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jié)
瑾瑜回身,挑眉一笑,“中了?!?/br> 他沒往后看,想讓陳君然李言卿自己看,而且這榜單上字太小,懶得看了。 后面沒看到黃榜的人,聽瑾瑜說自己中了,就喊道:“喂!你看到自己中了還不讓開,別擋道!” 這一嗓子,成功人許多人看過來,瑾瑜身高不低,被看了個全面。 一時有些尷尬,立刻把陳君然李言卿讓上前去,自己退出人群找冬青。 冬青雖然想親眼看到瑾瑜的名字在黃榜之上,奈何她是女子,不好去跟一眾男子互擠,況且瑾瑜也不讓,只好留在人群后方,看著瑾瑜擠進去。 她站在后面的石墩上,讓自己視線好一些,一眼就能從人群中看到瑾瑜。 雖然聽不見說話,但看到瑾瑜與李言卿等人說話的姿態(tài),端是神采飛揚,想來應(yīng)該要給她帶來好消息才是。 看瑾瑜折身出來,冬青立刻從石墩上跳下來,假裝四處看風(fēng)景。 瑾瑜來到冬青身前,笑道:“等急了吧?你猜猜我是中了還是沒中?!?/br> 冬青抬頭,笑得jian詐,“我不猜,你愛告訴不告訴?!?/br> 看誰忍不住。 “……” 瑾瑜噎住,這為什么不按套路出牌? 只得認慫,“我中了,不知道除了會元,后面的名字是不是按優(yōu)劣排行,如果是的話,我名次不低,在第四。” “對這事我也不清楚,我甚至第一次見著黃榜?!?/br> 冬青又道:“陳君然與李言卿呢?他們中了沒有?!?/br> “他們還在看,我不清楚,等他們親自告訴我們?!?/br> 說著,就看陳君然和李言卿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瑾瑜對冬青道:“看樣子是中了,否則陳君然不會是這個面色,他藏不住一絲東西,心里想什么都寫在臉上?!?/br> “這就好?!倍嗨煽跉?,這下,村長也該放心了。 陳君然興高采烈來到瑾瑜跟前,“全哥,我中了,我真的中了,言卿也是!幸好今年錄取了三百多人,否則我根本不可能榜上留名?!?/br> 瑾瑜笑著搖了搖頭,“我知道。” 他前段時間鉆研國情,了解到前面幾次科舉錄取的人數(shù)都比較少,后面兩年不少縣令縣丞都是由舉人補上的,今年應(yīng)該會相對多一些。 陳君然與李言卿俱是一愣,“你知道?你不是說你沒看?” “我確實沒看,走吧,我要給你潑冷水,三月十二殿試,不知道你有沒有準備好直面圣顏。” 陳君然果真如同被涼水潑了一般蔫下去,又渾身緊繃。 冬青白了瑾瑜一眼,陳君然好不容易放松,瑾瑜非要立刻讓人緊繃回去。 瑾瑜嘆氣,他只是開個玩笑罷了。 第70章 殿試 從張榜的南門街回到寓館,李言卿覺得心中的大石落了地,還好沒有落榜,終于考上貢士,卻又有些擔(dān)心殿試取不到好名次。 若是殿試后,落到同進士出身,授官這事,只怕一時半會兒輪不到他。 今年會試取中貢士三百六十余人,是上次的兩倍還多。 殿試過后,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人數(shù)占總數(shù)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剩下的兩百多人全為同進士出身。 除一甲三人直接授官外,二甲三甲若想授官入職,還需再次經(jīng)由朝考,綜合前后成績,選擇優(yōu)者入翰林培養(yǎng),稱庶吉士。 雖然表面上科舉已十分公正,但僅限于考試,朝考之后除非被點中翰林,否則能不能成功做官,或者分配到什么官職,要看自己會不會做人,人脈關(guān)系夠不夠。 若是官缺較大,只要安分守己不得罪人都是能分配到官職的,官職大小依局勢而定,一般從底層做起,不存在一步登天。 若是官缺不大,等待補缺的人數(shù)太多,為人圓滑懂得經(jīng)營的人入職幾率便大一些。 不少耿直不懂周轉(zhuǎn)的人,哪怕中了貢士,也會出現(xiàn)苦等數(shù)年不得入職的情況。 李言卿懂得此事,只是覺得無處下手,而且現(xiàn)在考試沒結(jié)束,不好下手,否則有賄賂之嫌。 當朝皇帝對科舉舞弊營私?jīng)]有任何容忍度,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論官職大小,一律革職處理,嚴重者可能入獄。 所以在所有考試結(jié)束前,一切有關(guān)人等都不會收禮,也不是很愿意接見考生,一個不好,就連自己的前途陪進去。 在考試結(jié)束前就巴結(jié)官員,是大忌,只會招人不喜。 之前有人犯過,下場實在不算好。 李言卿尋思著待朝考過后,找找門路,與吏部有關(guān)人等走動走動。 今年取中人數(shù)這般多,想來官缺還是挺大,謀個差事應(yīng)該不難。 相較之下,陳君然想得就簡單很多,他只想盡力在殿試上考得好一些,最差不過同進士出身,乖乖等著派遣就是,他愿意外放做個父母官。 縣令再小都是七品官,也是朝廷在編的官員,每年俸祿數(shù)百兩,職田數(shù)十傾,外加祿米幾十石,足以讓妻兒過得滋潤,還能為民請命。 在陳君然看來,這般就很好。 距殿試還有幾日時間,瑾瑜則叫上冬青,結(jié)識一些消息靈通的新貢士,打聽打聽兩位主考官的喜好脾性,再打聽一下當朝皇帝的作風(fēng)軼事。 