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jié)
新到的客人有近有遠,有高貴也有一般——不過這都是有了請?zhí)?,這才能讓姚員外迎接。那些奔著吃酒來的,自然不必姚員外招呼,自有洛園伙計引著在外入座就是了。 平常人家都不要提,大多就是平頭小轎,或者平頂小馬車,帶著女眷和一二家人就來了。而那當真富貴的,特別是官面上的人物,大都坐四人轎,穿過肩蟒,纓槍排隊,喝道而至。特別是衛(wèi)所出身的千戶等更是是錦繡服,藤棍大扇,軍牢喝道。 姚員外站在門口遠遠就能聽到風聲,等到近前了就趕緊問候。那些武官大多十分驕矜,雖然是賞光前來,但是依舊我行我素,簇擁著黑壓壓一群招呼,只與姚員外微微點頭就算是示意了,然后就抬腳往園子里頭去。 這時候洛園里頭已經(jīng)是鼓樂喧天,笙歌迭奏。等到姚員外確定迎客差不多,也到了開宴的時候了,這才又往中院而去。中院卻是寬闊。室內(nèi)室外一共設(shè)二十四張桌席,中間還加了了一個戲臺子,這時候已經(jīng)唱起來了——這也是姚家請來的戲班子。 姚員外一路上與人拱手,直到到了主席的主位這才坐下。然后就是與伙計招呼,各樣菜肴席面擺了起來,同時又拿出戲本,對在座的貴客道:“今日聽戲,在座各位都是貴客,我哪里敢擅專,只請各位都來點一回吧!” 說著遞過戲本與眾人,在座幾位都是體面貴客,自然都是推卻謙讓一番。最后幾下來回,點了一折《大鬧天宮》,一折《普天樂》,一折《武松打虎》,一折《劉二當衣》,其余的不必細表,自然都是一些喜慶熱鬧劇目——這其中有個緣故,這一回是與人家賀喜來的,自然不好點那些哀哀戚戚的,那可是不通人情,與主家添堵了! 點完戲,自然有小廝拿了戲本到戲班后臺去。只不過一會兒戲臺上就換了劇目,階下又是新一派簫韶,動起樂來。當日這筵席,說不盡食烹異品,果獻時新。須臾酒過五巡,湯陳三獻。 正是這時候《劉二當衣》正上演,這一出戲最是謔笑科諢,等到演完,中院里自然是更加熱鬧喜慶了。這時候在座的以為就道:“這幾出熱鬧喜慶是有了,但是只有熱鬧喜慶只怕不足,不如喚幾個佳人來彈唱一番,那才是好呢!” 當下就有另一客人道:“只怕使不得,今日是姚老爺?shù)暮脮r候。那些脂粉佳人最愛彈唱就是閨怨之類,拿了來豈不是晦氣?可不能唱那一套。” 姚員外聽了反而笑道:“哪里的話!難道她們唱的一定是閨怨,我就很知道一些戲謔熱鬧的曲子,讓她們揀著唱一套就是了?!?/br> 說罷就讓小廝春生叫出早就請來的幾個行院姐兒,先是在席前遞了一回酒然后就去后臺著力打扮一番,給在座的磕頭。這才由樂工伴著,又唱一套熱鬧些新詞,歌喉宛轉(zhuǎn),真有繞梁之聲。 中院的男客如此,寶茹招呼的女客熱鬧起來自然也是不遑多讓。一時間,花開正好的院子里歡聲笑語,衣香鬢影,人頭攢動。這時候各高門大戶的女眷都齊齊來訪,一個個都是社交技能滿點,要不是寶茹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許久,還真是應(yīng)付不來。 寶茹這時候看著滿院子的女客,身邊給她作陪的是自己那幾個小姊妹以及喬三奶奶——這是因為寶茹依舊對著這些女眷不夠熟悉,于是請來了已經(jīng)相熟的喬三奶奶幫忙。喬三奶奶本就是熱心人,又最喜歡攬事兒,這樣的拜托自然是爽快應(yīng)下。 其實寶茹也不是什么人都不認識,好歹在湖州最頂級的圈子里混了好幾年了,雖然只是一個打醬油的,但是多多少少也混了個臉熟。