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看來,方司倉應(yīng)先問問洛陽父老鄉(xiāng)親,何為瀆職,再談萬死不辭家國事,顧某也略通篆刻玉石之術(shù),往后,這石柱加不加筆劃,全看方司倉悔過的誠意?!?/br> 全程,未提漕運損耗半字,就像那些白色的旗幟和悲痛欲絕的哭喊全不存在。八州司倉惶惶然看著方文成雙膝跪地哭冤枉,緘口不言,回去紛紛連夜補起公文。 然而,顧越立的這根石柱,雖換來了月余的安寧,卻沒能挽救已耽誤的工事。 四月,中書省下行公文,命先釋工役,引汴河種水稻,待秋后再行修筑堤壩之事,如此,是漕改讓利于農(nóng)時,等同于宣判轉(zhuǎn)運使團在年內(nèi)無法完成任務(wù)。 不僅是河陰,與之接近的太原倉、三門倉,同樣面臨著相似的困境與抉擇。 門下讓中書,似乎是裴耀卿讓了張九齡,可真正要擔責任的,還是各倉副使。 公文中的刀劍與血淚,從來如此春風(fēng)細雨,不知因何而起,來去無聲無息?;潞CC#植恢嗌僭^巨浪的行舟人,在這次涓涓流水之中失去了清醒。 一波如此三折,誰也遲疑,李隆基不聞不問,仍設(shè)宴樂于朝堂,作《令長新戒》賜天下縣令,于是,臣子開始揣摩圣意,百般尋求能夠替代漕運的新辦法。 一時間,百家爭鳴。 兵部尚書信安王李祎,因國家用度不足,向中書省提議,不要禁止私人鑄錢。 與此同時,伴隨霓裳曲成與日食天光,洛陽城也奔涌起一股呼喊遷都的洪流。 各大世族議論不絕,既然東都如此繁華,那么只要遷都,按照原有的運輸制度,加之引水屯田,荒年也能跟得上供給,何必還要承擔改制漕運的高昂代價? 是夜,一盞陶豆燈照著一方公案,一卷薄薄的竹簡,被清風(fēng)吹開二三竹片。 季云進門時,顧越手揉著太陽xue,另手拔了下燈芯。僅僅月內(nèi),已燃三斗油。 “先前擔心的,如今果然都成了真,崔隱公一聲不吭,借農(nóng)時,挑撥二位閣老相爭,這步暗棋實在太厲害。”季云整理起公文,“只可惜,沒有證據(jù)……” “長亭辛苦,涉及權(quán)與利,真相大白也沒用。”顧越起身,醒了醒神,從鎖柜中取來幾封書信,交代道,“還是你今年的考試重要,早些回洛陽準備,行卷之事宜,我已經(jīng)和游府尹托付過,宴會上的友人多是豪爽的性情,定會幫襯于你?!?/br> “顧郎,長亭斗膽多問一句?!奔驹平舆^,垂眼道,“時務(wù)策,該如何寫?” 顧越莞爾。 在朝,顧越只與裴延和李峘兩方串通消息,可伴隨五大工程施行至此,一方面,在燒尾宴讓步的李峘,因張九齡也上書請求不禁私鑄,而變得不甘陪襯,另方面,裴延什么都沒有說,寄給顧越的私信之中,只夾著一張薄薄的,空白的紙。 顧越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五鳳樓之上站在李林甫身后,頭戴寶簪的崔隱的面容。 蛛網(wǎng)本柔弱,其捕獵的要害,就在縱橫的構(gòu)造與透明的質(zhì)地。他人不見,毒液只噴灑在橫線,而當蜘蛛自己在網(wǎng)中靠近受困昆蟲時,則避橫走縱,享受盛宴。 顧越在竹簡上畫出十余個圓圈,分別代表漕運改制、不禁私鑄和遷都洛陽等等等等,這些路子,無疑都是解決關(guān)中用度不足的方案。此刻,他要分個橫縱。 “先說不禁私鑄,如果允許民間私人鑄錢,窮者必不能冶鑄,這樣富者就會更加富有,漢文帝時,劉濞之所以富有與天子相等,就是私人鑄錢所招致的結(jié)果?!?/br> “再說遷都洛陽,東都……”顧越苦笑,直接在圈上畫橫,“那是前朝舊夢?!?/br> 劃去多余的橫路之后,竹簡上赫然只留下一條狹窄曲折的縱路。顧越看著這條路,心中似被蛛刺蟄了一下,熬過了見血的眩暈與疼痛,感到的是麻木的堅決。 “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鼎泰,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顧郎改了‘混濁’二字,為‘鼎泰’?!薄捌溟g意味,長亭自去琢磨吧?!?/br> 送走季云之后,一夜已過三更,顧越洗了洗臉,見隔壁燈火通明,遂去拜訪。 李道用在給家人寫信。顧越在榻前坐下,手指扣在書案,平靜地說道:“我決定陽奉陰違,不釋工役?!崩畹烙靡活D,似爆竹炸起,棄筆,在房內(nèi)來回走動。 “這是違令,若有五品的彈劾,那就是抗旨,若有三品的彈劾,那就是謀反。” 顧越嗯了一聲:“燒尾宴前,道用兄特意囑咐過,除了鹽利預(yù)先行文,還要拿到司農(nóng)寺在河陰縣的引水屯田規(guī)劃案,這是否意味著,有辦法兼顧兩頭?” 李道用倏地轉(zhuǎn)身,眸中燃火:“此一時彼一時!眼下沒有辦法!”顧越借過紙筆:“那么,我們只能違抗政令,耽誤三萬百姓的農(nóng)時,保證在汛期之前完工?!?/br> 說山河日月太遠,他只知,一卷竹簡,三十里小縣,便足以供他騰挪運轉(zhuǎn)。 四月,五月,六月,一日日過去,顧越找準政令下行的收文制度中,那項為百官屢試不爽的漏洞,即,若遇風(fēng)水淺不得行者,即于隨近官司中牒檢印記,聽折半功,與李彬和游桓之演了一出戲,足足將釋工期延遲了兩個月有余。 因耽誤播種而造成的損失,統(tǒng)統(tǒng)暫時發(fā)放官府的紙契,以借糧的方式撫平。 另項舉措,便是將開鑿用于灌溉農(nóng)田的引水渠這最后一項工程,提前至與修堤同時進行,如此,便利近在眼前,百姓再聽里正與縣令的勸說,勉強也愿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