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7
是入蜀,在如今中原還算安穩(wěn)的情況下,入蜀并不是一個好選擇,畢竟路實在是太難走。原本他們或多或少也都盼望著李談能夠盡快肅清長安周邊,屆時他們就能回到長安。然而沒想到安祿山居然暫時放棄了長安,準備先來找李隆基的麻煩。陳希烈覺得安祿山很可能打著若是能抓到李隆基等人便能威脅李談的想法,不過很快他又覺得這個想法不太對。畢竟安祿山?jīng)]有必要如此畏懼李談。他和李適之前去找李隆基的時候,正巧李亨和李俶也在。李隆基近來精神不振,聽到安祿山居然要轉(zhuǎn)道河南,頓時猶如驚弓之鳥,連忙說道:“下令,入蜀!”李亨看著父親如此驚慌地模樣,以往李隆基在他心中猶如巨人一樣的形象正在逐漸崩塌。他開口說道:“阿爹,這樣躲避下去并不是辦法,馬嵬驛這邊必須留人,否則尹子奇一樣是一馬平川?!?/br>李隆基冷冷看了他一眼說道:“哦?太子有何高見?”李亨藏在袖子里的手緊緊握成拳,臉上卻依舊恭謹說道:“必須有人阻攔尹子奇的隊伍,否則入蜀之路極其難走,很容易就會被他追上?!?/br>李隆基開口問道:“哦?那你說何人留下?”李亨頓時不言,這是個得罪人的事情,李亨知道李隆基心中已經(jīng)開始忌憚他,所以開始想方設法削弱他的聲望。李俶站在一旁看了看父親又看了看祖父,不知道為什么忽然心里就覺得很失望。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股失望,導致他忽然開口說道:“我留下?!?/br>李隆基跟李亨一同看向他,并且一同開口說道:“胡鬧!”李俶低聲說道:“如今若是別人留下我擔心不能服眾,渤??すWo阿公,阿爹又不能以身犯險,我留下是最好的選擇?!?/br>李隆基皺眉,他對兒子雖然不滿,但是對這個孫子還是比較看重的。一旁的陳希烈和李適之對視一眼,倒是覺得這是個方法,李適之開口說道:“廣平王就算留下也并不是孤軍奮戰(zhàn),馬嵬驛距離長安不遠,一旦寧王穩(wěn)住長安,一定會來馳援廣平王的?!?/br>到最后李隆基和李亨雖然有些擔心,卻還是留下了李俶,一同留下的還有建寧王。而在長安的李談,看著進修班那些將領的考試卷子正欣慰軍中后繼有人的時候,就聽說廣平王駐守馬嵬驛。李談當即皺眉:“想辦法與廣平王取得聯(lián)系,問他需不需要增援?!?/br>結(jié)果這句話剛說完,俟斤就迅速走進來說道:“大王,剛剛收到消息,安祿山封李歸仁為北平王,率領安守忠等人攻取長安?!?/br>李談:……這還增援個屁啊。作者有話要說: 月初了,又到了萬字更新的時候,雖然只比平常多了一千字但是為啥我總覺得要多寫好多啊︿(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讀者“殊行曇琴”,灌溉營養(yǎng)液1讀者“只想看日出”,灌溉營養(yǎng)液100讀者“黃桃小籠包”,灌溉營養(yǎng)液4讀者“旖旎漩姬”,灌溉營養(yǎng)液6讀者“l(fā)mrabbit”,灌溉營養(yǎng)液1讀者“肆蕪”,灌溉營養(yǎng)液20讀者“春日向晚”,灌溉營養(yǎng)液36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第144章一旁的田神功小聲說道:“大王……現(xiàn)在……如何是好?”李談轉(zhuǎn)頭問道:“知道李歸仁手下多少兵馬嗎?”俟斤回道:“據(jù)說有十五萬之眾,但……這其中應該是有水分的。”李談叩了叩書案說道:“那至少也有十萬人,我們?nèi)缃裾斜I馬,也不過五萬之眾。”俟斤跟田神功都沒敢開口,他們誰都不敢說能以少勝多。歷史上能夠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一共有幾次?也正因為稀少才能成就經(jīng)典,如果隨隨便便就能成的話,又怎么會讓人驚嘆?李談倒是沒有什么太緊張的心情,他想了想說道:“看看李歸仁的本事吧,哦,對了,去通知紀合跟鄒世,開啟戰(zhàn)備措施。田神功,你守景風門,袁哲守延禧門?!?/br>這倆城門都在東方,而李歸仁大軍過來肯定是自東面而來。所以那里是重中之重,當然別的地方也需要守城門。李談看著剛拿到的進修班考試合格的名單,嘆了口氣說道:“正好用上了,希望他們不會讓我失望?!?/br>田神功和袁哲立刻一起說道:“還請大王放心!”李談說道:“實踐出真知,回頭說不定還真要讓他們當一回先鋒?!?/br>田神功和袁哲對視一眼,決定回去一定要好好教育那些人,這次是危機,但也是機遇。紀合跟鄒世兩人接到消息的時候情緒也很穩(wěn)定,他們早就知道肯定會有這一天,而最讓他們放心的是李談并沒有打算主動出擊。如果只是守城的話,長安城城墻高大想要攻打絕非易事,守城并不算難。至于李隆基當初為什么跑,大概是一方面被安祿山的來勢洶洶給嚇到,另一方面則是被唐軍的孱弱給嚇到。在他印象之中應該百戰(zhàn)百勝的唐軍卻接二連三的戰(zhàn)敗,還都是大敗,一敗就死上十幾萬人的那種。這其中固然有將領指揮失誤的原因,可這樣的話就更讓他害怕了。軍隊人數(shù)不夠還能招兵,可將領不是隨便能招來的,如果沒有一個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就算唐軍人數(shù)再多也未必是安祿山的對手。當然還有一點可能就是如今大唐異族將領多,而安祿山的叛變已經(jīng)讓李隆基不再相信這些人。然而無論什么原因,這一次李隆基決定入蜀無疑對他的聲望又是一種打擊。長安如今還算安穩(wěn),哪怕李談做得很好,但在許多人眼中他畢竟年紀還小,所有人對他都抱有懷疑。如果李隆基肯回來的話,才是給大家吃上了一顆定心丸,然而他卻選擇了入蜀,連馬嵬驛都不呆了,一時之間整個長安城又陷入了一種人心惶惶地狀態(tài)。所有人都覺得這應該是圣人對長安并不抱希望。李談也有些無奈,他沒辦法一個一個去解釋告訴他們圣人入蜀是因為尹子奇從河南取道,畢竟就算跟百姓們說,他們也未必知道河南在什么方位。而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用一次勝利來奠定百姓的信心。紀合一開始特別擔心李談會動用俟斤去抓那些隨便討論的人,為此他都加了人手不停的巡查,若是看到有人信口開河就想辦法去阻止。結(jié)果等了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