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佛祖慈悲。這宮外頭自宮的人,往后可不能再收進來了,徹底絕了外頭那些念頭才好?!?/br> 張佐愣愣的,隨即反應過來,這是皇家?guī)状铀脝伪?,又挨著皇上年幼,宮里頭不需要那么多宮人了,一時心里也是酸酸漲漲的難受,當即答應下來。 大明皇宮的宮人數量有名的多,最多的時候,宮女至九千人,內監(jiān)十萬人,每年宮中花費的脂粉達到四十萬兩銀子,主要是來源于民間,還有來源于官僚貴族家庭,畢竟,裙帶關系,得寵宦官,都可以一家雞犬升天。 太~祖皇帝規(guī)定從天下士民中采選宮女,入宮之女子必須在十三歲以上,可太~祖皇帝沒規(guī)定次數啊。每一次,負責選秀的內監(jiān)看中某家女子,付出一些銀幣作為聘禮,其父母在某年某月里把她們送到京師…… 五六千的女子云集京師,分組接受檢查。腕稍短、趾稍巨,或者舉止稍輕躁者……加以淘汰到千人左右。穩(wěn)婆將她們依次引入密室,進行更詳盡的觀察和挑選,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篩選出三百人…… 最后,“秀色奪人,聰慧壓眾”的五十人為妃嬪,剩下的,都是宮女。一個皇帝,少說,也要十年選一次,每次都折騰的民間雞飛狗跳。 而太監(jiān),大明和其他朝代也略有不同。大明皇家重視太監(jiān),有內廷學專門教導,還有鄭和下西洋,各地方鎮(zhèn)守太監(jiān),位比京官的東西廠等等…… 貧苦人家沒辦法謀生,把孩子閹割送入宮中,求一口飽飯,能夠得到重用,有朝一日帶著飛黃騰達,反正比直接餓死強。 很多中等或者富貴之家也隨大流送子入宮,“痛一時富貴一生”,比十年寒窗苦讀輕松多多。 每次司禮監(jiān)招收太監(jiān),收一千人,兩京十三省有上萬人揮刀自宮,一刀下去大“勢”已去,只能入宮,否則就淪為乞丐和偷盜者,怎么辦?皇家只能盡可能地全部收取……然后惡性循環(huán)…… 張佐做事有一套,他也沒大張旗鼓的宣揚——大明的民風之一,因為希望入宮做太監(jiān)的人越來越多,閹割這門手藝也逐漸興起,分成南北兩派,大肆宣傳爭客戶,每逢司禮監(jiān)收人的時候,真真的日進斗金…… 張佐吩咐人找到各地方,專門給人自宮的南北兩派的,手藝人的頭頭,每個給五千兩銀子,意思,拿著銀子做其他活計吧,十年之內,沒有活兒了。 收到銀子的大明手藝人,震驚過后都哭得眼淚汪汪,第一句話:“皇上好嗎?”內監(jiān)就朝北京城鞠躬行禮,回答:“皇上一切好著。就是顧慮皇上年幼,暫時皇家人口少,不需要那么多人伺候?!?/br> 這些手藝人就沖著北京的方向“砰砰”磕頭,起來后就信誓旦旦地發(fā)誓:“吾等一定等候皇上長大,這份祖?zhèn)鞯氖炙?,絕對不會丟了。” 說完后,又哭。送銀子的內監(jiān)也跟著哭,一邊哭,一邊一起祈禱他們的皇上,好好長大,多多娶媳婦兒,多多生小娃娃…… 小娃娃·皇上:“??”摸摸耳朵,一熱一熱的,誤以為天氣太熱的原因。 拉著徐景珩跑太液池游玩一圈,穿好小肚兜和小褲褲虎頭鞋,梳好頭發(fā),聽等候的司禮監(jiān)張佐匯報說,這幾年宮里不需要很多人,很是節(jié)省一筆銀子出來,問他怎么花,當即豪氣地表示:“造大船,去葡萄牙?!?/br> 嚇得張佐眼睛翻白,身體一晃就是一個屁股墩兒。 張佐臉色慘白慘白的,魂兒都嚇飛了。小娃娃皇上張大嘴巴看著他,關心地問:“張佐中暑?張佐不去,派其他人去。朕賜名‘鄭佐’。” 賜名鄭佐?皇天后土在上,張佐要哭出來有沒有。 張佐真沒有做鄭和的夢想,可他們皇上有啊。 瞧瞧我們皇上一副稱霸世界的天經地義模樣,張佐不敢多說,生怕引得皇上更上心。晚上找來貼身伺候皇上的幾個小太監(jiān),一詢問,好嘛,怪不得皇上要去葡萄牙。 皇上最近因為南海使節(jié)來北京的事兒,對南海多有關注。又收到昔班尼汗送來的朝貢禮物,又是一盒子大鉆石——紅色的,藍色的,黃色的……拿著大鉆石在太陽底下瞇眼一看,七彩的,和大明的玉石不一樣。 皇上又做了一雙閃亮亮的鞋子,好看,更加好奇那邊的寶貝,是不是和大明都不一樣。 幾位老師伴讀給他講述一些印度風俗,又聽一耳朵鄭和下西洋的航海故事,心動。又聽工部尚書說,佛郎機大炮是從葡萄牙人手里繳獲的,得知葡萄牙人壞,兩次來打他的大明,他就要打回去。 “打啊?!毙⊥尥迵]舞手里的小木劍,學著草上飛伯伯的動作,一跳而起,三丈高,穩(wěn)穩(wěn)地落到木蘭樹的樹枝上,又喊一嗓子:“打??!沖啊!” 眼睛瞪大,看向“葡萄牙”的方向殺氣騰騰,就要派兵去打。滿宮的人低頭抖著肩膀笑,草上飛伯伯也笑,皇上你還穿著開襠褲小肚兜啊,先長大啊。唯有張佐知道皇上上心了,捂著胸口,眼看就要暈過去。 這頭,皇上因為南海和葡萄牙的事兒,打定主意要造大船,要找到他的“鄭和”;那頭,大明人因為各個手藝人的關門,議論紛紛,章懷秀瞧著他大哥這遺憾萬分的模樣,嚇得暈死過去。 章懷秀和他大哥章懷舉,兄弟兩個因為身體原因,第一批被送回來京城,跟隨其他五十多個江南書生一起,在太醫(yī)院休養(yǎng)身體,一顆心就火熱火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