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jié)
在方應往梁國傳消息的時候,謝容也給燕國派遣了使者,邀請現任的燕帝楊煜赴宴。 楊煜比梁帝更早幾天接到消息,他沒有去看面前桌上的邀請,而是將目光落在了中都的方向靜靜思考。 謝容這一手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罷了,不管他要做什么,他謝容敢去,難道我就沒有這樣的膽量不成!” 楊煜對下頭的晉國使者道:“請回復貴國,朕答應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容兒主動搞事啦 第135章 第 135 章 關于大家一起面基聊天的事情, 晉國和燕國都挺淡定的, 但梁國不淡定。 至少梁帝不淡定。 梁帝覺得這是個陰謀! 面對得到消息之后就很贊成他前去的現任梁國丞相傅真如,梁帝就很不高興。 他對群臣道:“燕國, 晉國, 虎狼也,此時那謝容提出這等提議,就是想要朕離開雍城, 到時候只要挾持了朕, 梁國也就唾手可得了?!?/br> 梁帝覺得自己說的特別對:“這定是燕國和晉國的陰謀!” 傅真如五十多歲,面貌儒雅,脾氣卻不如他的相貌那般從容溫文,此時聽到梁帝的話, 當即反駁道:“燕國晉國若想得梁國之地難道還需要挾持陛下嗎?!” 他伸手指向北面道:“燕晉兩國只需達成協(xié)議, 通力協(xié)作, 梁國指日可下!” 這倒是實話。 其實梁國比較有見識的人都承認一個現實,那就是燕晉聯(lián)手, 梁國毫無反抗之力, 滅國不過就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梁國之前能夠抵擋,一是因為還有點原本的底子在, 還能消耗一段時間, 二也是因為燕晉兩國雖然聯(lián)手, 但本質還是互相防備,不能協(xié)同作戰(zhàn),最好的局面也就是各打各的, 實際上有時候還互相牽制,給對方拖后腿,這才給了梁國喘息至今的機會。 也因此,當燕晉都表示要去參加宴會的時候,梁國就一定要去。 傅真如道:“皇上,無論如何,只要去了,他們談事情總不能完全避開您,有些話,有些事情就都可以談,可若是不去,萬一燕晉兩國達成新的協(xié)議呢?如今無論是楊煜還是謝容都是年輕,又野心勃勃,這樣的兩個年輕帝王會面,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得出的。” 梁帝哼哼道:“楊煜謝容皆是黃毛小兒,又能做出什么事情來?何況這二人皆立身不正,恐怕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都還未坐穩(wěn)呢?!?/br> 尤其楊煜,他逼死燕帝的事情天下皆知。 名不正則言不順,楊煜的位置能坐得穩(wěn)? 傅真如心說那是燕國不是梁國,燕國的畫風向來和梁國不一樣。 只是他不好這么明著說,因此道:“正因為他們二人立身不正才更需功績,無論皇位是如何來的,只要他們能夠富國強兵開拓疆土,又有誰能再指責他們呢?恐怕不僅無人指責,還要得萬世稱頌?!?/br> 這是個很簡單的轉移內部矛盾的方法。 亂世之中,比起跟自家皇帝鬧,去掠奪其他國家才是大家更喜歡的事情,尤其梁國弱小,眼看著就能撈到大功勞,給自己和家族都帶來無盡的權力財富的事情,為什么不干? 只要謝容和楊煜帶著大家把好處撈足了,等仗打完,還有誰能不站在他們那一邊? 何況戰(zhàn)爭本就是最好的淘汰和選擇方式。 燕國和晉國需要戰(zhàn)爭,否則不會在換了國君的情況下前線的戰(zhàn)爭絲毫不受影響,甚至打的更加激烈。 梁帝道:“挾持了朕,威逼梁國,自然更有好處?!?/br> 傅真如道:“梁國尚有太子在,就算挾持了皇上,皇上大可以讓太子代理國事,如此一來,與之前又有何區(qū)別呢?燕晉兩國若是真的挾持陛下,反而吃力不討好?!?/br> 謝容提出邀請之后挾持受邀而來的他國國君,這是要受天下人恥笑的。 一個大國帝王行事卻如同綁匪,這對謝容來說絕對是個不利的名聲。 傅真如并不覺得謝容是個蠢蛋,因此他也不認為謝容會做出挾持梁帝的事情。 而只要作為宴會的發(fā)起人謝容不愿意,楊煜也不能對梁帝做什么,否則那不僅僅是針對梁國,更是在關鍵時刻給整個晉國臉上甩了一巴掌。 到時候壓根不用說,晉國可能立刻從梁國撤兵,甚至可能與梁國結成同盟,一起攻打燕國。 楊煜他又不傻! 因此在傅真如看來,梁帝此行看似危險,實際上卻穩(wěn)如泰山,因為不管是謝容還是楊煜都會保證他的安全。 梁帝可以死在雍城,但卻不能在大澤出任何岔子。 比起此行那微不足道的危機,赴宴所能帶來的好處卻是梁國所急需的。 梁國已經向燕晉兩國派出使者,但現在看來使者的談判并不能讓兩國滿意,否則不會有這場大澤之會,既然一定邀請梁帝出席,這就代表這場談判中謝容不僅僅是打算和燕國定下盟約,梁國在其中也必定要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如果只是為了滅國,和燕國商量好就足夠了,何必扯上梁帝? 