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jié)
兩人的語氣里充滿了震驚與欽佩,還有一絲難以察覺的懷疑。 李文柏很敏銳地聽出了他們的懷疑,他本來就不打算把這個工藝流程歸為自己的名下,畢竟分量太重,不是他這么一個年輕人可以擔(dān)得起的。 于是便解釋道:“這些工藝流程,是本官一年前在一個孤寡老紙匠那里聽來的,老紙匠沒多久便去世了。本官見如此工藝后繼無人,覺得甚為可惜,便將當(dāng)初所聽所聞,憑著印象,記錄在紙上。只是隔了一年了,其中難免有錯漏之處,且當(dāng)初那老紙匠也曾感嘆此工藝尚有不足。故而,才將二位請來,將此工藝完善。正好本官,也要在交合縣制造這新宣紙?!?/br> 見李文柏如此說,兩個紙匠這才撫須長嘆,一邊惋惜老紙匠的去世,一邊臉上露出了“原來如此”的表情。顯然這個解釋,比起李文柏親自創(chuàng)出這工藝的說法,要更容易接受得多。 見兩個紙匠沒有懷疑,李文柏也暗自松了口氣。 他對改良宣紙的所有的印象,都已經(jīng)記錄在了圖紙之上,也沒有什么可以和兩個紙匠探討解釋的。于是便直接將圖紙交給了他們,任由他們琢磨。 而他只有一個要求,那便是盡快將這套工藝流程的遺漏之處還有細(xì)節(jié),都補(bǔ)上,然后盡快研究出一個可用于量產(chǎn)的改良宣紙制作新工藝。 眼下一切都才剛開始,李文柏估摸著,即便給了工藝圖紙、場地和銀子,等到兩個紙匠將最終量產(chǎn)改良宣紙的方案確定下來,怎么也得十天半月的。所以主要重心,還是放在了開鑿端山和種植蘆葦、龍須草的事情上。 第二天一早,李二將這三日登記的雇傭名冊,交了上來。 “共有多少人報名?”李文柏問道。 “回大人,大約三千余人。”李二回答道。 “這么多?”這個結(jié)果讓李文柏有些驚訝,他本以為一兩千就差不多了。 李二的臉上有些激動,顯然也是被百姓們的熱情震撼到了,笑道:“這還只是縣城里以及周邊鄉(xiāng)村的百姓,若大人將報名期限再寬限幾日,幾個遠(yuǎn)的鄉(xiāng)村百姓問詢而至,人數(shù)只怕會更多?!?/br> “想不到人這么多?!?/br> 除了震驚之外,李文柏的內(nèi)心還是有一些擔(dān)憂的。因為報名的人越多,就說明交合縣原本沒有收入、賦閑的百姓越多。 無論在什么年代,都是有工作,才有飯吃。如此多的百姓沒有工作,若縣衙沒有招工,只怕過不了幾個月,交合縣內(nèi),又要多出一批餓死在路邊的災(zāi)民。 想到這,李文柏那發(fā)展交合經(jīng)濟(jì)的決心,更加堅定了。施五倒了,曹嚴(yán)倒了,但交合縣,依舊是那個貧困破敗的縣。 李二也有些感慨,嘆了口氣,道:“畢竟整整一個隆冬,田地里沒有收成,百姓們也沒什么收入,如今咱們縣衙招人,還給現(xiàn)錢,百姓們哪里還閑的住啊?!?/br> 去年冬天交合縣的雪下得特別的大,而且持續(xù)時間長達(dá)三個月。就算沒有施五的存在,這連續(xù)三個月的大雪,也算是天災(zāi)了。雖說瑞雪兆豐年,但雪下的大了,也不知道會凍死多少饑寒交迫的百姓。盡管李文柏以工代賑,讓受災(zāi)百姓們度過了這個嚴(yán)冬,但一開春,他們還是要挨餓。 所以一聽說縣衙要招工,一個個便爭先恐后,生怕報不上名。這都是餓怕了。 “眼下三千人,先用著吧。等過陣子,還要再招的。”李文柏想了想,問道:“勞工們都到齊了嗎?” “都到齊了,全部在西城門口候著。大人您看……” “你先派人領(lǐng)大家去草場,本官隨后就到?!?/br> “是。大人?!崩疃c頭領(lǐng)命,跟手下吩咐了幾聲,自己則是留在衙門等候李文柏。 李文柏在等人。 