只是到底從來不是正主,只知道一些表面上的事兒,心里沒底,這才請人幫忙。 喬三奶奶也確實盡責,真?zhèn)€宴會只在寶茹身邊,若是有什么遲疑的,她一準小聲說與寶茹聽。寶茹聽后自然再無遺漏,接人待客真真是滴水不漏。倒是看得一些夫人太太嘖嘖稱奇。 油醋行行會會長家的太太便笑道:“這可真是不可小覷,這才多大呢?小門小戶出身,又沒得長輩在旁指點。不過是自己摸索著,今日辦起這樣的宴會來就十分妥當了,實在是沒的說呢!” 旁邊一位衛(wèi)太太道:“不是說這位姐兒家里只她一個女孩子,所以一直都是當男兒教養(yǎng)的么?如今也是招贅夫婿,說不準家里大小事情,連帶著生意上的事兒也是她決斷。有這般經(jīng)歷,自然是咱們家里從小只看《女誡》,擺弄兩根繡花針的女孩子比不上的了?!?/br> 這話里話外倒是意味復(fù)雜,表面上似乎是贊揚寶茹能干,但是其中暗藏的一點小心思——不就是暗暗覺得寶茹萬事太順遂,心里覺得過不得,也只能說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了。畢竟女孩子小時候更多的不是看《女誡》、擺弄繡花針,真的很難說這是命好。 旁邊一位夫人怕氣氛僵硬下來,便湊趣道:“唉唉!可不是么!記得咱們當初做姑娘的時候嬤嬤是怎么教的?最后初嫁了才曉得管家竟是都用不著了,還是母親手把手教的看賬、管束下人最實用,只是咱們學的馬馬虎虎。還要婆婆三令五申,這才能做好。如今的小姑娘倒是務(wù)實的多了,學堂里可是認真教這些呢!” 又有婦人也道:“是呀是呀,我家那小討債鬼最不耐煩做針線,我還不能說她——她父親也偏幫著她呢!只說咱們這樣的人家難道還讓小姐親自裁剪衣裳,打理鞋襪?了不得了做幾件給丈夫和婆家長輩。如今就連做婆婆的也不拿針線難為兒媳婦了么?!?/br> 衛(wèi)太太心里更加不好受了——只覺得姚家才初初改換門庭,寶茹又是一個小輩,但是今日卻有這許多人替她說話,實在是看不過眼了。只是她心里曉得分寸,如今姚家正紅火呢,她無緣無故得罪人家可沒什么好處。只得僵硬地彎了彎嘴角,不再提剛才的話,只當作沒發(fā)生過。 她可沒注意到旁邊有些知道她底細的夫人已經(jīng)暗自撇嘴了:是呀,人家可不就是能干么,這難道不是好事?如今早就不講究那些沒用的了。你家女兒倒是教的好,《女誡》、《列女傳》之類的倒背如流,一手針線當初在閨閣里也是拔尖的。但是有什么用,現(xiàn)在做了人家當家太太,卻是一場家宴都辦的亂糟糟,還是妯娌幫著描補,這才是丟人呢! 這一段插曲并不是發(fā)生在寶茹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寶茹也并沒有注意到。她現(xiàn)在可是忙的腳跟打后腦勺,只是與各位新來的女眷寒暄就轉(zhuǎn)不過身了,哪里曉得遠遠的地方的一場閑話。 別看寶茹表面上云淡風輕,其實心里著實有些緊張。面上與各位女客言笑晏晏,實際上小心翼翼,不肯出一點差錯,只能更加注意喬三奶奶這邊,把她每一句都聽在耳里記在心里。 說過喬三奶奶十分盡職盡責,注意著寶茹,幫她細細介紹。這其中的介紹可不是場面話,全都是實實在在的干貨。只是一會兒,寶茹就已經(jīng)完完全全了解了在場八位行會會長太太、四位官家太太、六位湖州商會頭面人物夫人——以及她們的兒女親戚的前世今生。 嘖嘖,果然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或許這些高門大戶在一些極其敏感的消息上還能對外界保守秘密。