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1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zhàn)]、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陛下,老臣聽聞佛山雖冶鐵發(fā)達,但卻不出產鐵礦,期間鐵礦大多由羅定、東安等地所產,只整頓佛山恐有所失,不若讓工部組織些人手,先與地方府縣官員配合,把鐵礦經營起來。” “呂卿所言甚是?!?/br> 朱由榔心中也拿定了主意 ------------------------------------- 和閣臣的核心會議拿定章程之后,陳子壯也不拖延,當天就會見了才剛剛到肇慶一日的胡璇,告知了他天子對他的期望。 胡璇此人本來就性情剛烈,聽聞自己才剛到肇慶,天子就有大任相授,自然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朱由榔第二天就在偏殿召見胡璇,當了幾個月的皇帝,對付這種性格正直的大臣,還算有些心得。 他先是對胡璇關心了一番,然后又是嚴肅地把軍備老舊缺乏、兵械不足與清軍相抗的嚴重現狀托盤而出,表示愿將此事關朝廷危亡的千鈞重任盡數相授。 胡璇一聽天子對自己如此殷切期望和信任,直接當場泣涕出聲,連連表忠心、下誓言。 “臣唯有鞠躬盡瘁,以報陛下恩信!” 當即受封為工部右侍郎,馬不停蹄的直奔工部衙門,重新清點人員、分配工作。 陳子壯知道工部人手緊張,所以單獨從新進士子中劃出十五人交予胡璇,出任主事、郎中、員外郎之類的中堅職務。 胡璇也不含糊,抱著滿腔工作熱情,連夜整理了有關佛山鐵冶的相關信息與資料,僅僅花了兩日,又抱著材料再次覲見天子匯報工作。 “陛下,臣這兩日查閱原廣東布政司有關存檔文書,又詢問了布政司同僚,對佛山鐵冶已大體認識。 “佛山鐵冶歷史已長,雖本地不產鐵礦然水路通達,且臨海,廣東各地采煉之生鐵,多順江而下,在此冶煉,至崇禎年間,冶鐵、泥瓦、碳木等工匠已過萬戶,產鐵年不下五百萬斤?!?/br> 五百萬斤鐵其實稱不上多,也就是不到四千噸而已,對于整個大明朝數千萬戶的農具、工具以及軍械需求,簡直杯水車薪。但朱由榔更看重的卻是那過萬戶的匠人,若是這些工匠能夠全部組織起來,改革弊制,重新生產,其實產量翻番也是可能的,而且作為穿越者,朱由榔也有著許多想法可以落地。 “不過,崇禎十五年以后,隨著中原糜爛,漕運斷絕,佛山鐵冶又均為民間經營,商路受擾,破產甚多,這兩年狀況已不足昔年的一半了?!?/br> “那胡卿有何打算?” 朱由榔詢問道 胡璇知道到這才是天子任用自己的關鍵 “雖然臣尚未到佛山考察過具體狀況,談不了什么具體措施,但確實是有些想法?!?/br> “臣以為目前想要快速整頓重振佛山鐵冶,當以官營為主,以朝廷設立官營冶鐵監(jiān)司,直接收攏那些個破產的鐵冶工匠,統(tǒng)一組織生產為佳?!?/br> “與此同時,據臣了解過去佛山有通過出海販賣鐵器盈利甚多,今廣州港已設市舶司,朝廷可組織佛山剩下民營鐵冶,經廣州出海。一則可增稅捐,充官監(jiān)所費,二則也能讓民戶鐵冶有所盈利,使工匠有所賴?!?/br> 朱由榔對胡璇的方案還是很贊同的,又出言勉勵了一番 胡璇接著保證道 “臣計劃后日便出發(fā)前往佛山,考察狀況,開始整頓鐵冶事務!” “胡卿不急,待數日后與朕一同出發(fā)。” “陛下……” 胡璇有些不解 “朕此番要與卿一同前往佛山?!?/br> 第23章 巡視廣州 胡璇雖然被驚得目瞪口呆,但朱由榔卻不是臨時起意,他這幾日想了許久,之前讓張同敞負責廣州市舶司開海,現在又令胡璇組織整頓佛山鐵冶事宜,沒有親自去巡視一二到底還是不放心的。 而且,其實他對廣州市舶司和佛山鐵冶有著更大的期望,在他的設想當中,這兩個地方將成為光烈朝北伐的重要依仗。 