這般做,倒不是為了偷jian耍滑走歪門邪道,只是想提前了解朝堂局勢和皇帝為人,以免之后兩眼一抹黑,犯了忌諱。 畢竟殿試只試時務(wù)策一道,由皇帝親自出題,會試主考官輔選,若是不了解皇帝的喜好與性格,答題時不好把握尺度。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若皇帝性子暴躁專橫,答卷觀點與皇帝相悖太多,只怕兇多吉少。 鉆研國情時,楊天尋給他拿了當今皇帝登基后的政績手札,不難看出當今皇帝是個勤政清君,相比前兩任皇帝,政績算是突出,但是看不出脾性如何。 瑾瑜和冬青打聽這些事,并沒有直接開口詢問,而是用引導(dǎo)談話的方式,提起話頭,在閑談中收集有用信息。 在外周旋數(shù)日,瑾瑜把搜集到的零散信息拼湊在一起,拼湊出一個心狠手辣性格專橫而且顏控的笑面虎形象。 當下與冬青面面相覷,這皇帝貌似不好應(yīng)付。 黎是國姓,當今在位的皇帝華元帝,名黎朔,字正綱,是黎國第四代君主。 按照慣例,皇帝會立皇長子為儲君,也有有不按慣例者,立自己喜愛的兒子或者能力卓越的皇子為儲。 一般還是按慣例和能者居之為多。 坐上龍椅便坐擁天下,是舉國上下至高無上的掌權(quán)者,這個位置,是歷代皇嗣爭奪的對象。 而當今的皇帝華元帝,在先皇的子嗣中排行第六,不是皇長子也不是先皇喜愛的兒子,在他眾多弟兄也中毫不起眼,根本算不上能力卓越。 當朝中眾臣忙著在皇長子和另外兩個能力突出的皇子間站位時,先皇突然暴斃,黎朔趁亂崛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皇室長子和另外兩個有能力爭奪皇位的皇子,正值壯年卻相繼離世,其中厲害,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時至今日,華元帝的數(shù)個兄弟,只剩下燁王一人,在晉安城內(nèi)做個游手好閑不問政事的閑散王爺。 至于華元帝其他的兄弟,俱都年紀輕輕與世長辭。 有心之人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除了燁王外,旁的那些兄弟,都想對他的江山指手畫腳,所以明哲保身的燁王,才會存活至今。 而燁王,也并非高枕無憂。 燁王名黎華,字問檀,與華元帝不是一母所生,為先皇第七子,生得俊俏會來事兒,深得先皇喜愛,早早被賜號封了王。 先皇給燁王的封號是“昭”,所以燁王原本是昭王,如今會被稱為燁王,是因華元帝登基后,說他聽著昭王不順耳,非要給昭王賜號為燁。 前朝從未有過這種先例,出于對先皇的敬畏,新皇登基后不會輕易更改先皇所賜的字。 華元帝卻絲毫沒有顧忌,因為一個看上去十分幼稚的理由,硬生生將昭王變成燁王。 到底這個理由幼不幼稚,從他賜給燁王的封號里看究竟。 燁王名為黎華,華元帝賜的“燁”一字乍一看沒有什么不對,拆開看便能看出厲害。 華字旁邊添了火,這是在用封號敲打煎熬燁王,最好一直游手好閑,否則大火燒身。 再有,華元帝還沒死就一錘定音把自己的廟號定了下來,執(zhí)意用“神”為號。 除了牽扯皇權(quán)的事華元帝十分獨裁,政事上還是可圈可點,朝中大臣便隨他去了,只要于國有利,左右牽扯不到自己身上。 由此,瑾瑜得出當朝皇帝華元帝心狠手辣性格專橫的結(jié)論。 畢竟在他打聽來的只言片語中,除了華元帝那些死去的兄弟,可能連先皇都是栽在華元帝手里。 瑾瑜無法認為一個弒父又殘害手足的人仁慈,只能定議為心狠手辣。 親生血脈尚且如此,若旁人被華元帝記恨上,下場可想而知。 不過這是時代造就的,不心狠手辣也站不住腳跟。 除此之外,瑾瑜還打聽到一件趣事。 上一次科考殿試時,華元帝看眾讀卷官呈上的考卷后,以答卷優(yōu)劣重新排名,確定了一甲三名的狀元、榜眼和探花。 而后傳喚三人覲見,頭名狀元生得佝僂矮小面黑,華元帝便以面貌丑陋為由,擅自更改一甲名次,將看上去端正順眼的榜眼升至頭名。 可憐原本的狀元,因為相貌,從狀元變成了第二名榜眼。 所以瑾瑜覺得,這華元帝鐵定是個顏狗。 科舉制度難道不是為了選拔有才之士?關(guān)相貌何事? 瑾瑜還沒作多說,冬青就揚眉笑道:“太好了!以瑾郎的容貌,取個狀元綽綽有余!” “……傻瓜?!?/br> 瑾瑜揉了冬青微涼的青絲一把,好笑得不行,什么叫以他的容貌取個狀元綽綽有余? 冬青拍掉瑾瑜的手,“莫要弄亂了我的頭發(fā),我說真的,應(yīng)該慶幸皇上不止看才學(xué),還以貌取人,至少你不用擔(dān)心考上一甲還被取代。” 瑾瑜杵著下巴,“不知這皇帝審美如何,萬一他不喜歡長我這樣的人?萬一他喜歡那種清秀斯文唇紅齒白的美男子?” “……” 這下輪到冬青無言以對,忍不住白了瑾瑜一眼,“你以為皇帝是選妃么?還清秀斯文唇紅齒白,孌童這般長相倒是吃香,一般人無論怎么看,你這皮相都是上品?!?/br> “哈哈哈說笑而已,只要我家娘子喜歡,旁人怎么看都行?!?/br> 他說那話,就是為了聽冬青夸他好看,如愿以償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