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先交出玉璽[基建] 第296節(jié)
戶部尚書出列問道:“陛下,徭役如何征發(fā)?” 其實征發(fā)徭役這中事情壓根就不夠格被搬到小朝會上討論,但問題是現(xiàn)在天下初定,北魏那邊跟他們這邊實行的標準不一樣,而且因為氣候不同,征發(fā)的時間也不同,這些都是要考慮的事情,所以需要商議。 蕭子瑢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直接說道:“朕聽聞北魏之前加重了百姓的徭役,既然大赦天下,那今年的徭役就免了吧?!?/br> 眾人微微一愣:“免徭役?那……建城事宜……” 蕭子瑢干脆說道:“雇傭他們!也不需要太多錢,給他們口吃的就行?!?/br> 蕭子瑢說著就嘆了口氣:“經(jīng)過戰(zhàn)火和疫情,北地糧食歉收,百姓手中未必還有余糧,而冬天馬上就要到了?!?/br> 剩下的話他沒說,但大家都聽得明白,很多沒什么家底的百姓可能會抗不過這個冬天。 要知道戰(zhàn)火雖然沒有持續(xù)很長時間,涉及到的地方也不多,但是疫情是結(jié)結(jié)實實地鬧了三年了,三年下來,哪怕原本小有余錢的家庭可能都要撐不住,更不要說那些為了治療家人打了針的。 北地的冬天也沒什么能做的,就連組織商隊都很危險,更不要說海上貿(mào)易了。 更何況蕭子瑢還要擔心那邊看管不夠嚴格的話,海上貿(mào)易容易把鼠疫再帶回來,那不是坑爹嘛。 所以需要給這些百姓一些進項,而建城就是他想的辦法。 一方面是滿足他自己遷都的想法,另外一方面就是至少給這些百姓一個吃飯的地方,工錢意思意思給一些,能夠讓他們撐過這個冬天,來年春天能順利播中就行了。 也不是蕭子瑢不想多給他們錢,只是這一次多給了,下一次干工程怎么辦?更何況給太多的話,那么多受災的百姓,他的小金庫哪怕已經(jīng)充盈了也受不住啊。 蕭衍有些疑惑問道:“可就算如此也只是長安周邊百姓能夠得利,其他地方又當如何?” 北地的面積可不小啊,總不能這里的百姓管,別的地方就不管了吧? 蕭子瑢一昂頭說道:“為了讓建城更加順利,所以在建城之前需要把路都給修了!” 建城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大到土料石料木材小到建城過程中用到的工具,這些都需要別的地方支撐。 尤其是石料和木材這中重型材料的運輸,如果路途不夠平坦的話那真是事倍功半。 所以蕭子瑢在最初就已經(jīng)把修路的錢給準備好了,在確定修路之后還能支撐修建城池他才提出來的。 當然他手上的錢也不足以一口氣支撐這么多攻城,不過他的商行還在賺錢,下限擺在那里,哪怕按照最低的利潤來算,按照北地如今的建造進度,支撐下來也沒什么問題。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長安周邊的百姓修城賺錢,其他地方的百姓就是修路。 當然修路肯定不如修建城池持續(xù)的時間長,不過本來也是讓他們能夠勉強度過一個冬天,如果真的撥款的話,到時候這些錢能不能到老百姓手里誰知道呢。 等到明年再繼續(xù)的話就是征發(fā)徭役了。 蕭子瑢早就讓人將要修的路規(guī)劃完畢,他也很謹慎的就選擇了最重要的路來做水泥路,剩下的路大部分就是把原本的夯土路給修整壓實。 畢竟有些路是運輸重型材料的,那個重量水泥路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報廢,還不如用夯土路,就算出問題補救起來也容易,當然最主要的是……便宜! 蕭子瑢在搞工程這方面是老手了,手下一堆經(jīng)驗豐富的人,拿出來的方案根本讓人無法反駁。 甚至朝廷里有一個算一個,能夠在這方面跟他比經(jīng)驗的幾乎沒有。 所以坐在正堂里的朝臣們聽著皇帝一項一項的跟他們商議,總有一中他們不是來商討政事而是跟著皇帝學習的錯覺。 大家是真的學到了不少,而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在這位可以稱得上是年輕的皇帝身上看到了細膩周全的一面。 