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jié)
可偏偏蘇明若就是在冬天還未完全離開的時候發(fā)動了進攻,而且從一開始就是猛攻,半點情面不留! 于是在謝容收到五皇子送上的晉國春耕完美結束,并沒有因為抽調了大量青壯進行戰(zhàn)爭而耽誤春耕的奏折的時候,同時送上的還有蘇明若斬殺徐懷的戰(zhàn)報。 謝容看著戰(zhàn)報上書寫的始末不由笑道:“她還是一貫的出人意料,不過這樣也很好。” 一旁在葛承英離開后接替入南閣的蘇敬言道:“她從小就愛胡鬧,這性子怕是難改了?!?/br> “這怎么能叫胡鬧呢,”謝容把戰(zhàn)報遞給蘇敬言:“你也看看?!?/br> 蘇敬言瞧著前頭說的事情都挺正常,直到最后,蘇明若竟然簡筆畫了個自己干掉徐懷之后新近占領的城池,道:“容兒,我的聘禮更豐厚啦!” 蘇敬言:“……” 他不由抬頭看向謝容,就見對方眉眼含笑,似乎是很開心的樣子。 ……所以你到底是笑打勝仗了還是笑明若又給你賺了筆聘禮? 作者有話要說: 我覺得再斷更下去,今年就寫不完了……所以接下來會正常更新啦如果我做不到,你們就拿這句話把我頭打飛_(:3∠)_ 第134章 第 134 章 晉國在前線的表現精彩, 受益的卻不僅僅是晉國。 龍脊山的戰(zhàn)線與燕梁的戰(zhàn)場相互呼應, 當龍脊山出現重大變故的時候,燕國抓到了一個最好的機會。 要說起來, 此時的燕國是非常喜歡晉國的。 不為其他。 蘇穆的目標太大, 太吸引人,至少在表面上來看,梁國一定更想要擊敗蘇穆。 只要蘇穆敗了, 誰都得掂量一下吧? 結果蘇穆年紀是不小了, 可偏偏還挺活力,居然硬生生把梁國繼羅寧之后的兩大軍事支柱全部坑在了手里。 這下燕國開心啦! 沒了鄧靈彰和范玉泉,梁帝整日內心惶惶,非常害怕第二天一覺睡醒燕國與晉國的軍隊就兵臨雍城了。 就在梁國被這巨大的變故打擊到懵逼的時候, 燕國抓住機會在梁國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塊rou來。 兩天之內將戰(zhàn)線推進了四百多里, 這幾乎就是一路騎馬狂奔的狀態(tài)了。 一般來說, 如此快速的推進,就算騎兵還有力氣, 步兵也不行, 何況是帶有糧草輜重的后勤部隊了,這顯然會將整個隊伍拉散。 作為自家主場, 此時正是梁國反擊的最好時機。 輕敵冒進這個詞幾乎就是為了此時的燕國量身定做的。 可令人驚訝的是, 直到蘇明若斬殺徐懷的戰(zhàn)報送到謝容的桌子上, 梁國也沒能組織起像樣的反擊。 不過他們倒是組織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求和。 是的,這回梁帝是真的要求和了。 在梁帝的心中,鄧靈彰和范玉泉已經是兩個死人, 哪怕朝中武官們不斷要求前去救援,梁帝都充耳不聞。 他覺得這是救不回來的。 除非羅寧復生,否則梁國哪里還有能夠抗衡蘇穆的人物呢。 蘇穆這次的行動看起來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計謀,但這其中需要調動協調的人員何止數十萬,大到總體的戰(zhàn)略布局,小到一支數十人的小隊伍什么時候該出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這一切都容不得絲毫錯誤。 由于戰(zhàn)場混亂,消息傳遞也變得困難,在這種時候還能調動幾十萬人,做出如此精密且分毫不差的安排,讓鄧靈彰和范玉泉兩人幾乎無法發(fā)現任何不對勁,連一點懷疑都沒有,就那么一頭栽了進去。 梁帝覺得,就連老天爺都是幫著晉國的,否則怎么就讓蘇穆生在了晉國呢? 梁國好不容易有個羅寧,卻還早早的死掉了。 果然是上天不公。 但這會兒埋怨老天爺沒啥用,梁帝盤算了一下覺得自己想要打贏是肯定不可能了,甚至繼續(xù)打下去就是個亡國的下場。 停戰(zhàn)。 必須停戰(zhàn)! 于是就在燕國拓地四百余里的消息傳到雍城的當天,雍城派出了兩支龐大的外交隊伍。 一支去往燕國平京,一支去往晉國中都。 等這支隊伍跨越紛亂的戰(zhàn)線和遙遠的路途終于到達中都的時候,已經二十多天過去了。 來中都的還是晉國人熟悉的面孔方應。 這二十多天已經是方應日夜兼程,盡全力趕路的結果了。 戰(zhàn)爭一旦打起來,很多原本便捷的路線就都不能走,比如龍望江,很多渡口全部被前線軍隊征用,旁人要用,要么繞遠路去下一個渡口,要么就只能排隊等,運氣不好的話,排個七八天甚至十來天都是有可能的。 好在方應不走大型貨物,倒是勉勉強強過了河。 方應到達中都的時候,發(fā)現和已經全城戒嚴的雍城比起來,中都的氣氛還算緩和,幾乎感受不到太多戰(zhàn)爭的氛圍,尤其對于城中百姓來說,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 再想想一路走來晉國農田里那青翠的綠色,方應知道,這才是兩國真正的差距。 戰(zhàn)爭的勝負有一半是在戰(zhàn)場上分出的,還有一半是在后方分出的,對比晉國一派繁華的生機,原本最繁華的梁國反而顯得荒涼了。 前線部隊的損失需要大量抽調后方勞動力補充,而只經過了粗糙訓練便走上戰(zhàn)場的軍隊損失更快,于是就需要更多的人員。 