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jié)
春宴上朝臣照例要獻詩歌功頌德,嘉平帝會讓身邊近侍也做幾首詩應景,這種場合向來少不了羅云瑾。他才學過人,嘉平帝最喜歡讓他和文臣比試。 謝騫想了想,決定去羅云瑾在宮外的住處等著他。 他到了宅子里,看門的兩個內(nèi)侍已經(jīng)和他混熟了,請他進院,卻不許他進屋,燒水煎茶,讓他坐在院子里等著。 乍暖還寒的天氣,院中枇杷樹綠得油亮,間壁光禿禿的梅樹樹干越過院墻,籠下虬曲盤繞的樹影。 謝騫冷得瑟瑟發(fā)抖,熱茶一碗接一碗灌下肚,喝得肚子都漲起來了,連跑了好幾趟茅房,終于聽到門外傳來窸窸窣窣的說話聲和由遠及近的馬蹄聲。 暮色沉沉,遠處的寺宇傳出陣陣遼闊曠遠的鐘鼓聲,羅云瑾獨自一個人歸家,騎了匹勁瘦的黑馬,沿著夕陽照耀下的巷子慢慢行來。 到了宅院門前,長腿一掃,翻身下馬。 小內(nèi)侍迎上前,接過他手中的長鞭,牽著馬去馬廄。 羅云瑾邊往里走,邊解開披風,撕下腕上纏裹的綁帶,隨手扔到另一個內(nèi)侍手里,鳳眸微抬,淡淡地掃一眼謝騫。 謝騫直接問出自己的懷疑:“今天春宴上的事和你沒關系吧?” 羅嚴謹沒說話。 謝騫倒吸一口涼氣,神色凝重,胡子氣得一翹一翹的:“賣我古董的人不會是你安排的吧?我看那個賣古董的人一定是宮里的人!他看古董玉器的眼光比我家老爺子還毒辣,不然我也不會從他手里買下那幾樣玩器。” 誰都知道謝太傅脾氣古怪,一點就炸,當初錢興就曾經(jīng)利用謝太傅的這一點企圖引誘他捧劍入宮,司禮監(jiān)傳出消息,東宮馬上知會閣老,閣老親自出面勸說,攔下了謝太傅。 謝騫認出羅云瑾后回想往事,司禮監(jiān)的秉筆太監(jiān)都是錢興提拔上來的,除了羅云瑾,誰會給東宮報信? 謝太傅是他的老師,他了解謝太傅,所以能夠及時送出消息攔住謝太傅。 既然他能及時攔住謝太傅,當然也可以激起謝太傅的怒火,利用謝太傅揭開周太后和嘉平帝想要遮掩的舊事。 謝騫越想越覺得羅云瑾嫌疑最大,頓足道:“你可以提前和我通個氣,我又不會攔著你……” 古董是他親自買了送到謝太傅跟前的,他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只能認栽,但是羅云瑾完全不必這么委婉曲折,直接告訴他一身就是了,他雖然油滑,但并不是怕事之人,說不定還能幫上忙。 羅云瑾仍是一言不發(fā)。 謝騫嘆口氣,道:“如今太子地位穩(wěn)固,后宮之事再怎么鬧也影響不到前朝。我不管你到底在謀劃什么,至少讓我心里有個底,我才能在適當?shù)臅r侯幫上你的忙。我祖父固然好利用,也容易鬧出大事,我是該攔著他,還是由著他?你總得讓我心里有數(shù)才行?!?/br> “我不想糊里糊涂幫倒忙?!?/br> 他認真地道。 羅云瑾踏上石階,低頭拂去肩上塵土:“太后的事你不要插手?!?/br> 謝騫會意,羅云瑾沒有否認,等于是承認了。 他沉默了一會兒,眉頭緊皺:“你別掉以輕心,太后確實固執(zhí)蠻橫,沒什么本事,也沒有計謀,不過她到底是皇上的親娘,你千萬別把自己搭進去?!?/br> 說完,他站著不動。 羅云瑾為什么要幫錢家?他和錢家又沒什么交情。 謝騫還在猶豫,羅云瑾已經(jīng)頭也不回地進了屋,哐當一聲,大門合上了。 真是冷酷無情!