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jié)
周培公看了李光地一眼,補充道,“此事不假,現在我朝財賦大半用于軍事,而軍用之火槍、火炮由‘胡記鐵行’壟斷,軍服棉絨由徽商壟斷,燃料、木材、皮毛各色雜具由遼東商人壟斷,而我朝軍人子弟亦有北京商行,借著軍中的關系遠出遼東、蒙古乃至江南、云貴,把持戰(zhàn)馬、藥品等流通,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般事情可是從數年之前就有征兆,如今更成尾大不掉之勢!——”他抬頭看了林風一眼,低頭躬身道,“——還請主公明察!” 林風沉默良久,方才嘆了一口氣,苦笑道,“這個事情我也知道,不過……”他轉頭看了看兩名大臣,突然反問道,“依著你們的意思,咱們該怎么辦?!” 怎么辦?!李光地和周培公面面相覷,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如何絞殺商人,歷史上可是大有先例可以借鑒,若是按照漢武帝的那套辦法,不出兩年就可以完成,但是漢王會同意這么做么?! 林風看了看兩人的臉色,擺擺手道,“這是個大題目,如果現在就做,咱們大漢非得傷筋動骨不可,”他看了李光地一眼,沉聲道,“軍事為重——先把吳三桂、鄭經、葛爾丹、布爾亞格瑪這些人殺了再說?。 ?/br> 李光地點頭稱是,見林風臉色緩和,他小心翼翼的道,“啟稟主公,臣以為,此事也可徐徐而圖之——”見林風驚訝,他補充道,“不如咱們現在就開始自行設立朝廷的工場、工房,從今往后,凡是咱們大漢的軍需,皆是自己制造,如此一來,商會財團皆無以借力,朝廷游刃兩間,可殺、可抑、可貶,進退大有方寸,豈不是好?!” 國營企業(yè)?!林風愕然半晌,忽然哈哈大笑,擺擺手道,“咱們的工部尚書戴梓、戴大人不是常年在礦山么?工部那么多工場,難道晉卿還要大弄?!” “工部的工場、冶房確實不少,”周培公皺眉道,“不過不知為何,產出卻每況愈下,起初的時候,軍需的槍械和火炮還可自給,現在咱們軍隊一多,他們就跟不上了,所以一應軍需武器,不得不依賴‘胡記鐵行’……”他看了林風一眼,漢王在這個企業(yè)有投資可不是一件秘密,朝野上下人人皆知,若不是如此,這個小小的商行怎么會在這短短幾年之間,發(fā)展得如此迅速,乃至于朝廷國家都舉足輕重,“說來也奇怪,臣亦百思不得其解,一樣的工場工匠,咱們工部的銀錢還給得多些,但工部制出的槍械的大炮就硬是比不上商人造的,軍中多議論,都說是戴梓戴大人怕老婆,所以就讓著小舅子一頭?!?/br> 林風啞然失笑。以戴梓的性格來看,以權謀私是絕無可能,朝廷工場的問題,恐怕還是管理體制的毛病,不過他也不打算和兩位大臣解釋,這種毛病是整個官僚體制的問題,就算說清楚道理,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兩位先生要知道,現在商人是咱們的一大助力,少了他們,恐怕咱們大漢連槍炮都湊不起——沒有了槍炮,士兵們怎么去打仗?!”林風皺眉道,“這個事情,寡人以為,還是得用撫——所以明年的春闈,咱們大漢除了明經、律算之外,還要開工商科,要讓全天下的商人都知道,大漢興,則商人興,大漢亡,則商人亡,和咱們站在一條船上……”他轉過頭去,看了看兩名大臣,正色道,“寡人的意思,兩位愛卿能明白么?!” 李光地大吃一驚,抬頭上望,愕然道,“工商科……”他抹了抹汗水,不知所措的道,“臣愚昧,此科從古到今都是無有,臣從來沒有聽說過——敢問主公,就算開了這個工商科,那……那考什么?!” “這個……嘛……”林風一時倒被難倒了,仔細想了想,這個問題倒還真的難辦,難道考國際貿易?