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婦的七零奮斗錄 第7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抱抱我、和宿敵互穿后,我該怎么辦?、你到底學(xué)不學(xué)、和反派在虐文里秀恩愛[重生]、神算重生:少夫人只想當咸魚、魔尊殺我前失憶啦、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摯愛、隔壁那位我家的、病秧子美人瘋不動了[娛樂圈]
隨著新聞的跟進,夫妻倆從收音機里聽到了航天基地、波音飛機生產(chǎn)線的消息。老實說,這些新聞內(nèi)容他們都聽不懂,但從播音員的語氣里聽得出驚嘆。 對面的科技列車跑得太快了,快得我們看不見它們的背影。 領(lǐng)導(dǎo)在米國的行程是八天,但在米國結(jié)束后沒有直接回國,而是去了扶桑,在那里他坐上了新干線。 新干線?那是什么東西,夫妻倆對他的理解是城里的電線桿,是像運輸電流那樣快的車子嗎? 夫妻倆的意識都模模糊糊,但有一句話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我一種感覺,有人在背后推著你走”。 有人推著你走…… 林若云想起近日的所聽所聞,再回想起祖國最近百年遭受的恥辱和疼痛,揣摩著這句話的深意,或許推著我們往前走的不是某個人、某個國家,而是整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 她曾經(jīng)生活的世界,千百年來發(fā)展平緩,如細水長流。但如今這個時代完全不一樣,它就好像咆哮著前進的洪流,身處其中的人們只能奮力往前奔跑,因為一旦落后就會被巨浪拍打下去,徹底湮沒。 她忽然很想回京市,去港城,去米國、去扶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她真的有機會去嗎? *** 秀芝沒在村里呆多久,初五就回城了。 在村里呆著,日子總是不順氣。不是她她嫌棄老家破舊,而是村里這些碎嘴婆子太多了,老拿懶漢和寡婦那點破事在她面前說叨說叨。 圖啥呢?無非就是想看她心里不平去撒潑去哭鬧,看她的笑話。 放屁!她要是對懶漢還有一丁點念頭,就讓她天打雷劈好了,她當初真是豬油蒙了心才會在懶漢那顆樹上綁了了十幾年。 她是看清了,但孩子們沒有啊。 春蘭對他爹素來沒好臉色,也不稀罕他。可其他孩子心就軟一些,才幾天功夫,春菊就開始張著嘴四處喊爹了。尤其是春梅,那孩子對她爹一直存著幻想,總覺得自己乖巧一些她爹能對她好,但這些日子聽了她爹為兒子作出的改變,心里難受得緊,偏還常常跑到她爹房子邊上守著。 張秀芝看著又氣又心疼,索性帶孩子回城,遠離了這禍頭子。 走之前,她給林若云說了一聲,準備提前開張。雖說學(xué)校還沒開學(xué),但周邊的廠子都復(fù)工了,只要有人復(fù)工,周圍就是熱鬧的,有人氣就能有生意。 林若云也跟著去了。 一來是為了幫忙,二來是摸底,看看這買賣一天的營業(yè)額和成本情況。 其實生意還是不錯的。因為張秀芝跟著花大姐干的那一年,常推著車滿城轉(zhuǎn),成了周圍人眼中的熟面孔。面對熟面孔,人的心里安全感就會多一些,所以第一天來嘗鮮的人就不少。 “喲秀芝啊,你這開始賣新吃食了?給我一樣來一份?!?/br> “張姐?你這瓜子味真是稀奇呢,給我稱二兩?!?/br> “張家妹子,你單干了?這個烤紅薯看上去不錯,我嘗一點?……好吃,我買五個,你給算我便宜點唄?!?/br> …… 有這一批老顧客帶動,很容易就引來了新人,再加上新開張買東西打折,第一天的銷量很可觀,后面兩天略有回落,但到了三四五天時,許是在周邊人的宣傳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銷量慢慢上升,逐漸穩(wěn)定下來。 林若云呆了一周,每天都記錄著小攤上的人流和客單價,又跟著張秀芝一起去采買材料,成本亦是摸著門清,所以這個毛利潤她是能算出來的。 秀芝還負擔人工成本和設(shè)備成本,所以她得利潤的大頭是沒問題的。 但以后的賬務(wù)會不會有問題,那等以后再說吧。其實之前在家,大嫂二嫂都暗示過林若云,想要替她去“張林小吃”上盯著張秀芝,但林若云拒絕了。 