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舉_分節(jié)閱讀_231
《詩經(jīng)》的十五國風部分有不少含有男女私情的詞句,極少從中出題,大多題目都是從《雅》《頌》里出的。即便是這兩部分也有許多詩中有悲、怨、悼、懷、諷刺、針砭之意,若單列出來作題目,寫出來的文章便容易偏離圣人之意。所以《詩經(jīng)》里能出的題目極少,重復率極高,這四道題目中有三道崔燮都曾做過,或是做過含著題中句子的長題。 只有《假樂》一篇他自己練習時是以整首詩為題的,單列出“不解于位,民之攸塈”兩句和以整詩為題時作文的重點差別有些大,須得徹底推翻重做。 他琢磨了琢磨題目,倒出一杯尚且熱氣騰騰的熱姜湯喝,而后把壺杯都放到身邊,磨墨鋪紙,拿鎮(zhèn)紙壓稿紙,開始答第一題——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rou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br> “三月不知rou味”這句話實在太有名了。崔燮穿越之前就知道,穿越之后林先生也常指著這句教他們努力學習,光關(guān)于這段的作文就作了不知幾遍,幾乎是把這節(jié)能寫的花樣都寫遍了。 《史記·孔子世家》中也有這句,是“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rou味”,比論語中所記添了“學之”二字。朱子注釋中亦取了這個“學之”,有了這兩字才更好解釋前因后果: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后,是因苦心志學,才無暇顧及餐飲細務,以至于三月不知rou味。 孔子就是再愛聽音樂,也不至于自己腦內(nèi)回憶足了三個月的齊國交響樂——他腦子里還貨真價實地存著1G的小黃片呢,耽擱他吃rou了嗎? 而那句“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是因孔子體味到了大舜《韶》樂中盡美盡善的感情和樂律,不覺深徹投入于學習韶樂之中,誠心嘆美這場宏大的圣樂。 圣人聞圣樂,自然有所感觸,遙拜前圣的功德與樂中精妙音律,故而誠心學之,那么雙圣之間暗暗的契合就是必寫的知識點。 而孔子追慕前圣,傾心《韶》樂,其所為就是“學之”,先“學之”才能有“三月不知rou味”;先有這三個月不暇外顧的學習和反復回味,才能深徹理解《韶》樂,與大舜的圣心契合,發(fā)出“不圖為樂之至于斯”的感嘆。 朱子中用“學之”二字貫通原文,實是點睛之筆。有了這兩個字才能叫題中三句話前后串珠成鏈,給“三月不知rou味”一個現(xiàn)實依據(jù),免得其淪為虛無飄渺的臆想。 所以“學之”二字是串起題目的引線,也就是他要作的這篇文章的明線! 一明一暗的兩條線索設定好,文章的筋骨就立起來了,只需按著題目那三句正論反論,增填血rou,校練文字。他破題向來愛用明破之法,堂皇正大,這回也不想改風格,就照著原題一字字翻譯——最要緊的“學之”二字在破題里就得點明! “圣人寓鄰國而聽古樂,學之久而……”而不知rou味。這里正是因?qū)R粚W樂才不知rou味的,關(guān)鍵在專一,精煉一下就是專。 “學之久而專,稱其至美?!?/br> 破題之下,就是承題。承題當與破題相反相承,便從韶樂之美入手,要寫得有力些,畢竟許多考官看文章只看前幾句,前幾句不吸引人根本就不往下看 要有力地贊美它……那就是:“夫古樂莫美于韶也!” 孔子都能說出“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天底下還有什么夸的比這個更狠?他只拿古樂比韶,還比得不夠全面呢! 作制藝文章還不就靠放開吹,哪個大明朝的文人還真的能代入圣人的眼光心思? ——王陽明不算。 崔燮放開胸懷,吹完了韶樂又吹孔子,吹他學韶樂、稱贊韶樂,從其贊賞之句里既能看出圣樂之美,更能看出圣人追慕先圣的用心之誠。 起講、入題兩段就略微解釋一下背景:“昔有樂名韶者,乃帝舜所作也”,千年后唯齊國仍傳有韶樂,孔子在齊國聞之。而聞之之后自然要學之——這里若直接從聞之接到學之,卻顯得有些跳脫,不連貫,正好點一句二圣之心暗契,孔子是為追慕大舜,才要學他的韶樂。 