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蘇小昭來到了文斗館。 由于耽擱不少時間, 此時文斗館的第一場辯論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蘇小昭聽到周圍人還在交頭接耳, 討論之前對辯的精辟之處, 顯然方才的辯論很精彩。 蘇小昭悄然用手肘一拐身旁的人, 打聽道:“這位仁兄,我來的晚, 請問方才第一場辯論題目是什么?” “小兄弟錯過了上一場的王霸之辯?唉, 實在可惜啊。”旁人聞言道,“第一場的題目,是由坐館之人,任教南麓書院的楊大學士提出的:為圖南宛治安事,應該實行王道還是霸道?” “那楊夫……楊大學士可有擢選出優(yōu)勝者?是哪一位?”蘇小昭問。 按照慣例,下一場辯論的題目, 是由上場的勝出者所出, 所以蘇小昭有此一問。 “你看臺上那位青衣人, 他就是崔方庭,在方才辯論中最為出彩的人?!睂Ψ街赶蚋吲_上,一位正執(zhí)袖彎身寫題目的簡裝男子,心悅誠服道:“崔家不虧是第一大族, 連偏遠旁支出來的一名庶子,出口都是斐然成章, 才學過人?!?/br> “崔方庭?”聽到令人不太舒服的姓氏,蘇小昭隨口接了一句。 “你不知道他?莫不是外鄉(xiāng)來的吧?他早些年就已嶄露頭角, 出了幾篇好文章, 名聲極佳。這次摘星閣文斗, 也屬他奪魁的呼聲最高了?!?/br> 身邊有其他人聽到交談,也湊過來說:“沒錯,方才他一番‘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既南宛初定,戰(zhàn)事漸歇,治國應以王道為本,卑禮以下天下之賢而王之,均分以釣天下之眾而臣之。’的對辯,才學力壓眾人,難怪贏得了楊大學士的青睞。” “估計今日過后,他該會被各方勢力招攬了吧?”又一人湊近說。 “呵,畢竟人家再怎么說,也算跟崔家沾親帶故,哪里怕沒人招攬呢?可不像我們這些沒背景的清貧學子……”一人陰陽怪氣插話進來。 “呵,閣下真是好酸的口氣。” “我看是有些人自己倒騰不出什么,跑來這憤世嫉俗吧……” “笑話,不如閣下先拿出自己的文章,讓我等一瞻仰?” “……” 文人相輕,文人相輕! 為免殃及池魚,在一干人七嘴八舌的對罵中,蘇小昭果斷挪了個地兒。 “快看快看,題目出來了!” 眾人循聲看去,只見臺上的崔方庭拿起題卷,走至前方展開,朗聲道:“諸位,上一題是王道與霸道之爭,秉持何種道固然重要,然推行王霸之道的人,更是關(guān)乎蒼生?!?/br> “國君,執(zhí)國權(quán)柄者也。故而這一題,在下斗膽議論一國之君與百姓孰輕重?!鄙碇嗦橐碌拇薹酵フ驹谂_上,目不斜視,看著手中題卷,道:“六十年前,鄭國的鄭惠文王好左風,一生雖無功過,卻違乎倫理,時人詬病頗多。后登基,鄭國一連三年旱災,滴水未降……” 蘇小昭悄悄用手一拐身旁的藍衣男子,不懂就問:“這位仁兄,好左風什么意思?” 藍衣男子瞟了一眼被她碰到的手臂,聽到她的問題后,暗暗與她拉開了些距離,皺眉的樣子就差說出“男男授受不親”了。 “就是好男風?!?/br> 這么含蓄?蘇小昭了解地點頭。 “當時有高人占卜,鄭國若要降雨,須亡天子。后來,鄭惠文王南下,被隨從的一名將士刺殺,將士也隨即自刎。次日,舉國得雨,連下七日方歇?!?/br> 崔方庭放下了題卷,正色道:“弒君,是為不忠,死國事,是為忠。對于那名將士所為,后人也褒貶不一。所以今日,敢問諸位若處其位,是舍其君,為社稷計,還是忠其君,而亡鄭國?” 喧雜聲乍起。 大多數(shù)人交頭接耳的,已經(jīng)在思考如何著手辯論了。 蘇小昭用拐杖抵住下巴,一琢磨,感覺這題目似乎有點兒說不出的……缺德? 這點兒深長的意味,在蘇小昭瞟到楊夫子似乎變得有點難看的臉色時,心思稍一活絡,便想清了個大概—— 不怪她在茫茫人海里就盯上楊夫子,還能透過山羊胡子和楊夫子看似穩(wěn)重的面容,看清他表情的難看,畢竟是老臉孔了,而且她課堂上沒少讓楊夫子吹胡子瞪眼的,因此蘇小昭看他的臉色一看一個準。 如果她沒眼拙,楊夫子應該是雍和璧一條船的人才對。 而他這一次坐鎮(zhèn)文斗館,肯定也有為雍家黨派排除潛在敵人的目的,這樣一來,聽到崔方庭出的問題,他的臉色變得難看也是情理之中了。 