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久久,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成熟女人色惰片免费观看,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精品,综合激情平台夜夜做,avt天堂网手机,久草色网视频国产

筆趣閣 - 都市小說 - 軍嫂當低調在線閱讀 - 第9章 5.抗旱,抗旱(2)

第9章 5.抗旱,抗旱(2)

    不到兩周歲的徐靈靈居然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她很想問一問爹娘,你們就這樣把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兒放在家里,真的好嗎?

    讓她郁悶的是,她居然還是興高采烈地歡迎爹娘這個舉措的,因為如果不在家里,就得被爹娘帶到地頭上去,有的爹娘就這么干了。就那么把孩子腰上綁一根帶子,找了棵樹給栓上了,你好歹給鋪塊布啊,布舍不得,好歹來張席子啊。好吧,席子也沒有的話,麻煩你給點兒水成不成?啥都沒有,就那么一栓,扛著鐵鍬就走了。

    得虧這時代治安好,要不多少孩子都得丟。

    等大人忙活完了,帶著一個爬的滿身土、哭得滿臉泥的孩子回去,有的孩子身上還帶著屎尿,哎呦,不敢看。

    徐靈靈就親眼看到一個哇哇大哭的同齡人,被他爹夾在咯吱窩里頭朝下夾回家的,沒辦法,屁股上一片屎,沒法兒抱。

    還是她明智,爹娘問她能不能自己在家,她毫不猶豫地回答了一聲好。

    爹娘放心地把院門一鎖,走人了。

    他們前腳走,徐靈靈后腳就撒了歡。話說她還一直沒能到后院去看看呢,家里人不讓她去。

    她直奔通向后院的柵欄門,墊著腳尖把門扣一抬,順利打開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門,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后院一目了然,散養(yǎng)的幾只雞把后院當成了自己的地盤,撒了滿院子的雞糞。只有一只老母雞正老老實實地趴在窩里,她心心念念的小雞還是雞蛋狀態(tài)。最遠的那面墻邊有個空空的豬圈,沒有豬。除了雞舍和廁所之外,就只剩下幾畦菜地了,全都種上了胡蘿卜。

    徐靈靈立刻失去了探險的興趣,在雞沒有跑過來之前,果斷關上柵欄門,把門扣一栓,回屋去了。她要進空間看看,活兒多著呢!

    大豆已經成熟了,這東西她是割不動的,但是不妨礙她摘豆莢。她拿鐮刀直接在莖稈上把豆莢割下來,再一個一個地撿到筐里,她想明白了,自己現在是肯定種不了地的。沒見那谷子和小麥,現在東一塊西一塊的,都是她收割時不小心灑落的種子發(fā)的芽,沒法保證產量。她干脆就弄些省力的吧,把這些東西收獲之后,全靠天吃飯,能有多少就多少,就當養(yǎng)地了。

    除了大豆,大米和糯米也快到了成熟期,不過她覺得這兩塊地的產量肯定不咋地,因為她后期完全沒顧得上管理,得虧是在空間里,要不然光雜草就夠她受的。

    不過等這些糧食全都收完,至少能保證全家人餓不死了,還可以接濟一下親戚。

    一個小時,是這副身體的勞動極限。她跟螞蟻搬家似的,把豆莢一點一點地運到地頭竹筐里晾干,若不是這里的筐都是柳條編的,她其實把竹筐運出去最合適。這下倒好,還得費力找口袋。話說上次她那幾個口袋,娘給放在哪里了?

