大! 那不是和高祖特征一樣嗎? 據(jù)說三皇子有胡人血統(tǒng),難道因為這個,一直不得歡喜? 不,陛下不是這等膚淺之人,這皇子根基如此淺薄,其實正是繼承皇位最好的人選,會這么不得寵,必定有其他原因。 陸凡為何要借了他家的傳家寶去改動幾筆…… 陛下眼長眉疏,身量矮小,長得有些陰沉,當年他會繼承世子之位,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大哥長得高大英俊,劍眉星目,每每見到陛下,陛下都面露不喜的緣故。 沈國公府挑選家主,最重要的是能夠延續(xù)家業(yè),一府之主不得圣寵就算了,若還有嫌惡之色,便是最大的禍端。后來他兄長假裝逃婚離了府中,果然改立世子的請求立刻就得了批復(fù),沒有像他大哥那樣耽擱了好幾年。 陛下討厭劍眉星目之人,為何? 明明長相如此之人,大多是相貌堂堂之輩,哪有人不愛氣度偉岸的臣子? 沈國公想想朝中得到重用的近臣,竟沒有一個是長相陽剛偉岸的,不是偏文弱就是長相端方,越想越是冷汗淋漓。 再想到前朝舊事,宮變秘聞,薛家、蕭家和他夫人妹夫趙氏一門為何得了滅門之禍,更是不敢深想。 身為姻親,他自然曾經(jīng)聽過許多耳聞,包括薛家滿門忠烈偏偏不愿讓劉未登基,趙家翻出宮中的譜牒推算繼承的順序,蕭家和其他幾家參與宮變的武將勢力軟禁了呂太后和當年還是皇子的劉未長達月余…… 他們當年為何要堅持等幾位藩王入京,才愿意議立新帝登基之事?明明就在眼前的從龍之功,弒君這樣的罪過,如果一個興廢不慎,就會變成亂臣賊子…… 這幾位,都是從高祖起,對劉氏皇族最忠心耿耿的純臣了,說他們會造反,哪個能信? 沈國公府當年已經(jīng)是淡出朝政,上代的國公更是自盡而死,留下的子嗣年輕不能支撐門戶,反倒逃過了當年的劫難。但相對的,許多□□消息和其中的變故,也是事后聽到別人議論方才得知。 但戴勇交游廣闊,三教九流都有,什么奇怪的事情沒有聽過,稍稍一想,似乎就窺探到了為何劉未執(zhí)著于自己的身高和高祖的長相。 還有那位傳聞長相肖似先帝,差點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的四皇子…… 陛下居然還有這樣的擔(dān)憂? 這豈不是杞人憂天?他已經(jīng)是一國之君了,就算有個什么,他年幼登基至今已經(jīng)有這么多年,除了后宮之事,幾乎毫無讓人置喙之處,何懼什么流言蜚語? 難道這是出于什么心結(jié)?還是其實血統(tǒng)的威脅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藩王都死的差不多了啊,就剩當年年幼沒有按時上京,最終被貶為庶人在城外皇觀中榮養(yǎng)的那位觀主…… “祖父,你為何不說話了?” 戴良立在一邊,見自家祖父臉色又青又紅,滿頭大汗,頓時心中不安,生怕自己在宮中惹出了什么大禍,急著出聲詢問。 “我在想你入宮,到底是福是禍?!?/br> 沈國公抹了把臉,只覺得手心濕漉漉的,可見他方才慌張成了什么樣。 可面對孫子,他還是得和顏悅色,不但沒有一開始憤怒頹喪的樣子,反倒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越發(fā)慎重地囑咐:“三皇子雖然年幼又不得寵,但你不能太過放肆,徐祭酒說的沒錯,君臣相處之道乃是綱常,不得不尊。” 戴良以為會聽到什么,一聽又是讓他服軟的,立刻就皺起了臉。 “不過,我沈國公府想要重新振興家門,也不能讓人小瞧了去。你往日糊涂,文韜武略一概不如別人……” “祖父,我功夫哪里差了!” 戴良不甘心地插嘴。 “你那半桶水的本事!若你真的武藝出眾也就算了,大皇子身邊那位方國公的幺兒我已經(jīng)打聽過了,他從小習(xí)武,能拉一石二的弓,十歲就跟在方國公身邊出城打獵,你行嗎?你要真要自取其辱,隨時臉上都能開出染坊來!” “……不過是一介莽夫?!?/br> 戴良小聲自言自語。 “其實也是我耽擱了你,從小武師就說你根骨好,適合學(xué)武,是我想著我府上最好不要出什么武將,硬逼著你從文,否則說不得也能出個將才……” 沈國公沒想過孫子能去當什么侍讀,總想著軍中由皇帝心腹把持,不會讓勛貴后戚染指,也就想掐死孫子這方面的妄想,結(jié)果現(xiàn)在后悔也來不及了。 “您要早這么想就好了!” 戴良眉開眼笑。 “沒關(guān)系,陛下說請了禁軍中的將軍教我們弓馬之道,明日就來東宮,我還能學(xué)!” “陛下竟請了禁軍將領(lǐng)?!” 沈國公又是一驚。 因為前朝之事,皇帝是根本不允許皇子們接觸武將的,連后宮里也沒有將門出身的妃子。 為何會突然變了想法? “是啊,嘿嘿,孫兒本事雖不如那魏坤,可比起連弓馬都沒摸過的皇子們和那個淚包莊揚波可好多了,祖父勿憂,待孫兒在沙場上光耀門楣!” 戴良笑的張揚至極。 不知為何,沈國公看著笑的燦爛的孫子,心中油然升起一陣不妙的預(yù)感。 應(yīng)該沒問題的吧? 好歹他這孫子,前幾年也是騎過馬耍過刀槍的……哇。 一定是錯覺,錯覺。 *** 第二日,東宮校場。 高祖能文能武,也從不重武輕文或重文輕武,無論文臣武將一視同仁,所以幾代的君王都是能上的馬,開的弓的文武全才。 這東宮的校場比起宮中的校場絲毫不小,只是馬廄空無一馬,但從明天起,這里的馬廄終于不會再是什么擺設(shè)。 即使劉未年幼登基,但王宰相和宗室們當年也沒輕忽劉未的武功,只是親政以后時間越來越少,加之西邊胡夏正被西域那邊的戰(zhàn)事弄的焦頭爛額,已經(jīng)六七十年沒有侵犯過代國邊境一寸,劉未也就慢慢放下了自己的弓馬之道,一心一意的處理國中越發(fā)激化的各層矛盾。 只是正如沈國公所想,他自己登基得益于武將和文臣聯(lián)合,就對文臣和武將一心一意越發(fā)忌憚,功勛后戚等官宦人家在軍中屢屢碰壁,倒是草莽出身的百戰(zhàn)之將和世代將門的人家更能在軍中出頭,而且兵符皆在皇帝手中,將領(lǐng)們只負責(zé)練兵,邊關(guān)都是靠當年那些老將們鎮(zhèn)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