這個生意實在小,沒得錢請幫工。等把這個生意做大了,再考慮分賬。 開學(xué)的日子臨近,過完元宵,夫妻倆就收拾好行李,坐火車北上。 知青返城的熱潮還在繼續(xù),火車上依舊很擠。 到了泉城,來接人的是林若錦。 她伸手接過一個袋子,“好重啊?這里頭都裝得啥?” 林若云笑笑,“一些土特產(chǎn)。” 這一趟,他倆帶了不少東西,尤其是rou,豬rou、雞rou鴨rou鵝rou還有咸魚,加起來有五六十斤,都是公婆強塞的。 吳氏和陳老爹都覺得,三兒子結(jié)婚三年了,他倆還沒見過親家,很是沒禮顯得特別不尊重三兒媳,可如今出行確實不容易,就裝了很多土特產(chǎn),希望親家能感受到他們的心意。 林若錦道:“早知道就叫上你姐夫一塊來了。” 林若云看了看周圍,沒看到其他人的身影,不禁問道:“姐夫和小弟怎么都不在啊?” 今天是周末,按理說沒上班啊,小弟應(yīng)該在的。 “他們啊,在上學(xué)呢?!碧崞疬@個,林若錦臉上的笑意明朗許多。 “上學(xué)?上哪門子的學(xué)?。俊绷秩粼沏裸碌?。 “他們幾個在讀夜大?!?/br> 上了車,林若錦才細細說來。 “這事啊,其實跟小弟還有點關(guān)系。 去年他值夜班嘛,因為看不懂機器故障提示,就瞎cao作一通,結(jié)果弄得機器壞了、人也受傷了,還停了生產(chǎn)線。 他是新人,有保護期,又受傷了,不好追究,于是帶小弟的老師傅和組長就挨了批評。那倆人不服氣,就跟工會反應(yīng)。工會派人來查,結(jié)果一查就發(fā)現(xiàn)類似的事不少呢。 這事呢,仔細追究,就發(fā)現(xiàn)各方面都有責任。小弟沒認真學(xué),cao作失誤,工廠設(shè)備老舊沒及時維修更換,車間管理松弛,眾人的責任意識也不強,有了問題互相推諉。 廠里就打算搞個補習(xí)班,給大伙上上課,系統(tǒng)的講講生產(chǎn)這方面的東西,但這個不好搞啊,年輕人一心埋頭復(fù)習(xí)想考大學(xué),年紀大的篤信自己的經(jīng)驗,不肯學(xué)。 上面的人沒法了,就把問題往上頭遞。上頭就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不是個別廠子才有,是慣例。再加上如今號召學(xué)習(xí)扶桑那邊的企業(yè)先進經(jīng)驗,組織研究了大半年,決定提升大伙的文化水平,就在省里弄了這個夜大?!?/br> “這個夜大一般都是晚上和周末上課,不耽誤平時上班。等全部科目都考過了,就有畢業(yè)證,出門也能說是大學(xué)生了。 你二姐夫先前考了兩回正經(jīng)大學(xué)都沒考上,你二姐氣得很,如今聽到小鄭在上夜大,勉強算是大學(xué)生了,瞧他又順眼不少?!?/br> 姐妹倆露出一個彼此才懂的笑容,老二啊,是個要強的。 在林家只住了一天,人多不方便,夫妻倆就起程回京。 京市里,徐老和孫老的小日子過得還挺美,一把年紀了也不怕摔,天天吃過飯都要去冰上溜兩圈,說是強身健骨。 耍夠了就去找好吃的,像什么東來順、全聚德,都重新開業(yè)了。 自從改開的春風吹起來后,京市那些老字號店鋪就像雨后的春筍,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這可讓許多老京人歡喜得很。 夫妻倆也借兩位老人的光,蹭到不少好吃的。 二月底,學(xué)校開學(xué)了,學(xué)生們回到校園,散漫的心改就該收一收了。 但今年注定是熱鬧的一年,外面的動靜可真多,叫人難以沉下心,總是忍不住翹首觀看。 先是三月里,扶桑的音樂家小澤先生帶著米國交響樂團來華演出。這是十年后的第一次,稀罕得緊,于是當天的首都體育館里,人潮涌動、掌聲不斷,氣氛十分熱烈。 也是從那天開始,學(xué)校里悄悄興起一股音樂熱,小禮堂里總有琴聲傳出來,從《草原英雄小姐妹》《白毛女》,再到《命運交響曲》《星條旗永不落》,曲風越來越活潑大膽。 孫老有空時也會彈一些曲子,不過她最近都沒空,忙著翻譯別人的廣告稿。 就在音樂會舉行的這幾天,滬市電視臺播放了第一個外國廣告,瑞國的名牌手表,雖然廣告是全英文的,但并不影響宣傳效果,據(jù)報道當天滬市本地商場這款手表的銷售額翻了數(shù)倍,人流量暴增七百多。 市場反應(yīng)這么好,京市電視臺也迅速成立了廣告部,但他們想讓效果更好點,就找上孫老幫忙翻譯文案,用華語介紹產(chǎn)品,讓大家更快更容易了解那些外國貨。 