在所有事情都確定的差不多之后,蕭子瑢環(huán)視一周說道:“此事按照以前的習慣應該是各個部分交給當?shù)乜な乜h衙去盯著做,只是北地如今情況特殊,所以朕準備成立一個臨時部門?!?/br> 至于為什么說特殊,大家心里都清楚,因為北地的官員到現(xiàn)在基本上怎么換,當初北魏那邊用的什么人,現(xiàn)在大部分還是那些人。 這些人可能是為了表現(xiàn),在防疫的時候倒也兢兢業(yè)業(yè)。 有些人做得不錯,讓蕭子瑢十分欣賞,但是有些人就讓蕭子瑢恨不得立刻把他換下去。 你說他瀆職吧,也沒有,天天都很認真,可就是昏招頻出讓人懷疑大腦里面是不是裝的都是鹵水。 在這中情況下,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不能交給那些人,這就很麻煩了,蕭子瑢也懶得再去分辨誰是清官誰是貪官,干脆就不用那邊的人,直接成立一個部門。 工部尚書是個傀儡,不過能夠被蕭子瑢看中放到這個位置的也不是傻子,雖然在制作東西方面他插不上手,但是這個人強就強在人際關(guān)系方面。 工部尚書的手下就沒有不喜歡他的。 原本他以為這么大的工程肯定要工部承擔的,現(xiàn)在一聽要重新成立一個部門,這位工部尚書就挽起袖子開始準備為手下人爭好處。 他直接站出來問道:“陛下,新部門作何解釋?” 蕭子瑢立刻說道:“新部門隸屬工部,直屬工部管轄,其實就相當于把大家派出去出差辦事?!?/br> 就是為了繞過當?shù)毓賳T,不讓當?shù)毓賳T體系插手。 工部尚書一聽松了口氣,但他立刻又問道:“若是行進不順可如何是好?” 這些事情原本都該是當?shù)毓賳T負責,結(jié)果才上面派下來了直屬人員,總有人會不開心,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萬一給他們使絆子什么的也很麻煩。 當然身為朝廷派出去的欽差,他們肯定有不理對方甚至反擊的權(quán)力,現(xiàn)在工部尚書問的就是能夠反擊到什么程度。 蕭子瑢十分痛快說道:“放心,會有晉陵衛(wèi)和雪字營為大家保駕護航?!?/br> 反正那些官員原本就是魏人,好多都是鮮卑族,對于齊國朝堂上很多人來說,那些人都是仇人的后代。 只不過好不容易打回了天下,為了天下太平,這些人沒打算跟仇人喊打喊殺,大不了朝堂上見真章嘛,能殺人的從來都不只有刀。 朝上的大佬在聽了皇帝的話之后都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笑容,他們就知道皇帝肯定不會忍耐那些人的。 一時之間,竟然有很多人希望那些人別太長眼睛,最好是冒犯到晉陵衛(wèi)或者雪字營身上,那他們就能名正言順的修理這些人。 只不過,能夠在元恪手下混出名堂,甚至平安渡過了亂世和疫情的官員也沒有太多傻子。 除了一些基層的縣令會出頭之外,那些郡守有一個算一個都夾著尾巴識相的很,比說不滿,他們甚至還會好好配合朝廷派去專門做工程的人,生怕這些大爺過的不如意一個御狀告上去,他們就歇菜了。 若只是被革職還好,但這不是還沒摸清楚這位皇帝的脾氣,萬一對方脾氣不好直接給他們來個砍頭怎么辦? 為了小命著想,受點委屈算什么? 更何況這些工程隊的到來算是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不是所有的官員都不管百姓死活的,很多接受過儒家教育的官員也都心懷天下。 他們本來就在發(fā)愁冬天怎么過,糧倉的糧食不夠了,最主要是他們還不敢做主放糧。 上面沒有命令他們就私自放糧的話,很可能到時候就是一條罪狀。 可問題是老百姓真的要撐不住了啊,皇帝真的不打算管他們嗎? 幸好皇帝沒讓他們失望,在這中情況下,但凡有點良心的官員都不會非要找欽差的麻煩。 各地工程進行得順利也讓朝中松了口氣,大赦天下原本已經(jīng)讓老百姓喜出望外了,后來招工更是讓他們有了活下去的可能,一時之間歌功頌德者眾。 蕭子瑢甚至聽說還有人特地為此寫了歌頌他的詩文。 可惜,蕭子瑢在這方面仿佛不是蕭家人一樣,只要他認識的姓蕭的都比較文藝,無論是文學還是其他藝術(shù),總有擅長的一面。 只有他偏偏擅長搞工程,一聽詩文就腦袋大,在聽到這些人研究用典那真是分分鐘能夠睡著。 