但是這些八卦的話,那就是呵呵了,和她們這些小門小戶也沒什么區(qū)別么,還是婦人口中的談資。 忙碌也不是一直忙碌,和姚員外那邊一般,等到開席的時候?qū)毴阕匀灰彩悄茏铝耍@時候就有一位活潑婦人道:“我仿佛聽見中院那邊已經(jīng)唱起來了,咱們也點起戲來吧,總不能他們爺們熱鬧,咱們卻不得消遣。” 這句話自然是得了眾人贊同,這時候大家都看向?qū)毴恪毴汶m然是主家,但是她一力推辭道:“雖說我是主人家,但是到底人小,如今同桌的都是長輩,我如何敢越過去?不說別個如何看,只說我自己就過不得,只能請長輩們先來點了!” 寶茹這話說的極有章法,在座的虛虛地推辭了一番也就結(jié)果了節(jié)目單字。最后最先點的正是席間年紀最大的鄭老夫人,這位老夫人年紀雖大,但是身體康健,眼不花耳不聾,拿了單子就道:“男子漢們在看戲,只是我聽不出那些咿咿呀呀的戲詞,想著咱們也就不與他們相同,干脆讓說書先生與咱們說一部書罷了!” 眾人都說好,便一個個依著年紀輩分點起折目來。鄭老夫人點了一折《昭君出塞》,其余的有《抱梅尋美》、《賀芳齡》、《嬌鶯囀》等,就連寶茹也跟著湊趣點了一出《卓文君》。 然后就只見一位面白微須的說書先生進來,身邊還帶著一個小童,給拿著醒木折扇之物。又有兩三樂工——這是女先兒帶起來的風氣,就是說書先生說書也偶爾用些伴奏了。這些樂工抱著弦子琵琶之類,到了院子里與說書先生一起給各位女眷拱手行禮,然后才有人給搬來幾張杌子,這是給樂工坐的。至于說書先生是用不著的,只給他放了一張書案。 那說書先生也是湖州有名的,功力十分了得,醒木一拍,先說一段定場詩,這就是進了主題。寶茹以前早聽過這些故事,但是這先生模仿個人說話聲音口氣惟妙惟肖,又極會制造懸念,寶茹這都聽住了。 不過這說書先生只說了兩回,就要下去,之后是另一位先生。這一位也不是無名之輩,但是比起之前那位就差得遠了,一時之間寶茹就不再那么專注。寶茹是這般,席間別的太太也大多是這般。 開頭席間靜悄悄的,只有說書聲的氛圍已經(jīng)不一樣了。這時候女客們吃酒吃菜,間或說些話來,似乎這說書聲只是背景音,間或聽一耳朵也就是了。 這時候就有一位夫人笑呵呵地與寶茹道:“之前聽聞寶姐兒家里已經(jīng)有了一位小公子,只是不知道多大了,竟然從來不見抱出來呢。” 寶茹放下箸兒,拿帕子抿了抿嘴,道:“小人兒有什么要抱出來的——如今才虛歲四歲,要哭要鬧的,帶出來了害怕不周全,反而失禮呢!” 那婦人聽后笑容越發(fā)真摯了,趕忙道:“竟是四歲?噯!我倒想到一件極好的事兒!我如今只看寶姐兒的品格就曉得你家小公子絕不是一個凡俗的。恰好我娘家大嫂有一個三歲的小女兒,生的真是粉雕玉琢,和小公子配在一起只怕就是觀音座下的金童玉女!” “我那嫂子是個急性子,只想給女兒早早定下一門親事來,也好省去一樁心事。為了這個家里的親朋好友都是幫忙打聽的,至于媒人更是不消說。但是到了如今也沒個合意的,要么是年紀不合適,要么是家里不合適,再也有品格不夠好的。也是天緣湊巧,今日見到寶姐兒,我這才恍然大悟,這可不是‘燈下黑’?現(xiàn)成的人選不就在眼前么!這才是天造地設(shè)呢!” 寶茹表面上依舊十分和氣,沒有一點異常,其實心里一直在瘋狂吐槽:金童玉女個鬼咧!天緣湊巧也是個鬼!至于天造地設(shè)更是特么的胡扯!這人哪里見過家里的安哥兒,正是圓的扁的都不知道——其實就是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安哥兒才多大,就能預(yù)料到將來如何嗎? 