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節(jié)
10.翦伯贊《先秦史》稱,《左傳》一書中有關(guān)名詞的出現(xiàn)次數(shù),侵60次,伐212次,圍40次,入27次。 11.本段請參看翦伯贊《先秦史》、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12.鄭國兼并戴國,是在魯隱公十年(公元前713年)。齊國兼并譚國,是在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從此,《春秋》開始使用“滅”的概念。 13.請參看《左傳》之隱公九年和十年。 第二章 1.事見《史記·齊世家》。 2.文姜嫁到魯國,是在魯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當(dāng)時做父親的齊僖公曾一路相送而至于(讀如歡,魯國地名,約在今山東省寧陽縣),似乎對文姜不太放心。實際上此前他曾想把這個女兒嫁到鄭國,卻被婉拒。魯桓公攜文姜訪齊,則是在公元前694年。此間襄公與文姜兄妹,應(yīng)有十五年不曾見面。這次重逢,自然如干柴烈火,不可自制。 3.事見《左傳·魯桓公十八年》。 4.魯桓公死后,魯文姜與齊襄公的偷情,《春秋》的記載有:魯莊公元年三月,夫人孫(遜,私奔)于齊;二年十二月,會齊侯于禚(讀如酌);四年二月,享齊侯于祝丘;五年夏,如齊師;七年春,會齊侯于防;七年冬,會齊侯于。齊襄公被殺后,文姜曾于魯莊公十五年如齊。此行是否意在與齊桓公偷情,不詳。但此年系齊桓公始霸之年。此后,文姜又于莊公十九年和二十年,兩年之間兩次到了莒國。去干什么,不清楚。一年后,即魯莊公二十一年,文姜去世。 5.魯桓公是魯惠公的嫡子,魯隱公的弟弟。公元前712年,魯國大夫羽父謀殺了隱公,立桓公為君?;腹谖皇四?,無大政績亦無大過錯。他的窩囊,當(dāng)是魯國的窩囊。 6.以上管仲的治國方略請參看《國語·齊語》。 7.請參看《國語·齊語》。 8.請參看吳曉波《浩蕩兩千年》。 9.齊桓公設(shè)女閭一事,見《戰(zhàn)國策·東周策》,亦請參看劉達(dá)臨《中國古代性文化》。 10.請參看《國語·齊語》。 11.見《國語·齊語》。 12.請參看張蔭麟《中國史綱》。 13.見《論語·憲問》。 14.見《左傳·哀公七年》。 15.《淮南子·原道訓(xùn)》稱:“九嶷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于是人民被發(fā)文身,以象麟蟲?!?/br> 16.請參看《史記·楚世家》。 17.事在魯桓公二年,《左傳》稱“始懼楚也”。 18.事見《左傳·僖公四年》。 19.事見《左傳·僖公九年》。 20.事見《左傳·昭公四年》。 21.請參看《史記·齊世家》。 22.本節(jié)所述,均見《左傳》之僖公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 23.一戰(zhàn)而霸,語見《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24.詳見本中華史第四卷《青春志》。 25.古人以一車四馬為一乘,二十乘即二十輛車,八十匹馬。 26.此事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和出土文物子犯鐘。該文物部分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部分由臺北收藏家陳鴻榮先生收藏。 27.《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記踐土之盟事,無秦;《左傳·定公四年》言踐土之盟盟書,也無秦。 28.城濮之戰(zhàn),是在魯僖公二十八年四月二日;踐土之盟,則在同年五月十六日。 29.以下所述事見《左傳》之僖公三十二年至文公六年。 30.見《史記·秦本紀(jì)》。 31.請參看《史記·秦本紀(jì)》、《左傳·成公六年》。 第三章 1.事見《左傳·魯文公元年》。 2.楚穆王滅江,在魯文公四年(公元前623年);滅六,滅蓼,在魯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伐鄭,侵陳,在魯文公九年(公元前618年);伐麇,在魯文公十一年(公元前616年);圍巢,在魯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 3.請參看《史記·楚世家》。 4.事見《左傳·宣公三年》。 5.以上事見《左傳》之宣公十四年、十五年。 6.語見《左傳·宣公十一年》。 7.請參看張蔭麟《中國史綱》。 8.請參看《左傳·文公十七年》。 9.請參看范文瀾《中國通史》。 10.請參看《左傳·成公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