虧自己還因為擔心他特意趕過來找他問明白……謝騫心里腹誹了幾句,又是一泡尿意上來,趕緊轉(zhuǎn)身去尋茅房。 羅云瑾回屋,走進書房。 內(nèi)侍手里擎了根短蠟燭,一一點亮房里的燈燭,小聲說:“真定府那邊來信了?!彼蜕弦粡埦砥饋淼募垪l。 羅云瑾接過紙條,眸光一凝,將紙條放在燃燒的燈焰上付之一炬。 內(nèi)侍垂手侍立,看羅云瑾拿起一本書看,問:“統(tǒng)領,太后的事和我們無關,您剛才怎么不否認?” 春宴上的事不是司禮監(jiān)安排的,錢家和司禮監(jiān)根本沒有往來,司禮監(jiān)怎么可能為錢家出頭?倒是禮部、東宮和昭德宮都有嫌疑,其中昭德宮嫌疑最大。 羅云瑾目光落在書頁之間,手指輕叩書案:“派人看著仁壽宮。” 內(nèi)侍一驚,眼睛詫異地瞪大。 統(tǒng)領也要摻和進去? 那么不管錢家人是不是統(tǒng)領安排的,統(tǒng)領注定會得罪周太后。 內(nèi)侍心思電轉(zhuǎn),不敢多問,點頭應是。 第132章 安心 昭德宮一直注意著仁壽宮的動靜。 嘉平帝好言好語, 還是未能安撫周太后, 只得答應賞賜周家金玉珠寶、田土宅邸, 到年底再給周家其他子弟封官, 又當著周太后的面下令以后不許錢家宮眷入宮。 周太后這才轉(zhuǎn)怒為喜, 由宮人服侍著喝了藥。 嘉平帝想起當年為了錢太后祔葬的事情鬧的那一場文華門哭諫事件,心神俱疲,出了仁壽宮, 抬腿就往昭德宮走去。 鄭貴妃對嘉平帝了如指掌, 知道他從老太后那里出來之后一定會來自己這里, 已經(jīng)讓人預備好了香衾軟枕。 嘉平帝心事沉沉, 黑著臉踏進內(nèi)殿。 鄭貴妃沒有多問什么,直接拉著他的手送他去凈房洗漱,叫了四個年輕貌美的宮人陪著一起進去伺候, 等嘉平帝出來, 按著他坐下,先幫他揉|捏雙肩放松。 宮人魚貫而入, 擺好晚膳,俱是嘉平帝愛吃的菜:脆嫩豐肥的酒糟沙松鼠,燉得爛爛、湯汁醇濃的煨海味豬蹄筋,鮮美的川椒荔枝烹河豚, 色如白雪的清蒸富春江鰣魚。 嘉平帝看一眼席面,笑了笑, 指著鰣魚問:“這時節(jié)哪來的稀罕東西?” 鄭貴妃拿起筷子塞進嘉平帝手里:“只要是皇上愛吃的東西, 憑它有多稀罕, 臣妾都能為皇上弄來。不過是幾條鰣魚罷了!三千多里路又怎樣?也不過兩天就能送到?!?/br> 嘉平帝深受感動,輕輕握住鄭貴妃的手。 他小時候和鄭貴妃相依為命,其實和周太后相處的時間不長。周太后強勢蠻橫,他身為人子,不敢違逆生母所求,懦弱忍讓,不管母親提出什么要求,他一味順著,對母親敬畏多于濡慕。唯有在鄭貴妃這里可以感受到些許從母親那里無法得到的溫柔。 鄭貴妃洗了手,挽起袖子,親自幫嘉平帝撕沙松鼠rou,伺候他吃了飯,服侍他睡下。 等嘉平帝睡熟了,鄭貴妃下床洗去殘妝,宮人為她涂抹香膏。 她看一眼趴在榻上角落里酣睡的獅子犬,吩咐宮人:“給宮外遞個信,讓他們明天進宮一趟。” 宮人知道她說的是鄭家兩位侯爺,躬身應是。 …… 仁壽宮里仍舊燭火輝煌。 周太后一生最大的忌諱就是自己始終屈居錢太后之下,白天受了刺激,夜里輾轉(zhuǎn)反側(cè),怎么都睡不著,叫來心腹內(nèi)官,要他去奉先殿走一趟。 內(nèi)官孟時為難地道:“老娘娘,這都到三更了,各處宮門都下了鑰?!?/br> 周太后怒道:“不過是讓你進去看一眼,你奉哀家的旨意過去,難道那些人還會攔著不讓你進?” 孟時有苦叫不出,知道周太后正在氣頭上,不敢吱聲。 周太后沉默了一會兒,冷哼一聲:“那就明天一早過去!” 