金融管理?傳銷?他還真不知道十七世紀搞工商管理要什么本事。 見林風一時語噎,李光地抹了抹頭上的冷汗,舒了一口長氣,“主公明鑒,從古至今,朝廷舉士,都是以文、策為要,即算追及唐宋,亦不過多詩賦、周易、醫(yī)道之學,臣知八股委實大有缺陷,世人多有不滿,然不知道八股雖陋,卻是明道德、肅人心,申春秋大義,而我華夏之官吏,當為黎民之典范,取八股正為道德人心、為教化百姓爾,故歷代賢德之君、睿智之臣,盡知缺陷然沿而襲之,不敢輕易更替,正在此也……” 林風不耐煩的擺擺手,訓斥道,“什么歷代賢德君什么的?不就是老朱那一家子么?難道晉卿的意思,我林風是比不上朱元璋那個老流氓了?!” “咳……咳……”李光地嚇了一條,急忙跪倒請罪道,“主公恕罪,臣意不在此!……” “哦……晉卿先生請起,寡人失態(tài)了!”見李光地驚惶,林風自覺有點過分,安慰幾句后,笑道,“這個嘛,其實我的意思也不是要改八股……這個八股其實也挺好,這個……這個我也挺欣賞八股,這個……這個寡人的意思就是咱們大漢要收攬人心不是,所以得多開幾門功課嘛!”他想了想,“好吧,晉卿先生,你回去跟禮部尚書商量一下,找?guī)妆鞠蟆洱R民要術》、《農政全書》或者《天工開物》的教材,跟士子們放出消息,說明年科舉,鄉(xiāng)試里頭另開舉人名額,叫有心的學子好好學學!……” “那……京師大比之內呢?!” “哦,這不是剛開始么?”林風笑了笑,“先考出一批舉人來罷!——晉卿不要難過,凡事總得試驗一下不是?再說這個終歸還是雜學嘛,四書五經還是正道,咱們大漢開國日淺,根基不太好,所以得給士林放低點門檻,多開幾條仕途門路不是?!” 李光地勉強笑道,“主公……圣明?。 ?/br> “再說這個商會財團的事情嘛,我看現在暫時還是不要太過緊張,寡人的意思是得等把仗打完再說……”林風正在說話,這時一名侍衛(wèi)忽然在外邊敲了敲門框,恭聲報道,“啟稟漢王殿下,軍械糧秣統(tǒng)計衙門、大漢樞密使汪士榮大人宮外求見!!” “哦?!紀云來了?!”林風對周培公笑了笑,大聲道,“叫他進來!” 汪士榮滿臉熱汗,顯然是從遠處急奔而來,一進書房,未及行禮,林風就笑道,“不急、不急,先喝口茶水!”待侍從送上茶水,“紀云,李二茍呢?” “李大人?!”汪士榮愕然道,“啟稟主公,微臣未曾碰見李大人!” 林風一怔,和李光地面面相覷。 顧不上喝茶,汪士榮一把推開侍從,匆忙從袖筒中抽出一封繡有火簽的急報,呈到林風身前。 什么事情,居然令汪士榮都如此緊張。 林風狐疑的看了汪士榮一眼,慢慢拆開信箋。只聽汪士榮躬著身子,小聲道,“啟稟主公,這是長沙急報……”他看了看一旁的李光地喝周培公,臉色鄭重無比,“……吳三桂死了……” “嘭……”的一聲,李光地手臂一顫,茶碗失手掉落,在青磚地上摔得粉碎。 第二十六節(jié) “消息……消息是否可靠?!” 汪士榮定了定神,這時才向林風和兩名上官告罪,“啟稟主公,消息絕無差錯!!”見林風露出一絲懷疑,他補充道,“臣的軍械糧秣統(tǒng)計衙門在南周有細作,其中吳三桂的太醫(yī)院就有人拿咱們大漢的銀子!!” 林風點了點頭,周培公卻問道,“汪大人,那吳三桂是……這個,按時辰來推算,他大概是什么時候死的?!” “九天之前,就是……大概就是這個時辰,”汪士榮默默算了算,“據細作回報,吳三桂年逾古稀,早已氣血兩虧,太醫(yī)癥斷的死因是寒熱癥,還有哮喘,兼老傷時好時發(fā),那晚吃了半碗蜜粥,然后凌晨時分就不行了,喘了大約半個多時辰,伺候太監(jiān)急忙飛報太醫(yī)和當值大臣,然而等到太醫(yī)趕到的時候已經是只有出氣沒有進氣,用針一探,說是淤痰堵了咽喉,沒等救治就斷了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來。” 