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李克用的生前身后事
李克用享年5歲,這個歲數(shù)要是在一般人來看,應(yīng)該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但是對于一個貴族,一個大王來說,5歲并不是一個很合格的壽命,五十三歲正是大有可為的年紀(jì),很多人做官做了一輩子,或者奮斗了一輩子,一般都是在五六十歲的時候才真正的事業(yè)有成。 所以說李克用一句英年早逝,也算是說得過去,對于李克用的謚號“武”在不同的人看來,態(tài)度也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直接就批評李克用根本配不上一個“武”,但是也有人覺得一個武字雖然有點高估李克用,不過在唐末,李克用算是少數(shù)幾個勉強有資格的人之一。 但是很多人對于李克用是不是真的一心忠于皇室,匡扶社稷存在爭議,很多人對于李克用擁護唐朝統(tǒng)治的動機并不是很清楚,所以這里簡單的說一下。 我們知道,李克用一開始對于唐朝并不是這么恭敬,甚至可以說略微有點不放在眼里,根本沒有把皇帝朝廷當(dāng)成一回事,畢竟是天高皇帝遠。 可是自從李克用南下平定黃巢之后,他的態(tài)度可以說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還是很顯著的,而造成這個變化的原因,說白了,還是利益,李克用南下剿滅黃巢的過程中,獲利很豐厚。 就這一次的經(jīng)歷,讓李克用看到了唐朝皇室的力量,還有他自己如何攫取最大利益的方式。所以后來他選擇了和朱溫不一樣的道路。朱溫是逼迫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取而代之,是朱溫最終的目的,但是李克用則不然,李克用他所進行的一切,尋求的并不是朝代的迭代,而是諸侯的霸權(quán)。 朱溫搞的是結(jié)束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促成大一統(tǒng),最終取代唐朝可以說這是非常符合時代潮流和歷史大勢的。 但是李克用尋求的就是藩鎮(zhèn)的霸主地位,對內(nèi)實行割據(jù)獨裁,對外侍奉扶持君王皇室,這類似于春秋時期的霸主,僅僅稱霸,但是不取而代之,從這一點上來看,不論是格局還是氣魄都比不上朱溫,算是比較保守的。 這是第一點原因,就是在李克用看來匡扶唐朝,施壓攫取利益和政治軍事資本的一種方式。 第二點原因,還要從李克用他的這個姓來說,李克用原本是沙陀族,并不是漢族,后來立了戰(zhàn)功這才賜了國姓,開始改姓姓李。 李克用一直以來都是對他的這個姓氏比較滿意,也比較自豪,一般而言,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漢族為尊,其他異族都是不受待見的,就算是開放包容的唐王朝也不例外。 所以李克用對于他的沙陀族的身份,不僅僅是他,幾乎是所有的少數(shù)名族首領(lǐng)在面對中原王朝的時候,難免會有一種自卑。就算是不自卑,也難免被漢族的政權(quán)或者掌權(quán)者看不起。 但是有了國姓“李”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管什么民族,只要被賜了國姓,那就是皇室中人,這樣一來,誰也不能再拿李克用的出身和種族說事。為了維護他的皇室宗族的身份,他扶持皇室,也算是理所當(dāng)然的。 這就是第二個原因,為了維護他的皇室宗族身份,所以為皇室盡忠。 第三點原因,和第二代有點類似,不過主要是從李克用的性格來說,李克用的性子比較直,重義氣,講規(guī)矩,曾經(jīng)和他關(guān)系不錯的幾個藩鎮(zhèn),包括王處存、王重榮等人,在生前李克用和他們的關(guān)系不錯,而他們死了,李克用對他們的后代也是非常的照顧的。 更加難能可貴的李克用在人品這一點上幾乎沒有什么劣跡,從來沒有主動背叛過好朋友,對于自己的朋友十分的忠誠,而他賜國姓“李”,這樣一來,他就算是皇室成員,而且賜國姓的性質(zhì)和他收義子性質(zhì)基本山是一致的。 所以為了盡到一個宗族人員的職責(zé),為了對于他的身份盡忠,這才使得他長期的擁護唐朝的統(tǒng)治,而且在唐朝滅亡之后,他還以唐朝的正統(tǒng)繼承者自居,都是出于這個原因。 這上面都是一些主觀的動機,但是在生活中,還有不少人能夠影響到李克用的人,這里面我們主要說幾個。 一個就是蓋寓,這個人使李克用的第一謀士,至于它的地位據(jù)說可以和李克用比肩,基本上只要是他說的話,李克用都會聽,也是李克用最信任的人之一。 