他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交予廣州、佛山兩地實施的,不親自看看,心中畢竟沒有底。 當把這個打算給閣臣們說了之后,瞿式耜等人一開始自然是反對,很多都察院御史官員、六科給事中也是馬上“清正直言”、“絕不逢君之惡”。 但還是那句話,現在的光烈天子與之前的桂王朱由榔已經不同了。 潮惠、漳州大捷威望震于江南;廣州開海設市舶司又掌住了朝廷錢袋子,別看張同敞也是文官,可人家又不會和皇帝鬧別扭,再說你以為趙紀在那是當擺設嗎?借著軍制改革,在軍中權威也無可置疑。 現在的天子已經不需要和文官們太過虛與委蛇了。 最終,力排眾議之下,百官們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 朱由榔也沒有大張旗鼓,只點了四百親衛(wèi)騎兵、五百親衛(wèi)甲士宿衛(wèi)左右,然后便輕裝簡從的向東面出發(fā)了。 按照他的計劃,打算先從肇慶到廣州,看一看市舶司建設的現狀,再折返回程時到佛山看看。 此時的佛山其實只是一個鎮(zhèn)而已,廣州府南??h下轄的一個鎮(zhèn)而已,還遠遠不足與后世那個地級市的規(guī)模相提并論。 說起來路程也不遠,離肇慶也就不到兩百里的樣子,若是騎馬,不到兩日便可抵達。但一千多人浩浩蕩蕩的話也就四日行程,也正因為路程不遠,雖然文官們都反對自己出行,但最終還是屈服了,否則要是學叫門天子朱祁鎮(zhèn)那樣跑到幾千里外的敵占區(qū)去浪,怕是文官們能一頭磕死在大殿柱子上。 這也是讓朱由榔感到慶幸,本來一開始重生的時候,結合所知道的歷史,他對自己這個小朝廷的未來相當悲觀,乃至于絕望。但當在惠州“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后,解決了迫在眉睫的威脅,他才發(fā)現:其實廣東這個根據地真的很不錯??! 論糧食,廣州處于北回歸線上,莊稼一年三熟,以及發(fā)達的漁業(yè)。雖比不上湖廣、江南的大糧倉,但自給還是可以的吧? 論財政,更不必說,靠著當今世界上最繁榮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海貿路線,只要經營得法,一年幾百萬兩都是有可能的。 論資源,廣東有大量易于開采的露天富鐵礦,而且還有佛山鎮(zhèn)這個此時全國首屈一指的鋼鐵工業(yè)基地。再加上,自己不能生產的東西,背靠大海,我還能買啊!日本的硫磺、葡萄牙的火器、東南亞的糧食、煤炭,大海茫茫無際,只要把鄭氏一系拉攏好,不做什么殺雞取卵的行當,這大海就是光烈朝廷取之不盡的聚寶盆! 朱由榔越想越覺得,這北伐滿清,也不是毫無勝算嘛?而且他還知道,歷史上再過一年,滿清北方也會出大亂子,到時候應接不暇之下,不說一舉統(tǒng)一全國,割據一方,飲馬長江還是有可能的吧? 也不知道歷史上的南明朝廷是怎么能玩脫的…… 隨著朱由榔一路上的“宏偉規(guī)劃”,也許是騎兵多,而且又都是些強健的軍士,僅僅三日多時間,一行人便抵達廣州府。 廣東巡撫陳邦彥帶著一眾官員出來迎接圣駕,其實按照規(guī)矩,一般情況下兩廣總督、巡撫的駐地是在肇慶或者梧州。但如今肇慶是光烈小朝廷的臨時首都,而且朱由榔和內閣也覺得廣東中部和東部還是要有大員看著。其他不說,光這番禺縣的海港碼頭還有南??h的佛山鎮(zhèn),那都是朝廷的命脈啊! 所以也就讓巡撫陳邦彥轉到廣州辦公。 朱由榔下了馬,身后的隨從們在他的允許下也都下馬恭敬站立在一旁。此次他并未帶什么文臣,唯有帶上了年輕的中書舍人王夫之和剛剛上任的工部右侍郎胡璇。 而在迎接隊伍中,跪在陳邦彥身旁的卻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胖大叔。 朱由榔打量了下他身上的四爪蟒龍袍,就明白他是誰了。 