對于制造宣紙,他還知道一些大概的工藝流程,但是對于硯臺的制造,他則是完全的門外漢,一竅不通。 所以,早在前些天,他就讓李成,派手下去附近州縣,找?guī)讉€懂硯臺的、會制造硯臺的行家來。 筆墨紙硯是文房四寶,都是文人玩的東西。文人玩的東西,都是出了名的精細(xì)、講究。沒有專家行家在,哪怕李文柏坐擁端山,最后也與廢石無異。 “算算時間,也該來了吧?!崩钗陌剜?。 果然,沒過多久,李成的聲音從衙門前面?zhèn)鱽怼?/br> 不一會兒,便帶來了四五個中年商人。 “大人,這幾位,都是從附近幾個州縣,請來的行家,一生浸yin在硯臺上,無論是造硯,還是品硯,都不在話下。”李成有些興奮的介紹著。 “嗯,如此甚好?!崩钗陌貪M意地點點頭,有這幾人在,端硯從開采到制作成型,便都有了指導(dǎo)和監(jiān)督。 幾個商人的臉上有些將信將疑,猶豫了一下,問道:“大人,小的們聽說,大人發(fā)現(xiàn)了一座奇山,山里的石料是制作硯臺的上好材料?” “不錯?!?/br> “小人們斗膽問一句,不知……是什么料子?” “端石?!崩钗陌貨]有隱瞞。 “端石?”幾個商人皺了皺眉,彼此對視了一眼,都有些茫然。 顯然,他們都沒聽說過硯臺還有用端石做料子的。 但李文柏畢竟是縣令,請他們到這里,他們也不敢多質(zhì)疑什么,于是猶豫了一下,便拱手道:“那便請大人帶小的們?nèi)タ纯茨嵌耸?。?/br> “本官正要此意,爾等便隨本官來吧?!?/br> 半個時辰后,幾輛馬車在草場上行駛著,最后停在了端山的山腳下。 其實端山并不高,在廣袤的草場上看去,端山也就是一個小山丘。經(jīng)過常年風(fēng)雨的侵蝕,山腳下散落著許許多多的碎石,有大有小,小的只有手指大小,大的則需兩三個人合抱才能抱住。 此時那三千百姓已經(jīng)到達(dá)草場,正等著李文柏下命令。 李文柏走出馬車,先是指了指不遠(yuǎn)處的山腳,對幾個商人說道:“不遠(yuǎn)處便是端山,本官所謂的端石就在那里,爾等可以去看看?!?/br> 等到安排好幾個商人,李文柏便來到三千百姓面前。 作為主要策劃人和負(fù)責(zé)人,他必須做好三千百姓的任務(wù)分配,否則亂成一鍋粥可不行。 三千百姓分成兩半,一千五百姓被分到了草場臨河面的荒地上,負(fù)責(zé)開墾荒地,為播種蘆葦和龍須草做準(zhǔn)備。 剩下一千五百姓則是被分到草場北面的樹林上,負(fù)責(zé)砍伐樹林里的青檀樹。將青檀樹運回來后,再將青檀樹剝?nèi)淦?。樹干用作開采端山端石的建筑工事,青檀樹皮則是改良宣紙的最佳原材料。正所謂一舉兩得。 既然是縣衙的項目,那么監(jiān)守的管事必須都得是縣衙的人才行。于是李文柏又叫來了李成,讓他擔(dān)任這兩塊區(qū)域總計三千人的百姓團(tuán)隊,然后再選出十多個衙役,細(xì)化管理各個片區(qū)的百姓隊伍。 在安排完分工和管理后,李文柏這才回到了端山山腳下。 此時五個商人正圍在一起,交頭接耳著。李文柏走上前,才發(fā)現(xiàn)原來正圍在一塊黑色石塊周圍,品頭論足,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興奮與震驚之色。 “幾位,這端石,可還入得幾位的眼?” 一見幾人的表情,李文柏便知道幾人已經(jīng)被端石折服了。 不只是他們,李文柏相信,就算是當(dāng)時最有名的硯臺收藏名家,看到這端石,也會被這端石震驚到。要知道,在后世,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zhì)名硯”之美譽。