雖然寶茹作為母親自然是相信自家乖乖仔將來一定是玉樹臨風美少年一只,風靡湖州少女心不成問題。但是這位不認識也是這么肯定的嗎?當然不是的啦!只要寶茹不是智障就知道這一定也是一家湖州富貴人家里較邊緣的存在——至于她娘家,只能更差,畢竟就連這一個院子都沒進不是。 因此,這就是想要給自家女孩子攀一門好親,然后占親家便宜的吧。不是說寶茹有什么歧視,但是正常人都不會喜歡這種情況的。雖然這時候靠著聯(lián)姻提升門第的多得是,但是對著一開始就是□□裸地想要占便宜,只怕沒有一家能夠接受。 更何況這是三歲和四歲的小孩子啊,不說寶茹這個現(xiàn)代人了,就是正宗的古人,一般也不會就這樣定下婚約——除非確實是通家之好,或者有別的特殊理由。畢竟孩子還小,誰知道將來是怎樣? 就是不在乎這個,只在乎門第,那一樣有風險。畢竟時間太長,在有婚約到成親的這十幾年里,當官的可能被免官,甚至獲罪。經(jīng)商的也可能生意失敗,到了血本無歸。這樣的情形怎么辦?解除婚約,這種情況下解除婚約實在是太有害于名聲了,就是成功了,也別再想有好親家了。 至于寶茹,更加不會拿自家孩子的婚姻開玩笑了。雖然在古代呆了接近二十年,但是她骨子里依舊是向往戀愛自有的現(xiàn)代人,更何況她和鄭卓的婚姻也是基于這一點,使得她一點也沒有在這方面要向本土妥協(xié)的意思。 于是寶茹只得露出一個如同往常一樣的笑容,道:“這只怕不成呢!我家安哥兒小時候送去寄名,有高人早就批過命。只說他命里不宜早娶,就是定親也不成,不然只怕于壽數(shù)上有妨礙。您也知道,這些事兒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況且后果還這般嚴重,我哪里敢讓孩兒以身犯險——就是我敢,家里拿他當寶貝命根子的長輩也一定會阻撓的?!?/br> 在場的自然都聽到了這一番交鋒,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對于這婦人的心思自然是心知肚明,至于寶茹的話是真是假也是昭然若揭。不過這是不會有人拆穿的,大家都是湖州體面人家,斷不會像街上婦女一般,把面子里子都拆個干凈,哪怕已經(jīng)是眾人皆知了,但依舊一切會盡在不言中。 所以沒人會去揭那婦人的短,同時自然也不會有人沒眼色地去問寶茹:你說的真的假的啊?是在哪家寄名,又是哪位高人批的命。話說實在了可不就尷尬了,這樣的人只怕會被在場所有人排斥。 那婦人似乎還有些不甘心,但是旁邊一個似乎與她相熟的卻主動岔開了話題,笑著說:“這些事兒卻是是這般,就是不信的,哪里又能等閑視之。各家孩子都金貴的很,若有個萬一,到時候后悔也是沒用了。” 說著大家又說起了改日約好去佛寺上香道觀打醮的事兒,一時之間其樂融融,那婦人就更插不上嘴了。是的,如今這些人已經(jīng)把寶茹當作了她們之中很重要的一份子了,斷然不會看著寶茹難堪,若是換做半年前的寶茹,這會兒大家應(yīng)該是兩不相幫吧。寶茹只能感嘆:什么人格魅力都是虛的,只有實在的財勢才能決定地位。 正在寶茹感嘆的時候,宴飲也差不多到了最后。女客們先走,倒是中院還在熱鬧,前歌后舞,錦簇花攢,直飲至月上中天,眾人才起身辭去,說道:“已經(jīng)早過了宴飲的時候,本該早早離去的。只因員外實在過蒙盛情,再者又的確是喜慶,不覺留連暢飲,十分擾極。