這邊是后世歷史上鬧著要和朱由榔的永歷朝廷分庭抗禮的“紹武皇帝”朱聿鐭,可惜在這一世,朱由榔一開始便讓人帶兵進了廣州,還利用了他,給李成棟、佟養(yǎng)甲演了出戲。 如今之前慫恿朱聿鐭的蘇觀生等人都被處理了,要么打發(fā)到地方,要么革職回家,到是也沒殺人。但他的“皇帝夢”肯定是結了。 見到朱由榔看向自己,朱聿鐭自然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自我反省,然后又痛罵蘇觀生等人的“挾持”,要“凌遲處死”這些“亂黨”,再向偉大圣明的光烈天子表達自己拳拳忠心。 開玩笑,現在是什么情況?當初他朱聿鐭趁桂王一眾君臣在廣東立足未穩(wěn)時,還能有幾分分庭抗禮的力氣和可能。如今呢?李、佟兩萬多大軍都灰飛煙滅了,全廣東的武裝力量都改叫“光復軍”了,他有幾個腦袋夠砍?。?/br>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朱由榔倒也不打算追究,這種事情在明末也不是一兩次了,再說也沒造成既定事實,只要別來礙自己眼,也就隨他去了。 他還專門安撫了一下朱聿鐭,表示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不再追究了,當然,也不可能會有下次。 在朱聿鐭千恩萬謝之下,朱由榔隨著陳邦彥的引領下進入廣州城,在路上和府衙里,陳邦彥又向朱由榔匯報了自己的工作,介紹廣東尤其是廣州府目前現狀。 通過陳邦彥的匯報,朱由榔對廣州府目前的狀況還是滿意的,之前陳子壯主持各府縣推薦任用的官員中,第一批就分配給了肇慶、廣州二府,所以現在廣州府各縣的行政架構基本已經完善。 這讓朱由榔沒了后顧之憂,畢竟他計劃中的未來重要財稅來源和軍事工業(yè)基地都在廣州府下轄之內,想要這兩樣運轉健康,廣州府就得有一個完善的行政體系配合。 在廣州休息了一天后,又召見了廣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廣州知府,還有駐扎在廣州的光復中軍前師總兵余龍等重要官員,一番傾聽勉勵自不必提。 第二日,朱由榔方才動身前往張同敞此時所在的番禺縣。 在見完張同敞等人之后,朱由榔還在張同敞和知縣程翼的帶領下,好好見識了這個年代,世界一流貿易港口的繁華景象,很是長吁短嘆了一番。 緊接著,朱由榔便讓張同敞召集番禺港的十五位大海商覲見。 這些海商縱是再家資巨萬、富可敵國,但在這個年代,政治地位不過只是士農工商末尾的草民而已,頂多頭上有個捐來的監(jiān)生啥的不入流名銜,又怎會見過如此天家架勢? 一個二個又是驚惶、又是欣喜,在天子駕前磕頭如搗蒜,尤其是受到天子金口玉言對他們“抗清捐”和配合市舶司開海一事贊許,更是覺得骨頭都輕了二兩,無不拍著胸脯表忠心。 朱由榔當然不只是來聽人表忠心的,它有著更加宏偉的方略,當著海商們的面,朱由榔將之前與張同敞商議了許久的幾個決定拋了出來。 首先,朱由榔決定撤銷番禺縣的編制,而是將整個番禺縣都劃歸市舶司管轄。他其實就是想在這設立一個如后世深圳一樣的“經濟特區(qū)”,在這個范圍內,不同于此時朝廷其它府縣那樣以農業(yè)為主,而是一個以海貿、工商業(yè)為主的“特別直轄地”。 當然,張同敞雖然一直負責市舶司工作,但畢竟是正三品侍郎,不可能來出任這個“經濟特區(qū)”的主官,于是朱由榔將受到張同敞贊許推薦的程翼任命為新的市舶司提舉,升正六品銜。 之后,他又提出以市舶司牽頭,建立一個“廣州海貿商會”,其中成員便由十五名主要的大海商組成,可以作為朝廷認可的商業(yè)組織與市舶司對話,協商諸如進出口稅率、進出口管制、港口管理等等日常事務。 所謂商聚則財來,就這鼓勵海貿的政策條件,在整個東亞地區(qū)都沒有!