同時,端硯還是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 就連后世的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曾賦詩贊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逼湔滟F優(yōu)良,可見一斑。 本來五人還對李文柏的說法頗為不信,現(xiàn)在親眼見到這端石,哪里還不知道端石的好處? 他們甚至都能想象到,這端石經(jīng)過一道道工序,最終制作成成品端硯的時候,是怎樣一個精致絕美的畫面。 五人細(xì)細(xì)回味了好一會兒,才突然反應(yīng)過來,連忙朝李文柏施禮作揖,有些歉意地道:“實在慚愧,小的們都是愛硯之人,一時見到如此極品的石料,不免欣喜忘情,讓大人見笑了?!?/br> 李文柏笑著擺了擺手,示意她們不必介意,問道:“那依照幾位看來,這端石,可否用以制作硯臺啊?” 五人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最終一臉慎重地說道:“大人,此端石石質(zhì)堅實、潤滑、細(xì)膩、嬌嫩,正是制作硯臺的絕佳材料啊。小的們敢拿自家經(jīng)營了兩輩子的招牌擔(dān)保,此硯一出,必然引起文人界的大轟動啊。” 見五人如此激動,李文柏卻是淡定地笑了笑,“既然如此,那端石的開采工作,一些細(xì)節(jié)問題,就交給諸位了?!?/br> “應(yīng)當(dāng)?shù)膽?yīng)當(dāng)?shù)?,采石是硯臺制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一定會讓工人們小心的。大人您就放心吧?!蔽鍌€商人保證道。 李文柏點點頭,正要走,卻被幾人叫住。 “大人,不知這端石制作的硯臺,大人打算叫什么名?”幾人的眼神都變得熱切起來,畢竟他們都看出了端石的非凡之處,制作出的硯臺必然舉世聞名,能給這樣的硯臺起名,不得不說是莫大的榮耀。 他們一輩子都和硯臺打交道,自然都希望獲得這個起名的殊榮。但這端石畢竟是李文柏發(fā)現(xiàn)的,而且李文柏與他們尊卑有別,這權(quán)利,怎么也輪不到他們的身上。 李文柏聞言,想都沒想,毫不猶豫道:“既然是以端石為原料,那自然取名端硯。以后,便叫做端硯吧?!?/br> 廢話,端硯在后世名聲大噪,享有盛名,李文柏現(xiàn)在也只是提前了幾十年將端硯開發(fā)出來而已,怎么可能隨便更改它原本的名字? 既然前世端硯舉世聞名,那么這一世,端硯在他手上,也必將轟動天下。 “端硯……端硯……端正雅致……好名字。” 幾人跟著叫了兩聲,連連拍著馬屁,大聲叫好,臉上紅光滿面,都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他們都是酷愛硯臺之人,能親眼見證一種名硯的誕生,確實值得驕傲和高興。 第145章 鋪路 經(jīng)過五人的介紹, 制造硯臺的過程比較復(fù)雜, 一般要經(jīng)過采石、選料、雕刻、磨光、配盒五道工序。 眼下采石還只是第一道工序, 硯臺名貴與否, 最基本的條件在于硯石。硯石有坑洞之別, 優(yōu)劣之分。名坑質(zhì)優(yōu)之硯石,加上制硯高手制作,可以出產(chǎn)精品和珍品。所以即便是同一座山上開采下來的, 不同的坑, 出來的端石品質(zhì)也不盡相同,制作出的端硯最終品質(zhì), 也都不一樣。 至于后面的選料、雕刻、磨光、配盒等工序,都不簡單。 “那些工人沒有經(jīng)驗, 從開采到選料、雕刻、磨光、配盒, 都需要小的們親自教才行。而且若是出現(xiàn)了精品和珍品端石,還必須由我等親自制作,方能不浪費了一塊天生的璞玉?!?