掙錢的事情,大家都很積極,工作效率奇高,很快大家就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了眼花繚亂的新廣告。 廣告帶來的新奇還沒褪去,意國人皮卡就帶著他的“時尚”來到了京市。 金發(fā)碧眼,帥氣的笑容,高大的身軀,都給人留下了印象,但真正引人注意的是他的穿衣風格,他那一身颯爽的造型在軍綠的海洋里顯得十分出眾,頗有幾分鶴立雞群的感覺。 他在京市舉辦了國內(nèi)的第一場時裝秀,給當下的人們展示了各種新奇、鮮艷的服裝,有人批判,有人驚嘆,也有人在悄悄地模仿。 今年的春天格外熱鬧。 在五月的時候,八個試點國企改革的新聞再度成為各大報紙的頭條,報道接連不斷,而試點先鋒首鋼大廠更是捷報頻頻,徹底掀起了全國國企改革的浪潮。 這時候,一位詩人發(fā)表了新作,他激動的喊道:“我的時代在背后,突然敲響大鼓。”[1] 有這樣想法的人何止是他,懷著這樣的心情,各行各業(yè)的人都對自己手里的工作投入了巨大的熱情,如饑似渴地學(xué)習(xí),揮汗如雨的加班。 七月里,扶桑著名企業(yè)家松下先生訪華,此后盛田先生訪華,他們的到來,讓扶桑貨在國內(nèi)漸漸興起,也吸引了一些扶桑企業(yè)來華投資。就比如滬市引進了黑白和彩色電視機的生產(chǎn)線,津市引入了計算機,三洋電機也在京市設(shè)立了辦事處。 京滬兩市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他們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 國內(nèi)的變化不僅國人在關(guān)注著,國外也在關(guān)注。 這時候,林若云從《經(jīng)濟學(xué)人》上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華的崛起會給世界市場帶來致命沖擊嗎?”,撰稿人認為華國不缺土地、勞動力和資源,開放了環(huán)境,華國人在學(xué)習(xí)完先進經(jīng)驗后,掌握了如何生產(chǎn)商品、應(yīng)該生產(chǎn)哪類商品,再通過合適的渠道出口時,華國制造必如洪水猛獸般席卷全世界。 但這時候沒人相信他的話,畢竟如今國內(nèi)還是“洋貨”最流行,誰又敢去奢想有一天外國人會追捧華國貨呢。 作者有話說: [1]出自北島《崗位》 第77章 今年夏天, 林若云和陳愛學(xué)手里頭都沒啥事,就沒有留在京市過暑假的想法, 考完試便直接回老家了。 雖說他倆掙不到工分, 但是可以著幫家里干干自留地的活兒,幫忙喂養(yǎng)牲畜、挑水洗衣做飯,也能給家里人減輕不少負擔。 這飼養(yǎng)牲畜的活真不輕松, 就吳氏這一戶,便養(yǎng)了八只雞、八只鴨、八只鵝,還養(yǎng)了四頭豬!因為從今年開始, 農(nóng)民自家養(yǎng)的豬可以拉到屠宰場去賣了換錢, 所以大伙養(yǎng)豬的積極性提高不少。 不止吳氏, 大嫂二嫂也各養(yǎng)了兩頭豬,還各有十幾只雞鴨鵝, 早晚喂食的時候,烏泱泱一大群, 整個院子里聒噪得很。 牲畜多, 效益好,但是活也重啊, 這豬草一割就是三四筐,田邊的桑葉沾了農(nóng)藥不能要,就得要人去地里、山坡上一點一點的找。除了這, 那豬圈、雞圈鴨圈也得天天清理,不然多臭啊。 林若云干了三天,累得不行。等玉米收完,家里人騰出手來了, 她就把這活兒還回去了, 她要進城去看小吃攤的情況。 到城里的時候九點多, 張秀芝才出完早攤回來,正準備吃早飯。 “若云妹子?你來了啊,快進來坐。吃過早飯沒?” 她欲起身去添碗筷。 林若云忙擺手,“不用了,我吃過早飯的。都這么晚了,你在還沒吃?” 張秀芝擺擺手,吞了兩口稀飯,咽下去后才說話,“出攤前吃了一點墊肚子,忙活兩三個小時,就又餓了?!?/br> “就你一個人?那忙得過來不?” “不是,有春梅幫忙呢。還行,主要是放假了孩子們也閑著,能過來搭把手?!?/br> 張秀芝進里屋把賬本拿出來,“妹子你看看這賬,有啥問題沒?沒有的話,咱倆就把上半年掙的錢分一下。” “行,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