    出了空間,她在家里一通亂找,終于在炕柜的最上頭,看到了那個空口袋。瞧這家窮的,連個粗布口袋都被她娘奉若至寶,好好地洗干凈收起來,難不成還想做條褲子穿?她可是見過隊長身上的一條褲子的,虎子很羨慕地說那是用化肥袋子做的,全公社只有隊長級別的人才有機會弄到,全村就隊長一人有。

    暈死她得了,那化肥袋子做的褲子也不知道是用什么顏料染的,黑乎乎的不均勻不說,有的地方還被磨出了本色。隊長的屁股蛋上明顯地印著“尿素”倆字兒呢。

    就這么一個東西,還能讓虎子這么羨慕,這讓她對這個時代物資匱乏的程度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想想自己空間里那幾箱子綾羅綢緞,頓然有一種自己是土豪的感覺??上В切┚c羅綢緞不適合拿出來用,要不她哪天找找,好像有幾匹細棉布,是拿來做內衣的。

    她像個小獅子巡視領地一般,把三間屋子好好地看了一遍,尤其是從未踏足過的東屋。每回她想去看看,都被哥哥給擋住不讓,說爹娘說了,那屋不讓去。

    堂屋本來是有個灶臺的,連著西屋的炕洞。冬天燒火做飯的時候順便取暖,是北方冬天常見的樣子??涩F在灶臺還在,卻成了一個大空洞,偶爾會用來暫放一些雜物??斩词菆A形,明明白白地顯示出這地方原本應該是個大鐵鍋。這個景象剛開始讓她驚訝不已,后來才在爹娘的談話中想起來,家里的鐵鍋應該是被交上去大煉鋼鐵去了。哦,是了,這是歷史書上曾經講過的。

    也許是年齡小記憶好,也許是重新回到地球,她對于上上輩子的記憶格外明顯了起來。她對于這個時代的認知完全來源于歷史課上老師的講述,老師的父母就是從這個時代的農村過來的,老師從父輩嘴里得到第一手的歷史資料,因此講這個時代的歷史時,給出了很多教科書上沒有的新鮮資料。她那時候是當故事聽的,自家爺爺奶奶說的都是城市的記憶,對比起來聽格外新鮮有趣??涩F在她置身其中,才明白其中的悲哀。

    她掀開土布縫制的門簾,那門簾上還繡著粗糙的花紋,顏色已經發(fā)烏,一看就知道繡線質量不好。她對粗糙的繡工和簡陋的花樣表示了一下蔑視,打量從未踏足過的東屋。

    一看之下,大失所望。這間屋子幾乎就是空的!沒有土炕,沒有家具,只有幾口瓦缸沿著墻根碼放著,每一口瓦缸上都蓋著高粱秸稈做的蓋子。掀起一個來是空的,再掀起一個來還是空的,四口瓦缸,只有一半是有東西的,一口放的是她給弄出來的白面,面口袋整個放在大瓦缸里;還有一口也是如此,只是口袋小很多,她打開看了看,居然就是她曾經吃過的怪味道糊糊。不過想想這種糊糊的構成,味道奇怪也正常了。

    就這么點兒東西,她爹娘還不讓孩子進來,生怕他們一不小心就給禍害了。也是,總共就這么點兒東西,的確該好好護著。

    她再次為家境和時代掬一把同情之淚,能有幾口瓦缸,說明這個家里曾經是有糧食盛放的??涩F在,只有空蕩蕩的瓦缸還在不甘地回憶著以往的輝煌。

    糧食太珍貴了,五十斤左右的面粉,家里一直吃的特別節(jié)省,現在還剩下大半,吃掉的那一部分,一半都進了她的肚子。

    她掉著淚,把空間里剩下的谷子一股腦兒填滿了一口瓦缸。這瓦缸挺能盛,一百斤谷子毫無問題。她早先拿出來的谷子本來就不是很多,幾家人一分,前些天就吃光了。她記得那天虎子捧著最后一碗稀米粥老半天舍不得喝,說是喝完了就再也喝不到了,眼淚掉的就更快了。

    她那時候怎么會覺得反正還有白面,哥哥餓不死了就滿足了呢?既然家里人已經找到了最佳的借口,保密工作一直做得很好,那她就再冒一次險吧!

