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84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第536章 反戈一擊 “報,韃子收了兵戈,正拔營而去!”后金營中剛一有動靜,那邊義軍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拔營?”張三百聞言不由大喜,不由拊掌笑道,“定是我軍別部在金州一帶發(fā)起了進攻,韃子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金州?”祖大壽聞言不由一驚,隨即不由神色復雜地看了張三百一眼。 這祖大壽又不是傻子,當初熊廷弼“三方布置策”猶言在耳。 他聽了張三百的只言片語,頓時就反應過來義軍采取了類似“三方布置策”的方案。 當初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分別從廣寧、遼南和朝鮮三個方向夾擊后金。 如今朝鮮已經(jīng)投靠后金,那么義軍的“三方布置策”,自然只能從錦州、金州和東江三個方向。 故而義軍在這三處的形勢遠不如天啟年間,但是后金也剛剛在關內(nèi)吃了一個大敗仗,無論人力物力還是人心向背,亦不如天啟年遠矣。 如此形勢之下,義軍指東打西,打后金一個措手不及,也不是沒可能。 只是如此一來,義軍固然能夠輕松的取得勝利,那么遼東諸將及其麾下精兵似乎也沒了價值。 想到此處,祖大壽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來。 他連忙開口道:“將軍,遼西之地,豈是他多鐸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之地?” “以末將之見,既然他想走,那就給他點顏色瞧瞧!” “哦?不知祖總兵有何見教?”張三百聞言不由笑了。 “不敢,不敢,只是多年和韃子廝殺,有一點小小的心得!”祖大壽笑道。 “這韃子多騎,往來如風,若是放任其離去,我擔心待其擊退遼南義軍以后,恐怕會折而復返?!?/br> 從廣寧至金州,大概七百里。 若是任其馳騁,恐怕只需二十天功夫就能一個來回。 “既然如此,那就由祖將軍率領麾下人馬前去追擊,可乎?”張三百笑了。 “呃……末將領命!”那祖大壽聞言一愣,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挖坑自己跳。 這一次沒有哄的住張三百,反倒坑住了自己。 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他只好硬著頭皮應了。 “舅舅,舅舅,這可去不得??!”那祖大壽剛一出大帳,外甥吳三桂不由連忙開口道。 “那韃子最為jian詐,萬一殺個回馬槍,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廢話,你當我不知道嗎!”那祖大壽自作自受,不由苦笑道,“本來我想坑那小子一下,哪想到這廝jian猾,反過來坑我一把!” 原來后金多騎,機動性遠勝義軍。 本來那祖大壽想勸說張三百追擊,讓他吃個虧,以便讓張順依賴遼東軍的對抗后金。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張三百不知是識破了他的計策,還是沒有識破,反倒派他前去追擊。 那祖大壽明知此戰(zhàn)必敗,只是話一出口,反悔不得,只得點齊了兵馬,一路向東追去。 原本義軍營地駐扎在廣寧以西五里外的巫閭山,相傳舜帝冊封天下一十二名山,其中這巫閭山便是其中的鎮(zhèn)山,亦謂之北鎮(zhèn)。 故而在后世,這廣寧喚作北鎮(zhèn)市。 閑話休絮,且說那祖大壽帶領萬余遼東精銳出了巫閭山,繞過了廣寧城,一路向東追去。 只是他吃過了后金的虧,生怕對方殺一個回馬槍,故而一路上列陣而行,小心翼翼。 好容易一路無事,不過卻因為耽擱了行程,后金主力早跑的沒影了。 那祖大壽不由心里計較道:“這韃子若是跑了,怕不是回去平白遭那小子恥笑。既然如此,何不讓長伯領了一隊騎兵,撿幾個首級,多少也算有個交代。” 想到此處,祖大壽不由下令道:“吳三桂聽令,著你帶領我麾下降夷二營,追擊韃子。只許你勝,不許你敗,不得有誤?!?/br> “末將領命!”那吳三桂如此不知祖大壽的心思,連忙領了軍令,帶領著桑昂和那木氣等人,一路向東繼續(xù)追去,而留祖大壽帶領步卒在后面壓陣。 那吳三桂帶領降夷營又行了二十里,來到了一座山前。 他抬頭一看,只見那山巖嶂稠疊,徑路崎嶇。 吳三桂不由心里一驚,心道:“這山勢如此險峻,怕不是有韃子埋伏于此?!?/br> 想到此處,吳三桂又挑出一些精明伶俐的斥候出來,派到山間探查伏兵。 