李光地和周培公對視一眼,同時追問道,“真沒有指明儲君?!” “沒有??!”汪士榮斬釘截鐵的道。 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繼承法則,吳三桂的正式繼承人應該是嫡長子吳應熊,但是這個吳應熊卻運氣不好,當年吳三桂割據云貴,為了讓清政府相信他沒有異心,派他過去作為人質長駐北京,后來吳軍突然反叛,康熙大怒,順理成章的就砍了他的腦袋,他死之后,吳三桂一為了抑制內部子侄的野心,二為了寬慰吳應熊的舊部的遺孀,一直沒有另立儲君,所以隨著他的突然死亡,南周皇朝的繼承權問題便立即凸顯出來。 針對這個問題,南周朝野可以分為兩派,各有效忠的對象,一派以宰相夏國相為首,擁戴吳應熊的兒子吳世幡,而另外一派則以上國柱大將軍馬寶、車騎將軍高大節(jié)為首,自從吳三桂身體日漸衰落,兩派的嫌隙從地下逐漸轉移到朝堂,日益公開化和明朗化,直至吳三桂臥床不起之后,更是達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彼此攻訐、打擊甚至派出殺手發(fā)動暗殺,無所不用其極,但直到現在,相互之間都是無可奈何。夏國相一方有“大義”旗號,朝中的文官和家族長輩大都表示支持;而馬寶一方則擁有軍隊作為后盾,就實力而言,差不多算是旗鼓相當。 正是因為南周皇朝出現了如此可怕的權力斗爭,所以近幾年來江南地區(qū)的政治局勢才顯得如此平靜,可以說除了鄭經還偶爾對尚之信和偽康親王杰書發(fā)動幾場小摩擦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最大的諸侯,南周朝廷內部一片混亂,幾乎所有的權臣大將都把精力放到了內斗上,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小諸侯不敢輕舉妄動,怕刺激到南周這個龐然大物,成為南周朝廷內部矛盾的轉嫁對象。就如同千里之外的林風一樣,各方大佬無一不在屏聲息氣,就等著吳三桂咽氣的那一刻。 書房內的四人都在默默地轉著心思,沉默良久,李光地打破了寂靜,朝林風拱了拱手道,“啟稟主公,臣以為,我大漢與南周有翁婿之份,于情于理,都得由禮部派出使節(jié),往赴長沙吊唁?!?/br> 林風點了點頭,這話沒錯,按道理來手吳三桂還之自己的老丈人,這個禮節(jié)還是得講的,“好,那晉卿覺得咱們應該派誰去?!” “回稟主公,南周是當世大國,使節(jié)人選還是慎重一點才好,”他低下頭來,仔細想了想,“禮部尚書李紱年富力強,且知書達理,于士林甚有雅望,可以出使!” 林風搖了搖頭,“品級是夠大了,但是李紱這個人不太會轉彎子,現在南周那邊肯定很亂,咱們得找個機靈點的過去。” 周培公笑了笑,轉頭看了汪士榮一眼,“啟稟主公,臣以為若論處事機變,本朝無人可與紀云比肩,況且汪大人本就出身江南,對南周朝野知之甚詳細,應不負主公之望!” 汪士榮出使?!這個人選是很合適的,不過鑒于他的夏國相的關系,恐怕會有些小麻煩,林風再次搖了搖頭,“不好,大伙都知道紀云和夏國相不對頭,咱們派他去不是擺明了支持馬寶那一派么?!”他失笑道,“寡人雖然是老吳的女婿,但終歸是外人不是?!所以這個態(tài)度還是要中允的好,不要隨便干涉人家的家務事!” 汪士榮原本心中緊張,這時猛地松了一口氣,上前道,“主公明鑒,若是要派人的話,臣倒想推薦一個人!” “紀云請講!” “翰林學士、吏部侍郎楊名時胸懷韜略,且文聲遠揚,江南之人多有所聞,臣以為,若是派他前往,定然不辱使命!” “好吧!”