    做都做了,干脆就來場大的。她不但把瓦缸裝滿了谷子,還在另一口瓦缸里放了倆大西瓜,然后是甜瓜、蘋果、橙子、梨、桃子、橘子、杏,棗,楊梅。從大到小,每樣最多也不過十幾個,可足以在這個家引起軒然大波了。別的不說,那幾樣南方水果,尤其是楊梅,家里人別說吃了,肯定連看都沒看過。

    她想的沒錯,這些東西果然又在徐家引起一番轟動。

    徐老栓老淚縱橫,因為他又沒趕上。這到底是哪個老伙計給他送的救命糧啊?你好歹留句話啊。就算小孫女還不太會說,你留張紙條也行啊。

    “要不,爹,你在俺家住幾天吧,沒準兒就碰上了呢。”徐大柱實在看不下去,建議道。

    沒想到徐老栓反而拒絕了:“不了,人家沒準兒就是趁著家里沒人才給送來的。你看這些東西,多稀罕啊,肯定是個大官,要不然弄不來。這么大官還想著咱們,就夠意思的了,咱不能再提啥了。”

    徐靈靈給爺爺默默點贊,爺爺你太上道了,全家人我誰都不服,就服你。

    奶奶李小能想的是,一家子終于又有好吃的了。這些天忙著澆地,沒時間碾米,就每家拿自己的一份回去自己碾。

    至于那些水果,目標太大,不往各家拿了,直接就在老大家吃。

    徐老栓一下子就成了專家,因為全家人只有他出過遠門見過世面,而且他還能區(qū)分出橘子和橙子來,對于分不出橘子和橙子來的北方人來說,更是專家中的專家了。他唯一不認識的就是楊梅,不過這東西一看就知道怎么吃,洗洗就成了。

    一家子興高采烈地趁著月光,摸黑吃水果。楊梅一人分一個嘗嘗滋味,還剩下兩三個給了倆孩子。橘子一人分不了一個,但是可以分幾瓣,不過在嘗到滋味之后,李小能果斷把自己手里的幾瓣都給了徐靈靈,所有的大人都是這樣,只是吃了一瓣嘗嘗味道,把自己手里的都給了倆孩子。

    徐靈靈感動極了,這一家子怎么這么好呢!

    褚桂蘭拿一塊手絹把剩下的橘子瓣都收起來,囑咐虎子不要出去說,然后把橘子瓣放到了碗柜里。

    徐靈靈無語,娘你也太會過日子了,你讓我哥哥吃唄,你沒見他那個饞樣兒!

    不過,虎子并不難過,還有別的呢!

    杏和桃子放不住,吃掉!別的留著明天吃。

    褚桂蘭建議:“明天后晌都在俺家吃飯,喝小米粥?!?/br>
    一大家子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兜里揣著杏核桃核回去了,二嬸劉香會過日子,說是回去試著種一種,看看能不能種出來。她連橘子籽都想這么干,被見多識廣的徐老栓制止了,咱們這兒,根本種不了橘子。

    奶奶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也如法炮制。至于褚桂蘭,早就把他們一家子吃的杏核桃核都收攏到一堆了。

    徐靈靈頭一回在晚上的時候沒有進入空間,而是美美地睡了一整夜。明天白天一家子還要繼續(xù)出去上工,她可以白天干活兒了。

    誰都沒想到,這場抗旱大戰(zhàn)一直延續(xù)了下去。整個春天,就只下了一場剛打濕了地皮的小雨,根本就解決不了麥苗的缺水情況。

    徐靈靈無比慶幸自己所處的是平原地帶,因為村里的那口老井還在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著,地里雖然缺水,但一村人要喝的水還是夠的。

    等西河的水也差不多干了的時候,他們終于迎來了一場雨。

    沒人因此歡天喜地,因為麥子正是開花的時候,這個時候,誰都不希望下雨啊。

    所有的人都唉聲嘆氣,今年的麥子,能收回麥種來就不錯了。

    一九六零年五月下的這場雨,雖然不大,卻把人們最后一絲希望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