一二比寫了孔子志慕大舜,從樂中感受到三代之風,前圣之德;三四比便自然而然地轉(zhuǎn)入“學之”,精研大舜傳下的樂音樂器,凡琴瑟笙蕭、鼓鼗鐘磬之類無不精研——得學這么多才能讓圣人三月不知rou味,而不是光懷想著音樂就能食不甘味了。 五六比自然過接了“三月不知rou味”,轉(zhuǎn)寫孔子學樂之誠。因為專心于韶樂,專心于追尋古圣之德,從學樂中已能體會到學有所得之樂,誰還在意俗常的口腹之欲呢? 齊國養(yǎng)的小畜牲算什么,怎能比得上圣人跟圣人之間精神交流?怎么比得上韶樂可以上升到天人之際的協(xié)和之美和里面隱含的大禹的圣德! 最后兩比便就要重寫韶樂的“至”。不只至美,還有至善?!栋速分杏小白又^《韶》,盡美矣,又盡善也”一段,不只是贊其樂聲有仙樂之美,更贊嘆這場盛樂中體現(xiàn)出的舜的圣德,如天覆地載之厚。 這是圣人之間遙知暗印的默契!所以孔子才會這么誠摯地贊嘆韶樂。 然而八比的極力贊美之后,還要有個簡短有力的收尾,若結(jié)尾這一口氣提不住,文章檔次也得掉一級。 可剛才已經(jīng)贊了一整篇,再贊也提升不上去什么了,得轉(zhuǎn)個方向……接著贊。這篇題目就是圣人贊圣樂,他們在文章里要代先賢立言,敢說不么? 又要贊,又不能再正面吹捧,那就只能拿俗人襯托了。 韶樂至善至美,所以非大舜不能作,非孔子也不能知,俗人根本聽不懂——聽不懂,就不能像孔子那樣盛贊韶樂! 崔燮眉頭一挑,掐去中間推理部分,直接把俗人拎出來批判:“若彼端冕而聽古樂惟恐臥者,可以語此也哉?” 其實他也是聽著聽著古樂就能睡著的俗人,不過這不耽誤他站在圣賢角度鄙視別人嘛。 這一句言簡意賅,也反扣了原題,文章疏理下來一脈相承,足可作結(jié)語了。 他從頭到尾讀了幾遍,略改了幾個字詞,刪去過長的過接句,只緊緊扣著“學之”二字把文章裁剪干凈了,便謄抄到紙上。 這一題寫得略久,他活動了活動脖子,看著太陽已升至近中天的地方,心里微微緊張。好在《詩經(jīng)》題中大多有熟題可借,四書題的題目又都是做過簡答、問答的。那些大題雖然跟時文的體例不同,但在提煉中心思想方面,思路是一致的,再用上當時想到的和標準答案里寫到的典故…… 還是略避著點兒標準答案,用新鮮些的典故吧,不然考生中不知有多少臨考前看過《科舉必讀筆記》的,十個看的里能有一兩個直接用答案里的分析和典故,這文章就俗得不行了。 他得堅決當那個不同俗流的! 后面兩篇四書文既想要寫得新鮮,就又得多費些工夫。他寫得用心,才寫了兩篇文章就已過了中午,連午飯都只能匆匆對付,找巡場的校尉要了些熱水沖姜茶,拿薄餅裹著午餐rou片就湊合了一頓。 吃罷飯再把第三篇四書題補全,剩下的便是四篇詩經(jīng)題。好在詩經(jīng)題有舊文可用,那些文章也都是精心寫就的,改改就能抄上,正式要從頭寫的唯有“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一篇。 而這句也不算難寫,只要寫出勸君主勤勉政事,使百姓得以安樂休息的意思就夠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場考試會寫得比較詳細,因為是最后一場考四書五經(jīng)了,后面的表誥判策問什么的題目也會寫得比較細,大家不要嫌煩,因為以后真的沒有了,不多寫寫我怕以后遺憾 差點忘了寫,這篇的作者是吳寬,這是弘治十幾年會試的程文,正好崔燮這屆他也是副主考 第189章 四鼓進場, 黎明放卷。 直到申時初刻, 崔燮才把早已印在PDF里的《麟趾》《我覯之子》《天命多辟》三題謄抄在草稿紙上,按著本次命題要求修改好, 在正式考卷上謄了前兩題, 只留出《天命多辟》一題, 等那道“不解于位,民之攸墍”做好后一并謄清。 題目出自《大雅·假樂》, 首句便是“假樂君子, 顯顯令德”。而在《中庸》中則寫作“嘉樂君子,憲憲令德”, 嘉樂即是美而樂之的意思。不過古人寫錯字都叫通假字, 后人不能輕易修改, 連朱熹這樣的圣人也只能在后面附上正確的字,重解釋詩意。 自從有了朱圣人,詩經(jīng)的原文也好、詩序也罷,后世的學子都不大認真看了, 都是按著經(jīng)傳注釋來的。詩序中說《假樂》是贊美成王之詩, 可朱子說《假樂》“可能”是一首祭典, 是周代宗廟祭上,“公尸”用來回答祭詩《鳧翳》的答謝詩,那他們做文章時就得按照答禮詩的思路來做,還要聯(lián)系上文,把《鳧翳》也捎著寫上一兩句。 《鳧翳》倒是首很純粹簡單的“賓尸”之詩,也就是請先王的來享用祭祀的食物, 并降福庇佑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