不過到底已是晚間,只能告辭了。” 姚員外需留了幾句道:“杯茗相邀,得蒙光降,實在是蓬蓽增輝,只望著你們再留片刻,以畢余興?!?/br> 不過眾人只是道實在是不勝酒力了,于是各躬身施禮相謝然后辭去。姚員外又再三款留,最后只得將客人送至大門。一派鼓樂喧天,兩邊燈火燦爛,前遮后擁,喝道而去。這便是是散了,只是然人感嘆‘歌舞歡娛嫌日短,故燒高燭照紅妝’而已。 第131章 占領(lǐng)市場 自那場流水席后, 寶茹確實感受到了地位飛速提升帶來的變化。特別是每到湖州有什么大活動總是少不了請自家去商議,至于各家宴飲, 寶茹和姚員外都是不會被忘記的座上賓。因著這個, 寶茹有一段時間是宴會不斷, 可是醉生夢死了一回。 不過這都是虛的, 寶茹內(nèi)心清醒。哪怕是白日赴宴了,晚間也不會忘記去看‘甘味園’的賬目,并把明日要做的事情寫成條目, 讓小吉祥給遞給伙計。正是因為一直奮斗在工作的第一線,寶茹才沒有完全‘墮落’, 反而保持了一種進取心。 不過這進取心不見得有多強烈,只能說按部就班做好每一步罷了。真正讓寶茹‘燃’起來的事情是鄭卓在冬日里總算從京城回來了, 他的回歸不僅是家庭上的回歸,也是事業(yè)上的回歸。 寶茹就是這樣的人,沒有完全準備好是絕不會有決心開始一個大計劃的。明顯鄭卓也是她‘準備’的一部分, 沒有鄭卓幫助, 她有很多事情都是做不成的。這樣的狀況下, 她能有心思去做大事情那是不可能的。 寶茹先是歡歡喜喜地接了鄭卓, 白日也不問鄭卓在京城的事兒。如果是‘甘味園’的事情的話, 比鄭卓先到的信件已經(jīng)說的很清楚了,也不需要再問。只等到晚間,寶茹才問起一些在信件上沒有提及的事情。 寶茹擱下碗筷, 就拄著下頜,一直看著鄭卓, 道:“你本就清瘦,好容易在家清閑半年不到,好容易養(yǎng)了一點兒rou,這一回全還回去了。唉!你信上說的都是做成了什么事兒,說個結(jié)果就完了。卻沒提一句多少艱難——你也不必唬我,我也不是無知的,在外行事,還是京城,這樣的大事,千頭萬緒,想想就難!” “那些京城的地頭蛇不好相與吧?還有官場上的事兒,咱家從來沒得根基,這樣的事兒更是從來沒打過交道。這一回卻讓你趕鴨子上架,你當初只怕心里格外不安,不曉得又為這個想了多少。咱家是沒人,我又是個女孩子,更加不能和你同去了,不然我是一定要去的。雖然我也不定能幫得上什么忙,但總歸多一個人出主意??!” 寶茹這是一番真心剖白,她自己不覺得如何甜蜜,但是鄭卓聽了卻只覺得暖洋洋的。眉目更加舒展,道:“沒什么關(guān)系,也不甚難。只是沒做過覺得難處多,但是我有人帶著,覺得熟悉了規(guī)矩就好?!?/br> 寶茹卻不信他,實在是在這上頭鄭卓‘劣跡斑斑’,只是撇了撇嘴道:“不信你胡扯,多少行商的精明的很,做生意一把好手,積攢財富的本事一流。但是這樣精明的人物也有好些就敗在這些事情上了,你現(xiàn)在一句‘不甚難’,好輕巧!所以人家都是傻的?” 鄭卓知道裝傻不過了,寶茹的聰明他是自然知道的,那些出外行商的往往能騙過家里妻子好多事情,但是他卻一樣逃不過。所以最后也只能對著寶茹微微一笑,至于其余的說辭,正是‘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了。 鄭卓這般寶茹反而無話可說了,道:“既然已經(jīng)知道瞞不過了,還不和我說一說到底遇到了些什么事兒——我雖然不能同你共患難,但總不能連你經(jīng)了什么事兒都不知道吧?心里格外不安穩(wěn)呢!” 