如此又耽擱了大半日功夫,不見韃子動靜,吳三桂這才大著膽子入山,一路繼續(xù)向東追去。 好容易出了地形復雜的蛇山,卻有見一條河阻攔在眾人的面前。 吳三桂抵近一看,只見河邊一片狼藉,更有焚毀丟棄的木筏、浮橋在河邊順水沉浮。 他不由連忙讓士卒收拾了一番,重新搭建了一處浮橋,然后渡河。 哪曾想這邊才剛剛渡過了羊腸河,那邊便聽到一聲炮響,一時間不知道多少韃子殺將過來。 那吳三桂見狀,哪里不知這是中了韃子的鳥計? 他不由大聲疾呼道:“今亡亦死,戰(zhàn)亦死,等死,為國盡忠可乎?” 那桑昂和那木氣二人雖為降夷,亦慷慨激昂,分別用蒙古語應道:“愿隨少將軍效死!” 吳三桂見軍心可用,便一邊率領麾下騎兵疾突,一邊派遣使者過河向祖大壽請援。 且不說那吳三桂如何,且說那多鐸率軍折返以后,眼見堵住了“明軍”一隊騎兵,不由大喜道:“果然中吾計矣!” 原來這多鐸雖然脾氣暴躁易怒,卻也是一員宿將。 他聽聞義軍奇襲遼東,奪取了金州,頓時明白中了張順的詭計。 只是后金本就兵力不足,難以同時照樣廣寧、金州和東進三地,故而只能以詭詐取勝。 這一次他之所以退的如此干脆,就是要麻痹張三百,讓他以為遼南有失,他不得不回。 待到張三百率領主力追來以后,他再殺個回馬槍回來。 準備先破了張三百,然后再找耿仲明、趙良棟、趙鯉子一干人等算賬。 只是這多鐸千料萬料,萬萬沒料到這一次沒有騙來張三百,反倒把祖大壽、吳三桂兩人給哄了出來。 可憐這舅牲二人長了一百個心眼,高低中了多鐸的詭計,被人殺了回馬槍。 第537章 苦戰(zhàn) “報,吳小將軍被韃子圍困在羊腸河對岸!”就在祖大壽帶領一干遼東兵在后面緩慢前行的時候,很快就有士卒折回來匯報道。 “長伯怎么這么不小心吶!”祖大壽皺了皺眉頭,萬萬沒有想到吳三桂會被人抓住了尾巴。 若是別個,被人抓住也就抓住了,他活該,他倒霉,賣了他祖大壽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但是,吳三桂不同。 他不僅僅是祖大壽的外甥,更是他祖大壽選定的接班人,遼東將門新一屆頂梁柱。 于公于私,祖大壽官至極品,已經(jīng)做到了武將的天花板。 要想更進一步,要么效法趙匡胤,要么成為從龍之臣。 然而,對于祖大壽來說,哪一條道都走不通。 物極必反,對于早已經(jīng)聽調(diào)不聽宣的祖大壽來說,無論紫禁城內(nèi)坐的是朱由檢,還是朱常洵,抑或是張順,沒有任何區(qū)別。 無論哪一朝哪一帝,肯定容不下他們祖家繼續(xù)掌控遼東。 那祖大壽對此心知肚明,故而早早就做好了計較。 首先,祖家必須退居二線,不能掌權(quán)。 其次,接班之人必須和祖家有一定的利害關系,以免被人秋后算賬。 選來選去,最終祖大壽選中了同是遼西望族出身的外甥吳三桂。 如今的祖大壽已經(jīng)年近六十,而吳三桂才不過二十五六。 如果不出意外,在祖大壽和吳襄的幫助下,吳三桂很快就能夠嶄露頭角,成為遼西將門中的領軍人物。 然而,這一次吳三桂被困,完全打亂了祖大壽的計劃。 快,太快了! 如今義軍已經(jīng)占據(jù)了整個北方,而祖大壽又年事已高,如果他舍棄吳三桂,重新挑選接班人,恐怕張順根本不會給他這個時間。 短短四年功夫,張順便由一介白衣成為了一方之尊。 而四年功夫?qū)侨饋碚f,才不過從一個小小的游擊擢升為參將。 若是一切重來,恐怕祖大壽再也沒有那個精力和時間。 想到此處,祖大壽不由下令道:“全軍聽命,即刻出發(fā),全力營救吳三桂!” “著人盡快回報張將軍,就說我軍抓住了韃子的尾巴,惹急了韃子,如今正被韃子圍攻,請求支援?!?/br> 原來這祖大壽也自有一番計較,雖然后金兵多,又圍了吳三桂,自己手底下也只有一萬兵馬,但是并不是沒有機會。 多鐸這一次為了盡可能殺傷義軍,故意避開容易設伏的山地,而在利于騎兵馳騁的平原發(fā)動了襲擊。 這固然會因為河流的阻攔,讓義軍的追擊部隊難以逃脫,但是同時也意味著一旦排除了河流的阻礙,義軍便能夠借助蛇山的地形進行防守。 這樣的地形能夠保證自己在營救吳三桂的同時,不會把自己搭進去。 祖大壽計議已定,隨著一聲令下,頓時萬余遼東精銳迅速地向蛇山開進。 而就在祖大壽全力進軍之際,吳三桂正在羊腸河東岸廝殺。 如今的吳三桂血氣方剛、年輕氣盛,胸中有一股好心氣兒,也是一位大好五為少年。 想當年一十八歲,率領而是家丁沖陣救父,也獲得了“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美譽。 如今驟然遇襲,絲毫不懼,反倒笑著對桑昂、那木氣二人道:“建虜騎兵雖眾,卻不如我遼東精矣。今我千人,卻也要虎口捋須!” 原來那多鐸雖然帶領四萬大軍,但是這行軍打仗自然也有先有后,不可能四萬人擠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