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鉾車
確認好三條河原町公車站的位置以后,由鴨川附近的街區(qū)走到四條河原町時,偶然走入張燈結(jié)綵的室町通。事后我才查明,這條街上,除了幾個住家外,多數(shù)的住家都從事代代相傳的布類買賣。祇園祭期間,從事布類買賣的住家,都會將地毯、屏風、和服等傳家至寶,展示于櫥窗內(nèi),供人鑑賞。 那夜正值祇園祭山鉾巡行的前一夜。室町通里,許多老房子都陳設(shè)著以京都為主題的屏風,將古都自然與人文之間共生共榮的關(guān)係,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屏風中,有的是幾隻曲線柔美的丹頂鶴佇立于熠耀輝煌的河灘,河灘為蓊蓊鬱鬱的松樹林環(huán)抱,繪師將鋒利的松針磨去,使它與金箔似的浮云融為一體;有的是以光芒萬丈的金色畫布為背景,以水墨勾勒合掌屋與松樹林和睦相處的光景;也有的是將京都四時的風景由左至右延展開來,隨著腳步的挪移,觀者得以將抽出嫩綠新芽的杉樹,以及積雪皚皚的松樹,盡數(shù)納入眼簾。 雖說一提到日本,就會令人聯(lián)想到稍縱即逝的櫻花。但日本人對松樹的熱愛,仍是舉目可見的事實。 有些櫥窗也還原了平安王朝那雍容華貴的情態(tài),好比在半透明的帷帳前,飾以幾件繽紛旖旎的西陣織和服。 也有一些與左鄰右舍的風格迥然不同的櫥窗。櫥窗的地板是由木頭拼接地板組成,而不是傳統(tǒng)的榻榻米。櫥窗內(nèi)展示一些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毯,墻上則裝飾著南蠻掛毯。掛毯下擱置著以鯱為原型的浮夸水泥模型,一旁則安置一座小神轎,轎前鄭重其事地安置一座鳥居,鳥居外設(shè)置一張供人祈禱的草蓆,以及幾瓶供奉用的日本酒。 室町通中央,盤踞著一輛碩大無朋的花車,花車叫做「鉾車」。鉾車恍如屹立于河川中的巨石,將游人分割成兩道溪流,從鉾車左右流過再聚。足足有兩層樓高的鉾車,最上方威風地綁著一根真木。鉾車被原木柵欄保護著,柵欄上是一整面的白燈籠,與石砌地面相互輝映,直如赤地千里。 鉾車有著「移動美術(shù)館」的美稱,但坦白說,首次見到實體的我卻覺得它橫看豎看都像一棵日式圣誕樹。 大同小異的鉾車或山車在室町通里,有好幾座。那夜,似乎能聽見京都在孤獨的幽冥里,正歡喜非常、急不可待地夢囈著。夢里,這些柵欄已被撤開,小男孩和男子在山鉾周遭載歌載舞,所有主要道路皆游人如織,熱火朝天。 我走過設(shè)置于四條烏丸的幾座御旅所。御旅所內(nèi),有的陳設(shè)神轎,有的擺設(shè)神壇供人祭拜。有些御旅所前方列著幾排樂隊,敲太古、吹橫笛,好不熱鬧。 我在四條烏丸附近找了一間義式餐館用餐。鮮蝦義大利麵,咸甜適中,十分爽口。我坐在二樓狹小而乾凈的玻璃窗內(nèi),凝視窗外御旅所前的行旅。京都旅行的第一天就像由急轉(zhuǎn)緩的雨勢,在恬靜中迎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