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子道:“下官夸贊道長,殿下為何如此高興?”太子用理所當然的語氣道:“道長是我救命恩人,夸道長,我就高興!”宿誼哭笑不得道:“殿下別這么說,貧道并未有此等功德。”太子道:“道長說不是就不是吧。”宿誼嘆氣,慕晏大笑。太子還想和宿誼再多說幾句,下仆已經催促太子回宮了。現(xiàn)在太子學業(yè)緊,皇帝恨不得把太子欠下的五年一股腦全塞回去。太子能每隔幾天出來放放風,已經很不易了。不過太子跟皇帝約好了,若這次課業(yè)考察,所有老師都評優(yōu)秀,他就能天天出來。為此,皇帝私下悄悄找了太傅,讓他一定要給找些理由,即使太子答的再好,也不能說優(yōu)秀。太傅以為皇帝陛下是愛之深,責之切,立刻點頭答應,表示包在老臣身上。可憐的太子,還不知道自己被套路了。太子依依不舍的離開,慕晏才對宿誼道:“道長當日說,無人關心黎民生計。這幾日,倒是有人問起來了?!?/br>宿誼道:“是家中人問起,還是他們問起?”慕晏道:“玉德在第二日便尋我問起此事,并表示已經告訴家人,不會向外聲張。我想,應是他自己也有所察覺。少宏則是家中長輩讓他詢問,他還抱怨過。司馬家的人也來問過,其余幾人暫時還無消息。但依我之見,他們長輩,應該覺察到。”玉德乃是衛(wèi)琤的字。能和慕晏走得近的人,都不是無能之輩。就算小輩見識短淺,但家中長輩可不是傻的。宿誼嘆氣:“王大人啊……”慕晏道:“道長太客氣了。我們都說道長直呼我們的字就好,道長何必尊稱?”宿誼微笑道:“貧道不過一介草民,禮不可廢?!?/br>慕晏做受傷道:“河清已經與道長如此熟悉了,也不肯?”宿誼看著慕晏那一雙美目脈脈含愁,一副泫然欲泣的樣子,忍不住從內而外打了個寒顫。怎么感覺自己像是個負心漢似的?宿誼被雷的外酥里嫩。慕晏捂著胸口嘆息道:“罷了罷了,道長乃是天外高人,與河清乃是云泥之別,河清不敢奢望與道長為友,唉?!?/br>慕晏最后那聲嘆氣,那真是愁緒百轉,心碎之意溢于言表,令聞著傷心見者落淚。宿誼已經被雷劈焦了。他嘴角抽搐道:“慕大人別開玩笑了,是貧道與慕大人云泥之別,不敢高攀才是?!?/br>慕晏道:“沒關系,我讓你高攀?!?/br>宿誼:“……”在線等,急,這時候他應該怎么回答?!慕晏道:“就這么說定了,宿道長以后就稱呼我表字。”宿誼:“……”誰跟你說定了??!慕晏又道:“為表親近,道長可有字?”宿誼感覺太陽xue一跳一跳的疼:“貧道未曾有字?!?/br>男子一般弱冠取字,不過大多數人在總角之后便會取字,以便于友人交往。宿誼不是讀書人,未曾有字也正常。慕晏又問道:“那宿道長道號如何?”宿誼道:“貧道已被逐出師門,不敢稱道號。”慕晏嘆氣:“可直呼道長姓名不太妥啊?!?/br>宿誼道:“貧道并不介意?!?/br>我真的不介意你繼續(xù)稱呼我為“道長”!慕晏道:“道長何不取個別號?對外也好稱呼?!?/br>宿誼沉思。這個倒是可以有。在這個時代,僅長輩和地位高的人才會直呼姓名。他或許真該取個別號之類。但是他是取名廢……“名字也是代稱,別號也是代稱,既然都只是象征自身的符號,沒有什么好稱呼不好稱呼的?!彼拚x決定,還是不死腦細胞了,“貧道不介意,便不是不敬?!?/br>比起隨大流,宿誼覺得,還是不費腦子最重要。反正他不覺得直呼性命是對他不敬。別人怎么想,管他屁事。慕晏再次為宿誼高人胸懷所折服,然后自告奮勇去跟皇帝說了此事。在他看來,宿誼這種高高高高高人,天底下能為他賜字或別號而不算侮辱他的,大概也就只有天子了。甭管別人心里服氣不服氣,但天子的確是這天底下地位最高的人。皇帝一聽,立刻答應。好歹是他兒子,怎么能現(xiàn)在還無字呢?皇帝大筆一揮,圣旨立刻送到,賜宿誼字“康樂”,號“天師”。其實皇帝只要賜號就成,賜字,是皇帝作為父親的一點小九九。新華國建立后,歷史中被皇帝賜“天師”名號的只有三位。第一位是軒轅黃帝對老師岐伯的尊稱;第二位,就是這最具傳奇性的“宿天師”,后世又稱“元道子”。“元”為初始,“道”為道教。“元道子”,則有道教祖師爺的意思了。原本原本道教創(chuàng)始人為張道陵。張道陵創(chuàng)“正一道”,教中弟子尊其為天師,并傳說是老子親自賜號。在宿誼的時代,正一道為道教之始,張道陵為祖天師。但在正一道剛建立的時候,影響力并沒有這么大。正一道開始興起,是張魯降曹之后。張魯家族被迫遷入北方,在西晉時期,不但受到底層民眾信眾極多,也備受世家大族推崇。不過正一道教徒之后多次起義,統(tǒng)治階級知道這道派和自己不是一路的,便借“正一道”之名,由世家子弟創(chuàng)立各路神仙教派,分化正一道,并獲得了統(tǒng)治階級的承認。從民間進入殿堂之后,道教發(fā)揚光大,延續(xù)至今,成了純正的、和政治沒什么關系的宗教。所以說,華國從古早起,統(tǒng)治階層便有意識讓政教分離。從宿誼這還未出現(xiàn)的后世的尊號,就可以窺見,當今皇帝已經意識到正一道的不安定,并且很完美的完成了在宿誼歷史中,南北朝時期才完成的改變道教,政教分離之事。第22章雖然后世道教游離于世俗之外,似乎是最與世無爭的教派之一。但歷史中,道教和其他宗教一樣,都是朝著某一政治目的而努力的。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道教的發(fā)展方向也是政教合一。張道陵祖孫三代將正一道發(fā)揚光大,張道陵之孫張魯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道教最開始實行的是“祭酒制”。祭酒制是和太平天國早期的口號一樣,是農民階級最樸素的愿望的體現(xiàn)?;ブ郏\信不欺詐,教民不留余財,多余糧食歸公分配,是當時的一片樂土。當然,這塊樂土很快就被攻破了。而后道教實行道官制,道官制強調了道官對道民的統(tǒng)治,其實就是變相的封建制度,換了個名稱而已。道官制,就和許多現(xiàn)在仍舊政教合一的宗教差不多了。不過,華國統(tǒng)治階級可不愿意受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