原本選了一個背景看起來清清白白的崔家旁支庶子,崔家又向來是中立黨派,若是他先拋出橄欖枝,再稍加培養(yǎng)磨礪,就算不指望和崔家搭上關(guān)系,將來也說不定是個得力幫手——但崔方庭這題目一出來,普通人覺不出什么異常,利益攸關(guān)的人卻能一下子聽出厲害了。 什么違背倫理,什么招人詬病,指桑是前朝他國國君好男風,罵魁可不就是當今太后牝雞司晨、竊取政權(quán)? 但是這一題的險惡,在于它的意圖,并不是要指著太后雍寧的鼻子,暗嘲熱諷上一番,而是借他國之史,引導眾人去造出可能日后對太后不利的輿論形勢,計謀深遠,還把自己撇得清清楚楚。 這對雍家黨派來說,自然并不是好事。 果然,第一個站出來的人,身著灰黃衣的男子就順著這個路子開口道:“湯放桀,武王伐紂,于傳有之。鄭惠文王既失民心,雖非桀紂,也是天子危社稷。鄭國三年旱災,民不聊生,為社稷誅一人,非弒君也?!?/br> 蘇小昭點頭:妙啊,這番說辭高舉了當代“心懷天下黎民”的核心價值觀,大力揮動“仁”字鮮明旗幟,意圖讓想辯駁的人無顏以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顯然是一個迎合了在場大多數(shù)人心理的觀點。 只是楊夫子的臉色更難看了一些。 “在下不能認同。”很快還是有人反駁道:“鄭惠文王并無觸犯刑法之罪過,更不同于桀紂殘暴之流,身為人臣,自當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怎能因天降旱災,便不顧臣道而弒君,如此置王法于何地?” 蘇小昭再點頭:也妙,這是少數(shù)派的法學家派,推崇□□主義君主集權(quán),重法輕道德,可惜不符合當代核心價值觀,難免被群起而攻之。 果然有人站出來反唇相譏:“若不如此,又置黎民百姓于何地?天子失德,則失民心,逆民,則傾其朝……” 這廝一番長篇大論,一些法學家派的人幾次欲辯駁而不得打斷,憋得臉紅脖子粗的,只等他話音落下,便尋其言語漏洞攻之。 蘇小昭三點頭:正中下懷,看吧,到頭來還是會拿鄭惠文王的德行來說事,只要圍繞著這個點發(fā)酵下去,不論孰勝孰負,都會合出題者的居心。 再看,楊夫子臉色已堪比鍋底了。 …… 唇槍舌戰(zhàn)中,有人附耳,對楊大學士道:“楊大人,可要讓我們的人上去……” 話未完楊夫子便搖頭,揮退了來人。 看著館內(nèi)辯論的走向逐漸失控,楊大學士臉色籠了一層沉重。 不是他不想挽回局面,但這一題,無論選擇哪一個立場,都無法于道德上自圓其說。忠義兩難全,但凡聰明一點的、心里門兒清的人,都會選擇緘默不語,免遭人指摘。 楊大學士心里滿是氣憤,與悔意。 氣的是此時場上滔滔不絕的,都是一班子想賣弄才學的蠢材在賣蠢,還是被人當槍使的蠢材?;诘氖沁@崔方庭是他老眼昏濁選的,恐怕難以向雍家交代,而雍公子此時又在棋斗館與人對戰(zhàn),□□無暇。 正當楊大學士捻須急著想對策時,一陣敲鐵聲穿刺入辯論的空隙中—— 趁著眾人一霎的停頓,一個清朗的嗓音搶話道:“我有不同的見解,諸位聽我一言!” 明明憋足了氣準備搶發(fā)言權(quán),卻被這打鐵聲給搶了去,一干人只好憤憤咽回即將噴出的唾沫,沉住氣,瞟向一拐一拐地走出來的灰衣青年。 “國君與百姓,猶如舟之于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況且,從來只見千帆過盡,哪見過長江水枯?論輕重,舟的地位怎能與水相比?”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彩!” “彩!” 不過是些嚼爛了,又混和了新口水重新嚼的陳詞濫調(diào)。楊大學士只瞥眼一看,心下哼了聲,遂捻須鎖眉,繼續(xù)思考對策。 ※※ 棋斗館內(nèi),雍和璧在與這輪勝數(shù)最高的一人對弈。兩人相對而坐,有侍人立于一旁,依照二人的落子,以竹竿將棋懸掛于上方的大棋盤上,供館內(nèi)人觀看。 “白子三六?!?/br> “黑子四八?!?/br> …… “白子,雍公子勝?!?/br> 在滿館的喝彩聲中,雍和璧舉手一揖,整衣而去。 文斗館的辯論應該比棋斗館早結(jié)束,不知謝筠二人打探得如何了? 如此想著,雍和璧入了閣,已等候多時的謝筠與另一名幕僚,便迎上前說:“公子,此人辯才實在厲害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