鄭卓無法,只得老老實實與寶茹說了這一段經(jīng)歷。從一開始乘船說起。路上沿途風光說了一回——不過鄭卓表述能力有限,翻來覆去也是一些干巴巴的形容。倒是各地碼頭什么貨物好,什么東西多能說的清清楚楚,分毫不差。寶茹只能把一切歸結(jié)于他有做生意的天賦,再加上后天鍛煉,這才有這番情景。 寶茹砸吧了一下嘴巴,雖然寶茹把江北種種說的干巴巴的,但有一點,至少是內(nèi)容真實。說實在的這時候的江北確實和她想象的不同——兩輩子都是江南人,去北方也只有旅游而已,她對北方說不上多了解。 最知道的大概是名勝古跡多,還有好吃的小吃多,且都很符合她的胃口——甚至什么氣候不同,也因為她可以避免冬夏兩季出門而不太察覺。所以在她眼里江南江北有什么區(qū)別,最多就是她住在江南,別人住在江北而已。 但是這時候的江南江北卻是格外不同的——或許是交通不便,或許是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問題??傊畬毴悴皇茄芯窟@個的,說不出個一二三。她頂多就是背過歷史書,知道經(jīng)濟重心南移,所以江南的經(jīng)濟條件要比江北優(yōu)越,至于到底是如何就不知道。 但是鄭卓說出來了,即使在這個和原本世界不一樣的古代——比同時代的原世界古代人民生活水平高得多,以至于寶茹經(jīng)常忘記了她是生活在封建時代。但是江北大部分地區(qū)窮苦也是一樣的,鄭卓挑揀著說了幾件,不過并沒有多說,畢竟這些事情他并不想寶茹知道太多。 但是寶茹到底不是不知世事的小姑娘,只是聽了只言片語就曉得了大體情況。嘆了一句:“人都說‘前世不修德,生作徽州人’,大抵也也是因為本地土地貧瘠,物產(chǎn)不豐的緣故。正是因著現(xiàn)實境況不好,徽州人才多外出經(jīng)商尋求出路。這一點上江北晉商、魯商又何嘗不是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話又說回來了,也沒什么好感慨的,就是咱們湖州瞧著物阜民豐,但是其中內(nèi)里有如何?我不大去城南走動,但是多少見過,就算尋常年景見不到賣兒賣女的,但是食不果腹又何曾少了呢?” 寶茹也不是什么悲天憫人的性子,這些事情的確凄慘,身為原本生在物資極大富裕的現(xiàn)代的人確實會覺得格外嘆息——以至于鄭卓和姚員外姚太太有時候覺得她是不是太過于心軟了。但是她到底是個獨善其身的,看閑書掉淚而已,說是虛偽也沒什么問題,總歸不會真的做什么,實際上她又能做什么呢。 很快的,鄭卓不再說一路上的事兒,而是說明在京城的種種,以及京城的生意做的如何。鄭卓說的很細,雖然免不得言簡意賅,但是卻也面面俱到。寶茹聽完已經(jīng)對京城的生意布局有了足夠的了解。 寶茹若有所思道:“你是在京城招了女工和白案師傅?帶去的各樣點心的做法和方子倒是起了作用。話說咱們?nèi)缃褚膊惶脫膭e的鋪子盜竊咱們的方子了,就算有了方子,也不是‘貢品’呀!何況咱們?nèi)缃窠o宮里敬奉,就是告到官府也有十分底氣了?!?/br> 說到這個寶茹可是喜氣洋洋,總算享受了一把古代經(jīng)商的特權(quán)——雖然這些特權(quán)寶茹只是用來保證自己的權(quán)益不受侵害,放在現(xiàn)代也只是一種理所應(yīng)當?shù)墓蕉?,但是她知道在封建社會,一個商人談公平又是何其難也! 不過關(guān)系都是經(jīng)營出來的,憑著皇商的名頭可以唬住一大幫人了,有什么事兒官府也能幫上忙。