朱由榔就是要用這顆梧桐樹,筑一個全東亞最大的鳳凰巢,把廣州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海貿港口。 到時候千八百萬兩銀子的軍費算什么?總之一句話:要土地給土地,要政策批政策,光烈朝廷對支持廣東海貿發(fā)展絕不留余地! 第24章 資本主義萌芽 在番禺港足足又待了三日,朱由榔這才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轉頭向南??h佛山鎮(zhèn)駛去。 好在之前到廣州城時,同行的新任工部右侍郎胡璇就先行一步去佛山了。等朱由榔到佛山,胡璇已經在這待五天了。 要說胡璇也的確是名干練之臣,僅僅五天時間,上下走訪、詢問,便已經結合查閱資料,對佛山目前的現狀有了初步判斷。 只等朱由榔一到,一份工作報告就擺在案頭,胡璇一旁解說之下,朱由榔也對佛山鐵冶有了具體認識。 佛山雖說只是南??h下的一個鎮(zhèn),但規(guī)模卻不小,甚至和此時作為廣州府府治所在的南??h城相比,差距也不大。 根據胡璇跟當地一些官吏、富戶初步了解,佛山鎮(zhèn)至少生活著六萬人口,而這六萬人中有一萬多是各類工匠,而其他人也大多是工匠家屬以及給這些人提供服務的商販一類。 而在這一萬多工匠當中,又以煉鐵、鍛鐵、泥瓦等與冶鐵業(yè)直接相關的為主。 經胡璇大致估計,與冶鐵業(yè)直接相關的工匠大致在七千人左右。這樣的規(guī)模別說是在廣東,乃至在整個中國、整個東亞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在天啟、崇禎年間,佛山每年的冶鐵量不低于五百萬斤,并且還向海內外出口數以百萬計的鐵質器具,還承包了不少北方備虜、剿寇所用軍械,全盛時期幾乎占了江南冶鐵的小半壁江山。 當然,既然說是要重整佛山冶鐵業(yè),那就是因為現在的佛山鐵冶情況已經大不相同了。 按照明朝定制﹐宮廷和官府所需用物品﹐都通過歲辦或采辦形式﹐取之于各行業(yè)的商民,商民上供物品“答應上務”或“答應公務”。 而作為明朝最大的民營冶鐵集散地,佛山爐戶“答應”的鐵器包括﹕鐵鍋﹑鐵灶﹑各種軍器﹑鐵釘﹑鐵線﹑煎盆鑊等。 崇禎五年﹐明朝政府在廣東“裝造五大戰(zhàn)船”﹐需用大量鐵釘。佛山鐵釘行蠹(即幫辦的爐戶)帶差沿村詐索。不該“答應”的爐戶也在聚斂之列﹐強行“取辦”﹐致炒鑄各行雞犬不寧。 官府的強行攤派﹐嚴重阻礙了佛山民間鐵冶業(yè)的發(fā)展﹐引起爐戶的反抗。天啟二年(1622)發(fā)生炒鑄七行工匠的罷工反抗﹐崇禎六年又發(fā)生耳鍋匠﹑鋸柴及諸爐戶的反抗事件。 自崇禎十四年起,隨著中原動亂、漕運堵塞,國內市場的需求量就大幅度下滑,而佛山是一個以民營冶鐵業(yè)為主的工業(yè)城鎮(zhèn),沒有市場自然就沒有利潤,沒有利潤就不會有資本積累,大量的民營作坊無法維持,紛紛破產。 這一番講述聽得朱由榔瞠目結舌,他記得高中的時候,歷史老師和教科書上都講過,在明朝中后期,中國部分地區(qū)已經產生了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 此次巡視廣州,從番禺港到佛山鎮(zhèn),他可謂是大開眼界,有通過長途國際貿易賺取巨額利潤的海運大亨;有通過造船、統(tǒng)購、倉儲、販運為海運配套而家資巨萬的商業(yè)富豪;有雇傭上百工人冶鐵、鍛鐵生產商品出口國外的實業(yè)大佬;有通過為這些大量冶鐵、制鐵企業(yè)提供原材料、生活消耗品的第三產業(yè)龍頭…… 在番禺港里,一座座寬大的碼頭人聲鼎沸,載貨量數萬斤的遠洋船只你來我往,無數纖夫、船工、水手、搬運工還有依附于他們的商販、小店,這些本該北朝黃土面朝天的農民們放下了鋤頭、成群走進繁華的貿易港口,不再像他們的祖輩一樣依靠土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