這是個惡性循環(huán)。 方應心中不甘,但他知道,無論梁帝是從何種角度考慮這件事情,至少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對的。 梁國必須停戰(zhàn)。 在晉國與燕國的合力之下,梁國根本沒有生機。 雖然謝容本人并沒有停戰(zhàn)的打算,但他還是接見了方應。 其實在外界的傳言當中謝容是個相當幸運的人。 就在晉國出現巨大變動的時候,他卻好運的因為得到了英國公嫡女的喜愛,而成為了晉國的皇帝。 至少梁國官場的很多傳言里是這么說的。 謝容的母親死得早,死后建武帝也沒給很高的位置,可見是既沒有好家世,也不算受寵的,直到謝容登基之后才給追封了一下。 當然,這么說其實也意味著謝容壓根沒啥母族勢力可以依靠。 一個即不得皇帝寵愛,又沒有母族支持的皇子,最后居然在那樣的變亂之后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要說沒英國公府的支持誰都不信。 沒英國公府的支持,謝容早就得完蛋啦! 有些人就是這么傳言的。 說起來當初謝容與蘇明若的事情定下的時候,就算是晉國本國也少有覺得蘇明若高攀的,反倒是覺得謝容為了拉攏蘇家可真是下功夫了。 多虧了他那張好臉,哪怕出賣色相都比旁人來的方便呢。 關于這一點要說謝容自己不知道,那也是扯淡,他很清楚各國的傳言,但他并不十分在意。 畢竟,他位子不穩(wěn)的時候,可多虧了這些傳言,才讓不少人小瞧了他,最后被他輕松解決。 如今方應來見,謝容依舊如同多年前一樣,看起來十分溫和,他禮貌的詢問方應的訴求,在聽到方應轉達的梁帝希望梁國停戰(zhàn)的意思的之后,謝容帶著可親的笑容問道:“那么梁國打算拿出什么樣的誠意來呢?” 這幾乎就是直白的詢問你能給出什么好處了。 干了這么多年的梁國外交使臣,方應對這種程度的屈辱早已可以做到淡然處之了,他平靜的答道:“梁國完全承認現狀,并且愿意維持穩(wěn)定,另外,為表達誠意,梁國愿將饒北十五城送予晉國?!?/br> 饒北是指梁國清饒以北,到章南章北的十幾座城池。 這也是目前蘇明若的主攻方向。 但謝容知道,梁國真正的甜頭并不是這十幾座城池,這十幾座城池只能算個小甜品,真正動人心的還是那句承認現狀。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尤其在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很對時候在結果中會出現維持現狀,維持穩(wěn)定之類的話,實際上就是強國打了弱國之后,拉架的來說‘行啦行啦,到此為止,誰也別再打誰啦’,這話說著好聽,實際上就是維持了強國已經掠奪到手的利益。 這僅僅是維持現狀。 如果說梁國承認現狀的話,謝容明白,梁帝這是說,被晉國占領的土地他不要了,從今以后那里不再是被晉國強占走的地盤,而是承認那完全就是屬于晉國的。 自然,所謂的維持未定,也代表梁帝絕不會再想要收回這些地方了。 謝容道:“除此之外,梁國就沒有其他的話要說了嗎?” 方應道:“不知晉帝以為如何?” 謝容道:“這一戰(zhàn)晉國動用了幾十萬精銳,又打了這么久,晉國國內亦是疲乏,若就此退兵,恐怕朕也難以向將士們交代,不若就由梁國支付此次軍資,以為誠意,如何?” 方應猛地抬頭,聲音雖然努力平靜,卻還是顯得壓抑:“這樣的要求未免太過分了!” 謝容一笑,更顯溫柔和親:“難道梁帝一定要晉國的將士們親自去雍城取嗎?” 這溫柔的話語竟是赤。裸。裸的威脅要將梁國滅國! 方應不知道謝容是真的不通談判禮節(jié)還是本就沒打算給梁國留什么面子,不過這兩者都沒差,因為如今的晉國不需要對梁國講究任何禮節(jié),他們就是有資格說這樣的話。 一定要和對方講禮節(jié),講道理,講規(guī)則,這很多時候是弱者的期望,因為這是他們所剩不多的可以依靠的資本。 晉國不需要這個。 就算方應覺得謝容無禮又怎樣呢?他難道還敢指責謝容不成。 換句話說,就算他指責了謝容,也在爭辯中獲得了勝利,那對梁國的現狀又有什么幫助呢? 這么想著,方應換了個語氣道:“世人皆知晉國的軍餉為各國最高,如今梁國外患不斷,實在無力支付,不過若是晉國愿意的話,梁國愿以后與晉國互通有無,且晉國商隊進出梁國不收取任何關稅路稅。” 這話倒是讓謝容有些心動。 這一條能給晉國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 但謝容到底也沒立刻答應,甚至沒有承諾暫緩前線戰(zhàn)事,僅僅是表示可以考慮一下。 雖然聽起來確實像是糊弄人的話,但謝容這次并沒有打算真的糊弄人,他想了想,在兩天之后回復方應,表示停戰(zhàn)不是晉國一國的事情,因此他想邀請梁帝與燕帝一起赴宴,地點就定在大澤。 ……雖然這地方對于梁帝來說遙遠了些,但對燕晉兩國來說卻都靠近自家,還算是安全的。 方應聽到這樣的答復知道謝容此時有心協調各國,雖然不知最終結果對梁國是好是壞,但至少晉國愿意協調,這本身就是一個希望了,因此連忙將消息傳回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