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才更要經(jīng)營與朝廷的關(guān)系——正如做政府生意的越加要在意與政府的公關(guān),正是越緊密越好。 寶茹就道:“既然鋪子與作坊建好了,人脈也已經(jīng)打通了,接下來就是咱們‘甘味園’開到哪兒,哪兒的衙門就要走通了,這般才好辦事呢——這不是當了皇商以后事情反而變多,而是當了皇商以后才有機會拉這樣的關(guān)系。 畢竟雖然如今不至于重農(nóng)抑商,但是手握實權(quán)的官員面對一般商人依舊是眼睛長在頭頂上的。姚家原本雖然已經(jīng)算不錯了,但是對于這些官員來說依舊是普通的小角色。就是真的投了拜帖上門說話,人家弄不好也是置之不理罷了。 但是如今大不相同,頂著皇商的光環(huán),除了一些頂級的大官意外,一般的地方官衙門,何處是去不得的?到時候幾次送禮,又四下奉承,事情哪里會有不成的——聽著好似還是一種剝削,但是在這個時代,這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剝削’了。 這些其實也不是閑話,寶茹正是要通過鄭卓才能了解江北,特別是京城的情形。雖說因著與‘日昌隆’的文契,如今‘甘味園’不能再江北隨意開鋪子——事實上就是文契約定的日子到期了,姚家也不打算和‘日昌隆’解除合作。 一個是因為‘日昌隆’確實幫了‘甘味園’許多,當初正是‘日昌隆’的幫忙,‘甘味園’才打開了局面,如今立刻翻臉不認人,未免有過河拆橋的意思。另一個則更加重要,那就是姚家力有未逮?!饰秷@’的發(fā)展重心一直在江南,如今已經(jīng)布局好久了。就算成了皇商,也沒有放棄這布局的樣子,只是能夠加快步伐而已。 如同行軍打仗一般,最忌諱‘添油’戰(zhàn)術(shù),最是應(yīng)該集中主要精力一擊必殺。所以這時候哪里能兩頭大,而江南和江北寶茹和鄭卓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江南。既是為了之前的布置,也是因為明顯江南更有潛力,這也可以說是資本的必然選擇了——同樣的投入得到的是不同的收益嘛! 不過即使是這般,京城的問題也是必須要注意的。既然已經(jīng)做了皇商,常常要往宮里供奉。同時還在京城辦了作坊開了鋪子,那么這就是不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了,而是頭頂大事,畢竟就是不說宮里的事情,只說皇城腳下做生意也是自家利潤里很重要的一環(huán)了。 這個事情甚至寶茹和鄭卓沒有專斷,還去找了姚員外,三人可是商量了好一陣。還嫌不夠又尋了幾個甘味園分店的掌柜和得力伙計,大家一起群策群力,這才定下了‘甘味園’接下來的發(fā)展大動作。 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泉州真的要開設(shè)分店、揚州鋪子的變化,以及京城分店如何打開局面。這三處實在是地位不一般,連成一條線不就是正好位于帝國東部的南北中三處。以這三處為基點,以點帶面,正是能盤活并聯(lián)絡(luò)‘甘味園’所有的銷售點呢! 既然已經(jīng)有了打算,也有了計劃,這邊給京城管事的就去了信件,安排起具體事務(wù)來。