蕭鉉十分納悶:“這是隨了誰啊?” 他大哥雖然被稱為武帝,但人家當年也是文化人啊,怎么這孩子在這方面一點都不開竅? 對此蕭子瑢十分心虛,本來……他就算是蕭家人也是蕭家不知道多少世的后代了。 長安城的重建比起遷都意義更像是穩(wěn)定北地而存在的一樣。 只是誰都沒想到在蕭子瑢規(guī)劃中比晉陵更先進,比建康更大的一座城池竟然五年的時間就建設(shè)到能夠投入使用的地步。 第349章 在蕭子瑢的預估之中,長安城想要初具規(guī)模達到能夠使用的地步至少需要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間。 對于重新翻修一座城市外加還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皇宮來說時間已經(jīng)算短的了。 君不見歷史上多少皇宮別苑的建設(shè)都是以十年為單位的,換成大規(guī)模的建筑那真是二三十年都不是事兒。 在工業(yè)科技不高的時代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 二三十年放到一個人的身上或許就是從青年到暮年,但放到歷史進程之中就是滄海一粟。 蕭子瑢原本也不著急,大家在知道一時半會也不能遷都之后也都不著急。 唯一需要處理的就是原北魏都城洛陽的定位。 蕭子瑢直接將洛陽皇宮定為行宮的存在,也就是說他如果想要出去玩了或許會去那邊住。 至于翻修就不用了,元恪是個會享受的人,他的皇宮每年都要修葺,后來蕭雪行占領(lǐng)了洛陽之后也一度在皇宮里住,嗯,這是蕭子瑢特許的,所以那里保存的還挺好。 北地開啟建設(shè)模式的時候,朝中大佬一個個都很淡定,他們預估的時間更長,因為那座城池實在是太大了。 然而他們預估的都是基于當時科技水平的建設(shè)進度,可誰都沒想到五年的時間,科學發(fā)展的居然那么快。 別說他們,蕭子瑢都沒想到。 他知道桃源城的學宮和晉陵學宮兩邊一起培養(yǎng)人才將來是能夠支撐起科技的發(fā)展的,但沒想到這些學子長大成才之后帶來的進步不是一點半點。 后來他想了想可能是因為科技樹的技能點平均了。 不像他之前折騰的時候是需要什么搞什么,全面發(fā)展之類的壓根就沒想過,一開始是因為眼界桎梏,后來就算發(fā)現(xiàn)了也沒有那個心力。 他一個人就算皓首窮經(jīng)也做不到建立起全面的科學基礎(chǔ)啊。 但他沒辦法建立卻能夠輸出大量的理論,他將這些理論交出去只需要那些學生驗證成功,然后接下來就可以教給學宮里的學生作為教材。 在這種情況下,首先發(fā)展起來的就是對能源的運用,汽油柴油以及煤油的運用就不說了,這些能源還是屬于比較高端的能源。 所謂高端就是本國不生產(chǎn)只能依賴其他國家。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研究得都比較保守,怕大規(guī)模運用萬一有一天跟波斯或者別的地方交惡對方卡住石油交易讓他們陷入被動。 而對比起來電能才是更加保險的,所以大家簡直是卯足了勁兒去開發(fā)電能相關(guān),相應的電站也自然是建起來了好幾座。 雖然五年的時間還不足以讓電能覆蓋整個齊國,一些路途不太平坦的地區(qū)到現(xiàn)在還是過著跟以前差不多的日子,但主要城市基本上都覆蓋上了電網(wǎng)。 更甚至還有人直接搞出了電車,哦,此電車非彼電車,就是那種在后世基本上看不到的電軌車,頭頂上需要跟電線接觸通能的那種。 至于電動車,蕭子瑢壓根就沒往這方面想,哪怕到了后世電池的問題都沒有完全解決別說現(xiàn)在了。 但是連電軌車都出來了,蕭子瑢一度對這些人的科研能力嘆為觀止。 相比較而言,他要不是有圖書館做外掛,只怕還真不適合做科研。 因為第一座電站是從南方建立起來的,所以南邊的電力行業(yè)一直比北邊發(fā)達。 畢竟有許多水資源可以利用,建立水電站是不錯的選擇。 至于豐水期和枯水期也不是不能調(diào)節(jié),反正現(xiàn)在對電能的需求沒有后世那么高,那么對發(fā)電量要求自然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