孟時松口氣,點頭應是。 …… 東宮,燭火照耀。 殿外夜風呼呼吹著,重重帷帳掩映,內(nèi)殿靜謐無聲。 絲絲縷縷的清淡沉水香從鎏金香爐的雕鏤牡丹花紋逸出,花幾上一瓶怒放的海棠花枝,夜色深沉,花朵還未睡去,嬌艷婀娜。 金蘭坐在燈前對賬,春宴雖然不歡而散,但是宴席前后的事情還是得妥善處理好。 如今鄭貴妃徹底不管事,王皇后事事退讓,不敢拿主意,吳皇后幽居冷宮,更沒資格管,趁著宮里混亂無主,她暗示掌事女官把跟著黃司正讀書的宮女安排到六宮各處,偏殿那邊得重新遴選一批年紀小的宮女。 杜巖笑瞇瞇地坐在腳踏上剝橘子,去年底閩廣進貢的鳳橘,一直保存到現(xiàn)在,依舊滋味酸甜,汁水豐沛。 屋子里縈繞著淡淡的橘皮芳香。 金蘭放下密密麻麻寫滿符號的算紙,吃了幾瓣橘子,叮囑杜巖:“你最近就不要去早市了,免得被人認出來?!?/br> 京中早就有人私下議論錢家變賣御賜古董度日的事,杜巖常常逛早市,不費吹灰之力就收集到錢家的古董,朱瑄剛剛吩咐,他第二天就把事情辦好了。 杜巖挺起胸脯,自信滿滿地道:“殿下放心,小的是喬裝打扮之后再和謝侍郎做生意的,別說謝侍郎沒認出小的,就算小的現(xiàn)在和他面對面,他也認不出小的來!” 他沒有刻意掩飾自己的內(nèi)官身份,謝騫肯定聽得出他是個宦官,要不是如此,謝騫也不會買下他賣出去的玩器,京師的人都知道宮里的太監(jiān)眼力毒,而且手里確實有好寶貝。不過謝騫想認出他就不容易了。 金蘭失笑,帷帳外面?zhèn)鱽碚f話聲,小滿掀開珠簾:“殿下,千歲爺回來了。” 她立刻起身迎出去。 朱瑄身上仍然是白天穿的皇太子禮服,剛從書閣回來,眼睫低垂,面色有些蒼白。 金蘭遞了杯熱茶給他,摸了摸他的手,天氣還沒有完全回暖,他手心有點涼。 朱瑄喝了茶,拉著金蘭的手坐下,黑幽幽的眸子盯著她看了好一會兒:“晚膳吃了什么?” “吃了櫻桃、糍粑,不落夾,羊脂韭餅,還吃了筍蕨rou扁食。”金蘭一樣樣報菜名,問,“你呢?要不要吃碗扁食?” 朱瑄嗯一聲。他陪著幾位閣老用過晚膳,席間氣氛拘束,誰都沒吃飽。 金蘭吩咐宮人去傳扁食。 茶房一直預備著,不一會兒扁食就送了過來,還有一盤寶相花羊脂韭餅。 金蘭吃過了,不覺得餓,把熱氣騰騰的扁食遞到朱瑄跟前,自己夾了一枚羊脂韭餅吃。 朱瑄看一眼金蘭小心翼翼的動作,笑了笑,打發(fā)宮人出去。 隔間里燈火靜靜燃燒,兩人對坐著吃消夜。 宮人都出去了,金蘭沒了顧忌,放下筷子,袖子高卷,直接用手抓起羊脂韭餅。 咬了一口,餅皮薄脆,內(nèi)餡柔軟,rou餡里加了剁碎的羊脂,油香濃郁,頭茬嫩韭明軟嫩滑,吸飽脂油,肥而不膩,甘香滿口。 金蘭吃著羊脂韭餅,雙唇油乎乎的,小聲說:“仁壽宮沒有打發(fā)人過來討要宴會名單,問都沒問一聲?!?/br> 名單不是她一個人制定的,但確實經(jīng)過她的手,周太后怎么也該問她一聲,或是派人過來要名單。 她連說辭都準備好了,仁壽宮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朱瑄道:“太后只怕忙不過來。” 周太后愛面子,一生最大的心病就是錢太后,什么事都不及和錢太后爭奪地位的事情重要,這口氣她可能直到年底都咽不下去。 他知道周太后最怕什么,偏偏就要揭開這一層瘡疤。 今天只是開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