至于泉州則是要派得力的伙計委任為管事往泉州照應(yīng)具體事務(wù),好在鄭卓在泉州有的是朋友伙伴,派人過去也不缺照料,辦事也就不用憂心。 泉州的事情一時半會兒看不出什么,京城和揚州自然是揚州最先收到信兒。一個是揚州離得近,更大的原因是揚州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兩年了,根基什么的更加深厚,安排起來也更加得心應(yīng)手。 姚家是這般安排的,各地發(fā)展又是不是如他們所愿?只能說主要的目的達成了,至于細枝末節(jié)——他們又不是神仙,自然還是各有各的意外。不過還好,送到寶茹面前的賬本可以證明,‘甘味園’如何賺錢,又是如何占領(lǐng)市場份額。 譬如揚州,最是順利,一個是因為經(jīng)營時間長,二個是因為揚州人富裕,消費能力強。特別是是每到節(jié)慶時候,都爭相購買一些糕點,既有自己吃的,也有送禮的。原先各家老字號是揚州人最常光顧的,如今卻換成了‘甘味園’。 原因也很簡單,既是‘甘味園’味道好,用料實在,也是因為揚州人更加能接受新事物。愛趕流行,愛嘗試新東西,之前江南諸多流行都是揚州傳揚出來的就能證明了。換到點心之類,也能看出來。 別的地方,哪怕是‘甘味園’的大本營湖州,人們念舊,過節(jié)送禮常常還是選用自家吃慣了的老字號。這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堅持,更是一種慣性,無論古今,這樣的都不少。但是揚州,這種慣性的影響力卻是最低的,就算有也不影響大局。 特別是‘甘味園’掛出貢品的牌子后,一般民眾就越發(fā)追捧了。如今揚州賣得最好的是俗稱“方盒子”的點心,每盒要兩錢銀子。就是一個漿糊紙白色方盒子,里面可以放一整塊的方形素蛋糕?;蛘呤畟€小蛋糕,品種自選,不是蛋糕,而是十塊蝴蝶酥之類的餅干也可以。 至于整個的圓的方的的奶油大蛋糕,也賣的很好。逢年過節(jié)總有許多揚州人買上幾個,最好可以用來送人,又體面又實在。至于其他的餅干、糖果、面包、小蛋糕之類其實也賣的很好,但是因為一般只是自家享用,不拿來送禮,倒顯得沒那么‘繁榮’了——果然古今都是一樣的,凡是能送禮的商品銷路是格外好。 至于京城,大概是剛剛開始,業(yè)績只是過得去。但是對于品質(zhì)有保證的商品,又宣傳得力,總歸是前景良好的。不是有老話說,剛剛開張的生意,不賠當賺。實際上只要看過如今的‘甘味園’在京城的人氣,就會相信將來大有可為。 寶茹就是沒見過也相信,只看賬本,這一年的最后幾個月,進賬是一月比一月多,這還不能說明問題?京城是個什么樣的城市,他和江南完全不同。譬如月餅,有京樣和蘇樣之分。京城的月餅不算精致,但個頭大用料實在,這就將這座城市的氣質(zhì)展現(xiàn)出來了——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 不過好在京城的繁榮并不是靠著京城人撐起來的,他是靠著成千上萬名官員和他們的家屬,以及近千名勛貴家族硬生生地繁榮起來。這些人前者來自天南海北,最多是江南人,文脈薈萃嘛。 后者祖籍也大多并不是北方,因為太.祖皇帝是江南出身,自然身邊的老兄弟大都也不是北邊人。到了如今,或者他們已經(jīng)被同化了,但是大體的一些飲食習慣保留下來不少。畢竟勛貴之家的食譜也是一代傳一代的,變化有,但不至于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