后來有人離間他和李克用之間的關(guān)系,但是李克用根本不信,所以由此也可見蓋寓和李克用之間的關(guān)系,的確是非常好的。 而蓋寓這個人是非常的保守的,說他保守主要一點就是他不建議李克用篡唐自立,而是讓李克用匡扶皇室,在此情況下不斷擴大勢力,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按照蓋寓的思想路線來制定一些政策的。 還有一個人就是張承業(yè),這個人原本是昭宗身邊的,是個太監(jiān),后來因為李克用和昭宗的關(guān)系越來越緊密,一般都是張承業(yè)負責(zé)雙方的聯(lián)絡(luò),后來昭宗讓張承業(yè)做了河?xùn)|的監(jiān)軍,兩個人合作的比較好,再后來朱溫下令誅殺天下的監(jiān)軍宦官。但是李克用卻把張承業(yè)留了下來,此后張承業(yè)就專心輔助李克用。 我們知道了張承業(yè)的身份,那就是昭宗的一個宦官,一直都是陪在昭宗身邊的,可以說在他的心里,對于唐朝還是有點感情的,所以他不希望李克用篡唐,而是希望李克用能夠挽救唐朝萎靡的國勢。 李克用對他也是非常信任,后來在他臨死前,還讓他幫扶自己的兒子,好好整理河?xùn)|,然后為他報仇。算得上是李克用的托孤重臣了,所以說,李克用在主觀上,以及一些決策之類的,肯定是受張承業(yè)影響的。 所以李克用之所以和朱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方面是因為,這兩個人的經(jīng)歷不一樣,還有一點就是他們兩個人身邊的人不一樣,李克用和唐朝皇室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而朱溫除了接受唐朝的冊封之外,幾乎沒有什么交集,所以他的心里對于唐朝皇室并沒有太強的尊重,對于大唐也沒有什么歸屬感。 上面簡單說了李克用擁護唐朝統(tǒng)治,以及走上和朱溫不一樣道路的大致原因。下面再說一下對于李克用的評價。 對于李克用的評價,主要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批判、抨擊,一個是贊賞,因為李克用的故事和他的一群干兒子的故事還是比較熱血激情的,所以在很多的演義評話小說中,一直以來都是以正面的形象示人。 而他的正面形象的來因,和朱溫也點關(guān)系,后代因為朱溫篡唐,所以對于朱溫的評價幾乎是眾口一詞的鄙視,把朱溫罵成了國賊。 既然有了有了一個國賊,那么必然要出現(xiàn)一個救世濟民的英雄,而在唐末剛好和朱溫不對付,而且還有點貢獻的,那就一個李克用,所以李克用當(dāng)仁不讓的成了這個和朱溫大反賊戰(zhàn)斗的大英雄,這個原因就造成了在演義評書中,李克用千篇一律的英雄形象。 當(dāng)然還有一種就是抨擊,他們的觀點也和上面那種單純把李克用當(dāng)做大英雄差不多,他們主要的觀點和立場就是站在民族的立場上面,認(rèn)為李克用就是包藏禍心的亂臣賊子,理由就是李克用是沙陀族人,而不是漢族人。 后來宋朝的時候,異族威脅中央朝廷統(tǒng)治的時候,李克用更是成了活靶子,因為李克用壯大了沙陀族,并且有能力進入中原之后,所有人都認(rèn)為,北方的異族能夠發(fā)展起來就是因為李克用的原因,所以李克用成了謀劃百年的大陰謀家,成了北方異族入侵中原的始作俑者和發(fā)起人。 所以從宋朝以后,不論是士大夫還是文人墨客,對于李克用的評價一般都是反面的,而在民間,因為受到演義和評書的影響,又是清一色的正面大英雄。 但是站在我們現(xiàn)在的角度上來說,李克用并不像演義小說中說的那么正派,他也曾經(jīng)干過對不起朝廷的事情,后期他的所作所為無非就是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手段而已,并不是一般常說的大公無私。 而朱溫也不想是一般人說的就是一個反賊,其實當(dāng)時唐朝的滅亡可以說是必然的,只是讓朱溫趕上了而已,就算是沒有朱溫,將來還有有李溫、馬溫等人來顛覆了唐朝,所以我們對于朱溫評價就是一個軍事家,政治家,而不說他是一個反賊。 這樣一來,就不能單純說李克用是一個大英雄,李克用一生是一個超一流的武將,但是也勉強說的上一句軍事家,他作為沙陀族的領(lǐng)袖,促進了沙陀族以及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的南遷,以及民族融合,加快了部分少數(shù)民族的漢化進程,就像沙陀族漢化的就比較厲害。 總的來說,李克用算是得上一個沙陀豪杰,至于大英雄之類的,我覺得他還是差點距離的,至于在后代因為民族問題被強烈抨擊,更是不全面的。(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