恐怕謝容是要拉梁國一把。 傅真如不知道謝容此舉到底是想要做什么,但顯然,這對于梁國來說是個不可錯失的時機。 若是放棄,恐怕就真的只能躲在雍城坐等滅國了。 傅真如勸說梁帝,可梁帝并不聽他的話。 比起傅真如的道理,梁帝更看重自己的性命。 再說了,傅真如之前提到的讓太子代理國事的事情也讓梁帝很不高興。 這是打算著讓他死在晉國然后傅真如扶持太子上位? 傅真如在梁帝還不是皇帝的時候與他就不是一個派系的,若非國難當頭丞相這位置沒幾個人愿意挑起來,梁帝也不會讓傅真如來做。 傅真如就不是個能說好聽話的人! 梁帝覺得傅真如很討厭。 現在的傅真如就更討厭了。 也因為這個,當謝容和楊煜都達到大澤之后并沒有見到梁帝,這讓楊煜冷冷一笑。 謝容倒是表現的很溫和的樣子,又親自修書一封讓人送去梁國,邀請梁帝前來赴宴,還表示自己一定會保證梁帝的安全,定能安全返回梁國的。 就這么著,謝容和楊煜才在一個月之后見到了梁帝。 梁帝不是自己愿意來的,他是被群臣逼迫來的。 傅真如沒能說服梁帝,但文武群臣卻都覺得傅真如說的有道理極了,再加上謝容的那封語氣溫和的書信,大臣們集體跪求了好幾天,梁帝這才不情不愿的踏上了赴宴的道路。 梁帝到底也是一國之君,雖然大家都挺瞧不上他,但該有的禮數也是有的。 謝容和楊煜是不需要去迎接梁帝的,但在赴宴前一起等等他,然后大家一起往宴會處去還是有必要的。 總不能謝容和楊煜都吃上了,梁帝還沒進門呀。 聽說梁帝已經入了城門,楊煜的唇畔依舊帶著幾分冷笑:“國君做到如此地步,也是天下的笑話了。” 謝容淡淡一笑:“梁國若有這樣的魄力,又何至于落到如今的地步呢?” 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作為國君,梁帝別說只是來赴宴,就算是親自出現在前線,親征殺敵也是必須的事情,這是一個國君的擔當。 可梁國都打成那樣了,梁帝別說去前線,他連雍城都不愿意出,據說在給燕晉派出使者之前,他還找人商量了,若是不能停戰(zhàn),是不是考慮遷都的事情。 縱觀這百年戰(zhàn)史,這樣的國君也算難得了。 梁帝剛登基時還算有點雄心壯志,可惜不知怎么說,當了皇帝沒多久就慫的啥都不剩了。 梁帝的到來讓宴會終于得以開始。 謝容見到梁帝的時候面上是笑著的,可心里卻冷淡的宣布了梁國的死刑。 他原本確實是想要停戰(zhàn)的。 蘇穆牽制了梁國幾乎全部的精銳,這使得面對燕國的攻伐梁國毫無抵抗能力,致使燕國長驅直入,以平均每日幾十里的速度向前拓進,偏偏晉國這邊,鄧靈彰和范玉泉都不是容易對付的人物,哪怕被困,想要徹底吞掉他們也需要時間,這使得晉國的進展十分緩慢。 因此謝容希望停戰(zhàn)。 而且他登基已有一些時日,如今國內該清理的都清理的差不多的,正好再結束一場收獲頗豐的戰(zhàn)爭,楊煜那里卻是內部不穩(wěn),一旦沒了外部壓力轉移,燕國國內的矛盾立刻就會爆發(fā)。 可惜梁帝實在是個蠢的! 他前后拖延的時間,再加上信使來回的時間,全部加起來,如今拖延了已經接近兩月。 蘇穆那里已經上報,不出十日他即可徹底解決鄧靈彰和范玉泉,而燕國也早已吃飽喝足,這種時候誰還愿意停戰(zhàn)? 謝容想要給楊煜挖坑的計劃徹底破滅。 梁帝倒是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拖延讓梁國錯失了最好的停戰(zhàn)時機,他現在整個人都緊張極了。 明明是面對兩個比他小了十幾歲的后輩,但他卻絲毫挺不起脊背來,甚至還覺得怕。 尤其是謝容雖然面上溫和,實際上謝容對他的不滿簡直明擺著的。 因此當梁帝遲疑著提出想要停戰(zhàn)的時候,謝容只是淡淡的舉起杯子喝了口酒,根本不答話。 倒是楊煜笑了出來:“梁帝說的很有道理。” 當然有道理?。?/br> 晉國牽制了梁國,啃了最難啃的那塊骨頭,可得到最大好處的人是燕國! 對于楊煜來說,如今的燕國吃下了太多的好處,急需喘口氣消化一下,否則得被撐死。 因此他倒是愿意停戰(zhàn)的。 只是…… “不知晉帝意下如何?” 謝容眸光一轉,道:“這恐怕得看梁國的誠意了?!?/br> 于是楊煜又問梁帝:“梁國的誠意是什么呢?” 梁帝是帶了最大的誠意來的! 對于梁帝來說,只要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地位,其他都是可以談的事情。 于是原本該劍拔弩張寸土不讓的談判,在短短的三天之內就結束了,期間梁帝十分配合,他一開口,梁國跟來的其他臣子根本就無法再反駁,畢竟一個是君一個是臣。 之所以談了三天而不是一天,這還是因為晉國和燕國之間有點利益之爭,這才拖延了時間。 等到談判結束,大家各自在停戰(zhàn)條約上蓋上大印,梁帝是結結實實的松了口氣,他身后的梁國臣子卻是痛哭流涕。 梁國的國土只余下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