/br> 這幾人一邊說,一邊臉上露出興奮和激動, 仿佛馬上就有端硯要出自他們之手一樣。 “端山這邊,可以由你們五人說了算。但本官有個前提, 你們必須和本官簽下契子, 不得將此處的端硯告知于外界他人,在本縣端硯之名傳揚出去之前,你們不能向外透露端石的妙用?!?/br> 在李文柏看來,這點擔(dān)心還是必要的。 畢竟他們都是附近各個州縣請來的, 誰能保證,他們在這里忙活了一陣,哪天會不會把端石能制作端硯的消息傳了出去?若是傳出去,那誰還來買交合縣的端硯? 五個商人也是明白人,連連點頭,嚴(yán)肅道:“大人說的是,應(yīng)該立契。小的們也絕不敢將這里的事情傳到外面去?!?/br> 他們確實不敢,或許他們騙騙別人還可以,但是騙李文柏,他們還沒這個膽子。 現(xiàn)如今,誰都知道,交合縣出了一個縣令,不僅扳倒了交合縣的地頭蛇施五,還連帶把西州刺史都給搞倒了。前庭派出五千州兵,愣是圍了交合縣十幾日,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后屁都沒放一聲,灰溜溜地回到了前庭。 如此強(qiáng)橫的角色,誰還敢惹? 就是送這五人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懟李文柏欺上瞞下,干出吃里扒外的勾當(dāng)。 李文柏忽的笑了笑,道:“你們都可以看得出這硯臺的好處。本官甚至可以給你們個入分子的機(jī)會,也不收你們什么錢,但又一個條件?!?/br> 五人心中微動,作為商人的本能,感覺到李文柏的條件不簡單,但這硯臺的好處都看在眼底,相視一眼開口問道:“什么條件,大人請說?!?/br> “條件就是……” 李文柏想要做的就是一成的分子,交換對方商鋪端硯的經(jīng)營權(quán)。借用眼前幾人的商鋪,打通整個隴右的商路,來售賣端硯。而且不只是端硯,還有別的產(chǎn)出的別的東西。 經(jīng)過一番解釋,總算聽明白李文柏的意思了。敢情李文柏是想拿他們所有人的店鋪,來賣自己的東西啊。這可和他們從李文柏這里收購端硯,再賣出去,是兩回事了。后者掙的利潤都是自己的,前者的利潤,可就全是李文柏的了。他們五人能得到的,只有那一成份子的分紅。 “這……未免也……”這五人交頭接耳了一陣,都苦著臉,一時下不了決心。 李文柏讓出分子也是反復(fù)思慮的結(jié)果,畢竟他們五個人,每個人一成,那便占了一半。說不心疼那肯定是假的,但他之所以愿意換,便是看中了這五人的商鋪。這五人的身份都不簡單,都是附近各個州縣有名的硯臺商人,他們的商鋪可以說是遍布整個隴右地區(qū)。有他們的商鋪支持,交合這邊只要一生產(chǎn)出成品端硯以及改良宣紙,便可第一時間經(jīng)由他們的商鋪,面向市場。而且一旦擁有了商鋪的經(jīng)營權(quán),那么變少了中間一層買進(jìn)賣出的差價,可以直接做到從生產(chǎn)到銷售的無縫銜接,做到利潤的最大化。 “既然你們不愿意,那邊罷了,權(quán)當(dāng)本官沒說過吧?!?/br> 見五人還在猶豫,李文柏也不再多等,轉(zhuǎn)身便走。若是少了這樣的決斷,這樣的生意不做也罷。 見李文柏急著走,這五人慌了,也顧不上多想,連忙拉住他的袖子,咬咬牙,道:“大人,我們答應(yīng),我們答應(yīng)了?!?/br> 李文柏叫來了李成,吩咐道:“李成,你等會兒帶著這幾位,去縣衙后堂,把契子簽了?!?/br> 李成剛剛一直在旁邊聽著,明白李文柏的意思,點頭應(yīng)下,便帶著五個商人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