林風點點頭,“其實按我倒準備讓阿珂跑一趟江南,讓咱家的小子去見見叔叔伯伯,順便拿點紅包什么的……”見李光地和周培公大驚失色,他擺擺手,笑道,“當然,我是開玩笑!” 李光地噓了一口長氣,苦笑道,“主公明鑒!” “啟稟主公,臣以為,而今吳三桂一死,天下局勢必有大動,”周培公道,“今日之江南,南周占據多半,其余諸省,尚之信明為周臣,實割據廣東稱雄一方,鄭氏奉前明而據臺灣、福建,前清余逆杰書、喇布占據浙江、江蘇,此外,湖北、江西等為偽清亂軍、地方士紳甚至土匪流寇所有,情勢實在是雜亂不堪,所以這時吳三桂一時,當會大變!” “什么大變?!” “當以南周朝堂為準鑒,若是南周朝堂斗得不緊,臣估計馬寶、高大節(jié)一派或有出兵討伐江西、湖北的亂軍,為己方振作聲勢;若是斗得緊了,那就無力他顧,任憑其他諸侯動作了!”見三人仔細聆聽,周培公振作精神,侃侃而言,“若是南周無力外擴,則鄭經、尚之信、杰書、喇布必然大動,其目標,多半就是江西、湖北二省無主之地!” “這個話有道理,不過南周就算內斗,也未必會閑著,吳三桂的死,只是破了一時平衡,下一步就看大伙怎么出招了!”林風笑道。 “那主公以為,咱們大漢該如何打算?!” 沉吟半晌,林風緩緩說道,“我們太遠了,就算是根rou骨頭,咱們也吃不到!——”他轉頭看著周培公,“咱們非得拿下山東和河南不可,這兩省不平,中原永無寧日??!” 李光地面有喜色,“那主公的意思就是,咱們大漢趁著他們折騰,自個兒修養(yǎng)生息?!” “修養(yǎng)生息還是談不上,”林風擺擺手,“趁著這個機會,快點拿下山東、河南,整編四至五個軍,和寡人的近衛(wèi)大軍捏到一起,組建一支南征軍團,等時機成熟,咱們就大舉南下,一鼓作氣統(tǒng)一全中國!……” 這時一旁的汪士榮突然說道,“主公、周大人,咱們還忘一支大軍!” 林風訝然,轉頭望去,汪士榮正色道,“南周還有一支大軍,約莫十萬余人,全是精兵悍將,由馬鷂子、王屏藩統(tǒng)帥,盤踞在四川、甘肅一帶,與我大漢安西將軍張勇、寇北將軍趙良棟所部對峙,據臣所知,這個馬鷂子和王屏藩雖是南周重臣,卻因為遠離中樞的關系,于爭嗣之事上一直保持中立,眼下吳三桂一亡,恐怕會蠢蠢欲動罷?!” 就前幾年的戰(zhàn)例來看,南周駐扎在西北的這一支大軍,不論是馬鷂子還是王屏藩,所部的戰(zhàn)斗力都相當強悍,屢屢挫敗了清軍進攻,替吳三桂穩(wěn)穩(wěn)保住了云貴門戶,雖然因為補給方面原因,進攻能力不太行,但若是逼急了話,倒也是可以在陜甘一帶給漢軍找點麻煩的。 林風想了想,“這支大軍最好還是要招降過來——我聽說那個馬鷂子對吳三桂也不是什么死心塌地,內里很有點小九九,咱們也可以給他一些甜頭……”他看了周培公一眼,“我覺得這支大軍雖然戰(zhàn)力不俗,但到底偏遠了一些,一時之間不足以撼動大局,只要穩(wěn)住就行——你說呢?!” “主公明鑒,正是如此!”周培公捻了捻胡須,“四川、甘肅連連戰(zhàn)亂,貧瘠不堪,馬、王兩軍自保有余、進取不足,臣以為,若是咱們能迅速拿下山東、河南,與安徽連成一片,則中原之地就大局已定,他們終歸只能俯首歸附,不足為患!” 說來說去,話題又還是轉回了山東,周培公苦笑一聲,“啟稟主公,現在德州王承業(yè)甚為頑固,我軍攻城不利,您看,咱們是增派援軍還是出偏師繞道攻魯?!” “紀云,趙申橋的管家有消息了么?!”林風捏了捏下巴,“這個趙申橋,總是不溫不火,和咱們玩花樣,現在吳三桂死了,天下大勢為之一變,老子可沒有耐心和他玩下去了!” “回稟主公,昨日傍晚,山東有消息到!”