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 最強的老婆是魔法少女、[綜漫] 二次元劇本沙雕化、[網(wǎng)王同人] 手冢君與我、[名柯同人] 坐標柯學世界,家人們撈我一把、[綜漫] 異議!法庭禁止劇本組、社恐喪尸也要被迫修羅場、克系世界眷屬收集法則、馴化儲君后我辭官了、仙尊他不想送助攻、詭異降臨
“仲卿……”劉徹突然對衛(wèi)青說,“所以你要長長久久地活下去啊?!?/br> 衛(wèi)青看著天幕正不知如何是好,聽到天子這話,怔愣地抬起頭。 “時移事異,現(xiàn)在的朕不能完全明白年老時的想法,但是……”帝王的聲音帶著難得的誠懇,“或許是因為那時的朕年老昏聵,或許是因為衛(wèi)家的確勢大,但那都是因為你不在了……” “朕只知道,如果仲卿活著,朕是絕不會懷疑衛(wèi)家的。仲卿能把那些不該有的野心鎮(zhèn)壓的干干凈凈?!?/br> “但若仲卿去了,你要讓朕怎么相信那些人呢?” 第8章 巫蠱之禍(下) 衛(wèi)青無措地張了張嘴,他其實真的不怎么在意衛(wèi)家光輝不復(fù),畢竟萬里功業(yè)一抔土,他一個打仗的很明白這個道理。 他只是痛惜自己的親人逝去罷了。 但他沒能想到會聽到帝王的剖白,倒真的生出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來。 衛(wèi)青忽而一笑:“青自然要一直看著圣上君臨四海的?!?/br> 【在冷靜后,劉徹恢復(fù)了平日的理智。 他急忙讓人尋找劉據(jù)和他的妻兒,但最終只剩下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作為一位帝王,焉知他不是松了一口氣? 但作為父親,他當然是心痛的。 《漢書》中寫道“上知太子惶恐無他意”,而尤其是這次巫蠱案牽連士大夫人數(shù)之多,竟使得“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樂之聽?” 我已經(jīng)好幾個月一天只吃一頓飯了,還聽什么音樂呢? 戾太子冤獄對他晚年心態(tài)影響之大可見一斑,武帝末年政治轉(zhuǎn)向在此已經(jīng)初見端倪。 但是,心痛是心痛,繼承人的事不能輕忽。 劉據(jù)死后,皇三子劉旦上書父皇,自愿進京擔任皇宮保衛(wèi),希望能夠被立為太子,漢武帝大怒,立刻殺了劉旦派來的使者,并削其三縣。 皇四子劉胥為人奢侈,喜好游樂,行為舉止毫無法度,沒有被立儲。 皇五子劉髆是李夫人所生。征和三年,李夫人外戚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謀劃立劉髆為太子,事發(fā)后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氂被腰斬。之后,在劉徹崩逝的前一年,劉髆去世。 數(shù)來數(shù)去,劉徹竟只找到了那位寵愛的幼子——劉弗陵可堪大任。 那時,劉弗陵才五六歲。 當然,這就是后來的故事了?!?/br> 劉徹倒沒怎么在意自己后來挑太子挑了誰,畢竟自己可不會有什么巫蠱之案,自然也不會需要另挑太子。他只是有些驚奇自己的兒子們。 三、四、五……居然這么多? 好吧,其實相較于他活的年紀來說也不多,奈何劉徹現(xiàn)在幾乎三十了都還沒有一個兒子,拿這個比例去算自然算多。 有兒子就行,劉徹暗忖。 【本來,一個能征善戰(zhàn)的帝王身后本就該有一個善于守成的繼任者。就比如,無論當年秦始皇是否對公子扶蘇的“仁善”怒其不爭,但不得不說,當時的秦朝的的確確需要一個以仁善治國的繼任君王。 漢武帝劉徹也有一個仁善的太子。 因為種種原因,這對父子從親密走向疏離,從父慈子孝走向隔閡漸生,終于兵戈相見。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而公子扶蘇卻被矯詔自殺;漢武帝功業(yè)無雙,而戾太子劉據(jù)被逼兵變;后世唐太宗文治武功揚威四海,太子李承乾卻突患足疾,日漸狂悖;明太.祖起于微末而成大業(yè),其太子朱標也是英年早逝,徒留白發(fā)人。 不得不說,歷史總是殘酷的,殘酷到千載之后人們猶為其掩卷嘆息。 那就怪不得后世人感嘆“銷魂亦有讀史人”了?!?/br> “后世還有那么多朝代啊……”劉徹感嘆,“唐太宗、明太.祖……這些人能與朕與秦皇并稱,想來也并不是什么無能之輩,但是居然在太子事上都不能順利,真像是天意啊?!?/br> 劉徹想,《墨子》有言,“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果然如此嗎? 但是,朕偏偏要求一個完美。 【有人認為,劉徹如此大肆牽連,是害怕衛(wèi)氏外戚集團的反撲。 是的,當時雖然衛(wèi)青霍去病已逝,那些曾經(jīng)馳騁西域的將軍們都漸漸老去。但是,衛(wèi)青的姐夫公孫賀為丞相,其子公孫敬聲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丞相司直田仁、監(jiān)北軍使者任安曾是衛(wèi)青的舍人。而石慶、卜式、嚴青翟、趙周等名臣皆曾是劉據(jù)的老師,這些人的勢力雖然已經(jīng)衰微,但越是這樣,就越是圖謀東山再起。 此外,名臣張湯之子張賀也是劉據(jù)的親吏。東城侯居股、開陵侯祿、亞谷侯盧賀等與劉據(jù)的關(guān)系也甚密切。當初,在劉據(jù)成人后,武帝特為他建立博望苑,任由他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招攬賓客,這使得許多才俊來到劉據(jù)身邊,成為他的親信。 劉徹恐懼這份力量,才不顧一切地大肆牽連。 可是,這真的是對外戚勢力的正確做法嗎?用這個外戚打擊另一個外戚,再扶持第三個外戚對付第二個,有權(quán)了就殺,殺完了又有下一個外戚……飲鴆止渴不外如是。 “兩漢以外戚輔政,國家既受其禍,而外戚之受禍亦莫如兩漢者。1” 漢朝是一個外戚橫行的朝代。若是如同劉徹和后來的漢宣帝劉詢一樣的明君,外戚尚不能為禍,或許有時還能有名臣出現(xiàn),如同劉徹時代的衛(wèi)青、霍去病和劉詢時代的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