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小男子漢李班
書迷正在閱讀:[綜英美]大橘為重 完結(jié)+番外、獨角獸不是傳說、神豪警察、天官賜福 完結(jié)+番外、超神學(xué)院之雄兵連:都市篇、時空商鋪系統(tǒng)、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天黑請說愛我、在風(fēng)水圈當(dāng)網(wǎng)紅、王者榮耀之領(lǐng)主大人
因為李蕩常年在外隨軍,所以李班跟李雄相處的時間遠(yuǎn)遠(yuǎn)多于了與他父親的接觸。 后來,李班這個小屁孩就黏李雄到了晚上也要跟他一起睡覺的程度。 初時,無論是李班他娘還是李班他奶奶都堅決不同意,畢竟李班也才兩三歲啊。 可李班也是花樣百出,居然到了后面還搬出一大堆道理,說自己是男人,不要再和母親睡,也不要再跟奶奶睡,而是要跟男子漢大丈夫的三叔李雄一起睡。 李班他娘自是不會同意,就以他三叔早起晚熟還要練武會影響他三叔為理由拒絕了。 李班人小可小嘴倒很會說話的,說是他會很乖的,大家說不過他,于是他娘就說:“李班,你要知道你還未滿三歲,你還是一個孩子,前幾個月你還尿床了的,你犟什么呀?還男子漢大丈夫呢,你就別拖累別人了,再說你三叔又不會照顧你這種小孩子,你說,你要是尿床把你倆叔侄都搞生病了好些嗎?” 說到這里,李班才有些情緒低落,但卻仍是死鴨子嘴硬,低低地說著:“娘親,你都知道那是幾個月前的事兒了,而今孩兒我可是長大了,決計不會再尿床了,你就讓我跟三叔睡嘛!”不允。 李班又找他奶奶羅玉兒投訴,看他可愛又執(zhí)著,隧也不好再難為與他,只得說道:“李班呀,你確實還是一個孩子嘛,你這個年齡人家都叫的奶娃呢!再說人家十多歲都還有尿床的,這有啥子嘛。你要認(rèn)為你是男子漢不再需要我和你娘來帶你,你就至少證明給我們看??!” 李班聽到這里馬上就叫嚷道:“奶奶,奶奶,我娘親剛才都說了,我都已經(jīng)有幾個月沒有尿床過了。這就是證明呀,證明我已經(jīng)長大了??!” 羅玉兒也是覺得這個孫子可愛,于是笑了笑說:“是的,我孫子李班可乖了!但是這么點時間怎么能說明問題呀,要是在三年時間內(nèi)你一直不再尿床,那就說明你以后不會尿床了。那時你想跟誰睡都可以?!?/br> 李班一聽奶奶這樣一說,就嘟著小嘴,跑到她奶奶那里又是撒嬌又是求著說好話了?!拔易钣H愛的奶奶!不嘛!三年太長了,要不三天吧!” 暈死了,我的天!他奶奶說是要以觀后效三年,這娃居然只肯出三天。他奶奶也是覺得好笑,一干旁邊眾人也都是嘴都笑得合不攏,甚至于還有一個丫頭夸張地抱了肚子笑得一臉通紅。 而李班卻是不管這些,卻是偷偷拿眼狠狠瞪了那個抱著肚子笑的丫鬟,那丫鬟心頭一稟趕緊收了笑容卻是憋的臉更紅。 羅玉兒也是一時興起,居然逗起李班來:“兩年!沒得再少了!” 李班一聽這話,卻是立馬牽了他奶奶的手,使勁晃著了甩:“奶奶!奶奶!求求你了!我都不是小孩子了,不用再拿小孩子那一套來約束我好不好?” 羅玉兒假裝生氣把臉扭到一旁,而李班卻是個犟牛,不到南山不回頭。就在那拉著他奶奶的手晃呀晃的。 李班他娘見了,隧叫著李班說道:“李班,你再這樣晃來晃去就要把你奶奶晃得頭暈了!” 李班一聽這話,雖然停了下來不再搖晃但卻拉著他奶奶的手不放,眼珠子一轉(zhuǎn)馬上回了他娘道:“娘親,你不說我還是小孩子嘛,怎么可能把奶奶晃得頭暈哦?你的意思是不是說我也已經(jīng)長大了,力氣有點大,不能再這樣搖晃奶奶的手了???” 羅玉兒看孫子不肯放手,擔(dān)心著要是一說他還是孩子估計又得晃了!實在拿這個孫子沒得辦法,于是只得嘆了一口氣道:“李班,你就少耍嘴皮子功夫,就半年!你要再不干那就算了!” 聽得他奶奶這樣一說,雖然還需要半年才可以和三叔睡在一起,但相比之前已經(jīng)有了很大進(jìn)步,于是李班也很乖巧地跟他奶奶道了一聲“勞慰!”然后卻又是對他娘親一頓擠眉弄眼,活似一個寶器! 就這樣,李班不到四歲就脫離了他母親的掌控和他三叔白天晚上都粘在一起了。 李班也真是勤奮,而且根本不像一個小孩子貪睡。每次李雄起床都是小心翼翼地,但李班卻也一樣早早地起床來看書,還美其名曰早上大腦清醒看書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記憶深刻。 晚上呢,李班也是一樣要等他三叔一起睡覺,不過他畢竟還是一個孩子,但他中午卻是每天都要午睡一個時辰來補覺覺。但這樣一來卻更是我們二十一世紀(jì)高節(jié)奏的勞逸結(jié)合法子。 元康五年,李雄正式入軍隨伍,駐軍略陽。雖然也是有了官差,但好在家也就在成都,卻也不用外出。 時值李班七歲,李雄當(dāng)差自是不便再與侄兒李班住在一起,自此以后在日常生活學(xué)習(xí)方面李班就開始完全自己做主,一直按照養(yǎng)成的習(xí)慣早起晚睡中午休息,每天分成四班讀書寫字學(xué)習(xí)。 元康六年,氐人齊萬年造反,關(guān)西一帶兵禍擾亂,再加連年大荒,略陽、天水等六郡的百姓流亡、遷移,尋找糧谷進(jìn)入漢川的有幾萬家,其中便有李氏族人。路上處處見到有病和窮苦的人,李特兄弟經(jīng)常救助賑濟(jì)、保護(hù)這些人,從此得到眾人之心。 流亡的百姓到漢中后,上書請求在巴、蜀寄食,朝廷議政時不允許,派侍御史李宓持節(jié)前往慰勞,同時監(jiān)督他們,不讓他們進(jìn)入劍閣。 李宓到達(dá)漢中,接受了流民的賄賂,于是上表說:“流民有十萬多人,不是漢中一個郡所能夠救濟(jì),如果東往荊州,水流湍急危險,而且沒有船只。蜀地有糧食儲備,百姓豐足富裕,可以讓流民前往那里解決吃飯問題。” 朝廷終是接受了李宓的意見,從此,流民散布于梁州、益州,不能禁止。 西晉元康六年金秋,李特及其族人以及一些仰慕李特的流民自愿跟隨其入川遷入成都。 越明年,李雄在成都與名門望族任家大小姐結(jié)為姻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