汪士榮從靴筒里抽出一份文書,呈給林風,躬身道,“情況無甚大變,老趙管家說,趙申橋還是愿意投效大漢,只是山東官吏大多不從,他迫于形勢,不得不虛應其事,不過他這回還是承諾了,若是大漢天兵破了德州,其他官吏應當不是棄官而走,就會轉投大漢,屆時他趙申橋第一個出城納降!” “不理他了,現在時間緊迫,咱們沒時間和他繞來繞去,”林風擺擺手,冷笑道,“扯得久了,怕他還真以為老子一定要山東的那點壇壇罐罐,紀云——”他伸出一根手指,直指著汪士榮道,“你馬上跟他遞個話,叫他趕快投降,不然等大軍殺到,就別怪老子拿他的人頭立威!” “是、是!”汪士榮嚇了一跳,低頭道,“謹遵主公之命!” “另外——培公,”林風轉過頭來,指著周培公道,“馬上傳令下去,叫趙應奎和王忠孝分別抽出四個旅,連同近衛(wèi)第五軍的剩余炮隊,全部撥付馬進良麾下,跟他講明白,不計傷亡、不計后果,一定要在三日之內拿下德州……” 周培公一怔,看了林風一眼,小心翼翼的提醒的道,“啟稟主公,就臣所知,現德州還余守軍兩萬余人,另城中還有近三十萬百姓,其城池堅固、糧秣充足,恐怕……” “不要了,德州咱們不要了!!”林風擺擺手,有些惱怒的道,“命令馬進良,若是王承業(yè)要打,咱們就陪他打到底——德州城那幾十萬老百姓,統(tǒng)統(tǒng)給他陪葬去吧?。 ?/br> 第二十七節(jié) 漢王詔書連夜發(fā)出,九個時辰之后,即飛馬趕至德州前線,與詔書同時到達除了那一執(zhí)命令之外,還有一把林風的佩刀,意即臨陣委權,命馬進良上校都督軍事。 這個舉措在林漢王朝也算是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先例,從傳統(tǒng)的軍事制度來講,象圍攻德州這種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一般都是指派“總督”或“經略”這個級別高級官員來指揮,而此間還有“文官任武事”之類情形,在這種情況下,指揮官對部隊的掌握可以算得上是順理成章,因為從級別上講,清制總督是一品或者從一品武官,明制經略也多是二品,而且多半掛兵部尚書、侍郎銜,來頭更大的還很可能是武淵閣或文英殿大學士之類,有著半個輔臣身份,所以當接受中央任命,下來指揮戰(zhàn)役時,他們對一線部隊的官兵將領具有極大的威懾力,就形式上而言,大多帶有“尚方寶劍”,至不濟也肯定有“王命旗”,從三品以下軍官若違背命令,可以“臨敵事專,先斬后奏”。 而林漢朝廷里這類事情卻從來沒有發(fā)生過,因為立國時間不長的關系,在以往各場戰(zhàn)役之中,要么是漢王林風親自指揮戰(zhàn)斗,要么是事前就已經準備妥當,委任了將領軍權,如安徽權都督王大海、山西戰(zhàn)場上的趙良棟等,但這次德州戰(zhàn)事卻不能與以往相比,最關健的原因就是馬進良的軍銜實在是太低了一點,林風配屬給他的部隊原本就是與他平級的同僚,在威信方面,的確是有所欠缺。 馬進良也立即認識到了這一點,老實說當接到林風這條命令的時候,他根本沒有感到半分得意,也不是十分感激漢王的“容寵信任”,因為就官場潛規(guī)則而言,這種情況一般可以被認為是“捧殺”,不論是下命令的君主、還是接受任務的臣子,都將冒著極大的風險——這種任務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否則一旦失敗,君主的威信會受到打擊,而臣子,除了“自盡以謝君恩”之外,絕對不可能有第二條路可走。 鑒于戰(zhàn)事情急,配屬的其他近衛(wèi)軍部隊接到命令后立即趕赴德州戰(zhàn)場,雖然近衛(wèi)軍幾位軍官之間有些小矛盾,但在這種情況下倒是沒人打算和紅了眼的馬進良開玩笑,不論是趙應奎的騎二軍還王忠孝的近衛(wèi)第四軍,都派出了麾下最精銳的部隊前往增援,第三日就趕到了指定戰(zhàn)場待命。 近衛(wèi)第五軍幾乎與他們同時到達。第五軍是純炮兵部隊,而且遠在京師、輜重龐大,本來不可能會如此迅速的趕赴戰(zhàn)場,現在之所以能夠完成這一緊急增援任務,最大功臣應該是海軍。在接到林風的緊急命令之后,第五軍立即接洽總參謀部向海軍求援,調用了大批船只,接運河南下,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趕到了德州一線。 因為是攻城主力的關系,馬進良用超乎規(guī)格的禮節(jié),率大隊人馬遠赴三十多里親自到碼頭迎接近衛(wèi)第五軍的到來。 近衛(wèi)第五軍軍長名叫于成龍——事有湊巧,這一位于成龍倒不是山西的哪一位巡撫,兩人也絕對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第五軍軍長于成龍出身偽清漢軍鑲黃旗包衣,家中薄有資產,因而從小就受到過良好的教育,祖父跟隨多爾袞入關,父親在清廷綠營軍中歷任都司、游擊等軍職,可謂地地道道的軍人世家,但到了他這一代卻棄武從文,老爹從小就專門高薪請了老師教八股,如果沒有出現什么變化的話,以他的家庭背景,應該很快能夠在清政府中獲得職務,然后一級一級的從縣令熬上去,但可惜世事難料,紫禁城外一聲炮響,這一美好的人生夢想立即灰飛煙滅,自從林風奪取北京斬殺康熙之后,于成龍的家庭很快就被打上了“漢jian嫌疑”的烙印,幸好他老爹乖巧非常,第一時間就投靠了大漢朝廷,在總參謀部當了個小官,于是于成龍就不得不參加漢軍的第一次科舉,高中之后由老爹托關系轉入馬莊武學炮軍科就讀,卻不料輾轉幾年之后,因為學識優(yōu)異,兼在遼東、山西戰(zhàn)事中屢屢立功,竟然高升至近衛(wèi)軍一軍之長。 原本一心想當秀才的于成龍,轉了幾個彎,竟然又不得不繞回了祖父和父親的老路,終日與一群丘八為伍。 因為手下有兩個旅在前線參戰(zhàn)的關系,所以在趕赴德州之前,于成龍就對德州的戰(zhàn)況非常了解,實際上當戰(zhàn)斗打成膠著狀態(tài)之后,他自己也預感到有上戰(zhàn)場的可能,并且預先做了一些布置,所以當突然接到命令之后,近衛(wèi)第五軍的開拔異常迅速,不過說到這場戰(zhàn)役,他倒沒什么多于的想法,因為不論馬進良是勝是敗,那都輪不到他這個炮兵軍長來說話,根據歷來的傳統(tǒng),騎、步軍種都是絕對的主力部隊,而炮兵雖然越來越重要,但也不可能因此讓他當上主將。所以在見到馬進良之前,他就把自己擺到副將這個位置上。 “振甲兄!——”出乎于成龍的意料,馬進良一點也沒有什么下馬威的意思,站在碼頭上遠遠地作揖道,“可把您盼來了!我等一眾弟兄攻城不利,主公多有責備,真是慚愧萬分,而盡能有振甲兄前來助拳,德州定能一戰(zhàn)而下!” 于成龍當即快步越過甲板,屈身行禮道,“不敢、不敢,下官近衛(wèi)第五軍上校于成龍見過馬大人——第五軍奉主公之命,前來德州助戰(zhàn),還望軍門示下!”雖然是同一軍階,但此刻馬進良是主將,且身負王命,于成龍為人謹慎,老老實實的請示問好,一點也沒有拿大的意思。 “老兄客氣了!”馬進良急忙攙扶,握著于成龍的手,與他并肩而行,“你我同為軍長,在下焉敢受此大利?!”他轉過頭去,對自己手下的一眾軍官吩咐道,“以后于大人說的話就是我的話,絕無里外之分,我軍上下人等,不可怠慢,若有違背,定斬不饒?。 銈兟犌宄嗣??!” 此刻碼頭上盡有數百官兵,聽到馬進良的命令,當即一齊單膝跪倒,朝于成龍行禮道,“不敢造次!——卑職見過于成龍大人!于軍門安好!” 數百齊聲大叫直震得于成龍耳中嗡嗡作響,他抬起頭來,遠遠朝德州方向眺望了一眼,只見前方云靄重重,宿云密布,數百丈便看不清人影,官道兩旁的堡壘上滿是坑洼彈坑,無數軍士神情嚴肅,分成隊伍往來巡邏,他苦笑一聲,轉頭對馬進良拱手道,“馬大人,下官在北京聽說德州打得激烈,想不到竟至如此!” “是啊,其實我也沒想到這個王承業(yè)會這么狠辣!”提起戰(zhàn)事,馬進良臉上立即蒙上了一層黑色,他樹起三根手指,沉重的道,“光是肅清外圍和運河兩邊的碉堡炮臺,咱們就足足打了十五天,傷亡近兩千人!”他搔了搔腦袋,苦笑一聲,“好家伙,老子的第三軍總共才萬把人,一下就打掉一個旅,真是元氣大傷!” “此事頗為蹊蹺,”于成龍皺了皺眉頭,“依下官之見,如今大漢與山東強弱分明,且我主寬明仁義,聲明遠播,德州之敵應無斗志才對,怎么會打得如此頑強呢?!” “這話到點子上了!”馬進良無奈的搖了搖頭,“于大人不知道,現在山東的精銳之兵全在這里了,城里邊多是吃糧的老兵油子,可不是征來的壯丁,一聲令下,要打就打了,咱們也沒辦法,另外——”他抬起頭來,左右四顧,旁邊的親兵軍官立即會意的后退幾步,他壓低了聲音道,“另外,我聽俘虜說,山東那邊拿去年冬天流民的事情說話,放出謠言詆毀主公,很多愚民被蒙蔽了!” “流民的事?——”于成龍訝然道,“愿聞其詳!” “就是顧炎武大人那次求見主公,說請開放邊境放流民就食的事情嘛!”馬進良摸了摸胡須,嘆道,“那次咱們似乎做得不太地道,只要青壯去遼東開墾,不理老弱婦孺,后來流民鬧市,干脆派兵官兵的關口,這邊餓死了不少人,所以那些山東地方官就說咱們主公‘泯滅天良,率獸食人’,騙那些老百姓說萬一咱們打了進去,會把他們拉到關外做苦力——這不,仗就難打了!” 于成龍大驚道,“如此荒謬之事,百姓竟然相信?!” “這可就難說了,有的相信,有的不相信,但這又如何,總之是對咱們漢軍沒有好感……打唄??!”馬進良苦笑道,話題一轉,“這次你帶了多少炮來?” 就編制上講,近衛(wèi)第五軍在整個近衛(wèi)軍之中,算是最為龐大的一個,全軍劃為四個炮兵旅,每旅裝備紅衣重炮三十五門、其他中型火炮四十門,其中重炮炮組每組三十人,中型火炮炮組每組十五人,全軍官兵總計一萬六、七千余人,超出其他騎、步軍數千人之多,實力頗為雄厚。這次為了應付德州戰(zhàn)役,第五軍戰(zhàn)前就有兩個旅開赴德州作戰(zhàn),這次又全部調來,僅運送的船只,就沿著運河排出幾十里,遠遠看著,很是嚇人。 “回馬大人的話,這次下官奉命助戰(zhàn),全軍除留駐京師的參謀雜役之外,盡數開到此地,計有紅衣大炮七十門、其他火炮八十余門,官兵九千六百二十七人、騾馬六千余頭,民夫兩萬七千余人,……于成龍神色肅然,拱手道,“……盡聽大人調遣!” “呵呵,這么說我就放心了,”馬進良哈哈一笑,“加上先前的大炮和我第三軍的炮兵,咱們擺在德州的火炮就有三百多門,轟也轟死他們了!” “不知……馬大人的意思是?……” “現在外圍已經肅清,我軍就全力在周圍趕筑炮臺,把火炮都拉上去,王承業(yè)若是出城野戰(zhàn),我們就騎、步、炮一齊上,若是守城,咱們就憋足了勁轟他,直到城墻垮了為止!”馬進良冷笑道,“主公跟咱們說得很清楚,待會我就派人給城里送個信,這時候出城投降,那就皆大歡喜,若是等大炮一響,那就沒什么話好說了——大軍屠城,德州幾十萬男女老幼,一個不留?。。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