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jié)
雖然只是個沒有實權的名譽勛位,但至少有了飛騎尉的名號,再面對這些呼風喚雨的當朝重臣李文柏不必再憋屈地自稱“草民”了。 當然,這種場合最合適的自稱是“學生”,但差點被他們坑死的往事歷歷在目,這才過去多久,李文柏怎么肯持弟子禮。 “哈哈,快起來快起來。”王敦茹一改朝堂上的高冷模樣,竟是親熱地起身抓住李文柏胳膊,“今日以詩會友,本官等都是便服,就不要行禮了?!?/br> “是,謝過相國。”李文柏聽話地直起腰,知道王行之這是在正式把他介紹給大齊的上層社會,當然不能在這個時候犯渾。 倒是顧文沒什么在意的樣子,笑瞇瞇一拱手:“諸位上官,老師,人已經帶到,那下官這就退下了?” 王敦茹看向王行之,王行之又看向孫顯午:“孫大人,敬元是你的下屬,我這個做老師的就不越俎代庖了吧?” 孫顯午指了指末座:“來了就來了,這么早離開作甚?坐下陪你老師盡孝才是正事!” 顧文嘴角抽抽,只得又笑著彎下腰:“大人有令,下官莫敢不從?!比缓缶鸵黄ü勺讼聛恚朦c沒有說話中的那分客氣。 李文柏在一邊看得咂舌不已,在場都是跺跺腳大齊就壓抖三抖的人物,王敦茹和孫顯午還是死敵,沒想到私底下這么不拘一格。 正想著,孫顯午溫和的嗓音突然響起:“李文柏啊?!?/br> 李文柏一抖:“下官在?!?/br> “會試準備得如何?可有信心???”這一副關心晚輩后進的語氣,不愧是能爬到吏部尚書與當朝相國分庭抗禮的人物,臉皮厚度非常人可及,明明日前還差點害得自己萬劫不復,轉臉就像從未發(fā)生過一樣。 不過比臉皮厚,在商場久經浮沉的李文柏自然也不會輸幾分,他用眼神安撫住目露擔心的老師,恭謹笑道:“不瞞孫大人,下官日日讀經夜夜求學,自信不敢說,無非盡力而為而已。” “好啊,好一個盡力而為,真是后生可畏?!壁w成義無不羨慕,“王大人收了個好學生啊,再看看我家那個不成器的幼子,真是...” 話題于是轉到趙旭之身上,但沒人忘記李文柏的存在,時不時都要提點兩句把他引入話題,似乎就怕他覺得尷尬,就連跟著王行之從小到大,正正經經師承王行之衣缽的顧文都不曾得到這種待遇。 就算王行之和顧文不提點,李文柏再愚鈍也感覺到了王敦茹和孫顯午的拉攏之意,面上是笑意盈盈,心中是眉頭緊皺。想到邊關的戰(zhàn)火連連,李文柏突然覺得有些疲憊,不愿再在這里虛與委蛇下去。 顧文敏感地察覺到自家?guī)煹艿那榫w,不著痕跡地踹了李文柏一腳。 李文柏吃痛,看過去正好對上顧文警告的目光,不管怎么不滿,顧文的話他還是信任的,于是只好重新打起精神投入話題的漩渦中去。 他沒看到的是,王行之暗地和顧文對視了一眼,彼此眼底都是滿滿的欣慰和贊賞。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詩會也進行了兩個時辰有余,王敦茹率先站起身,一陣寒暄過后士子們只得依依不舍地散了去,結果直到結束李文柏也沒能再回到于鈞等人身邊,只能暗下決心等打聽到他們居所之后再登門告罪。 師徒三人行至五華寺門前,馬車早已等候在門外,王行之與王敦茹等人行禮告別,然后帶著兩個徒弟鉆進馬車,朝著半山書院的方向疾馳而去。 李文柏沒有質疑為何不讓自己直接回家,他剛好也有一肚子疑問想要得到解答。 似乎是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顧文瞥了眼李文柏,取笑道:“如何,沒有叫你作詩,是不是感覺劫后余生?” 作者有話要說: 李文柏:如果真的一定要作詩,我……就只能抄襲了! 第80章 會試 不知是王行之等人事先說好, 還是都知道一個商人出身的小子在詩賦上不可能有多少造詣, 反正李文柏被揪著從日常生活到政見策論問了個通透, 作為代表作, 《十思疏》更是被各位上官分析了一遍又一遍, 但從頭至尾都未曾提過讓他即興作詩的要求。 松了口氣,但還是莫名會有些被人小瞧的感覺,尤其顧文這么一提, 這種感覺更深刻了。 雖然他當真……也沒什么太大的本事, 不過被這般打趣,李文柏還是撇了撇嘴, 表示不想理這個“為老不尊”的師兄。 顧文笑笑,見李文柏精神還好, 便也沒再說些什么。 五華山不愧為“國學”和“國寺”并存的地方, 山路被修整得平平整整堪比官道,隔著幾步就能看到上山伐柴的村民,現(xiàn)在正值秋季,山火易發(fā)之時, 是以朝廷斟酌著開放了不少地方給百姓們砍柴,一時人工制造出防火帶, 二十讓京郊的平明百姓儲存好過冬用的柴火, 不至于在隆冬時受凍而死,只是再三強調不允許真正傷到樹木。 李文柏掀開窗簾觀察著時不時出現(xiàn)的砍柴人,發(fā)現(xiàn)和到處都是面黃肌瘦難民的南疆不一樣,這里的百姓臉上都散發(fā)著營養(yǎng)充足的光澤, 體態(tài)也多有見狀,完全沒有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 “不愧是天子腳下。”李文柏忍不住感嘆,“百姓安居樂業(yè),路無餓殍,比南疆強多了?!?/br> 此言一出,王行之和顧文都忍不住看向李文柏,這才想起來這位小師弟年紀輕輕,卻已經跟隨關中軍深入南疆,在白夷之戰(zhàn)中建立過實打實的戰(zhàn)功。 王行之隨口問:“依你之見,南疆百姓生活如何?” “水深火熱?!崩钗陌鼗仡^,“學生不敢欺瞞老師,南疆各族分化極其嚴重,彼此間爭執(zhí)不斷,小打小鬧日日都有,個州縣主官只死守縣城,對蠻族百姓生活不聞不問,只求各部族對朝廷維持表面上的尊重,只要不扯旗造反就萬事大吉?!?/br> “如此嚴重?”王行之問,“南疆各道府監(jiān)察官就視若無睹?” “老師不曾深入南疆,是以并不清楚?!崩钗陌乜嘈Γ安皇遣辉腹?,而是管不了,據(jù)學生短暫在南疆的所見所聞,各族間語言不通習俗不同,對大齊并無幾分歸屬感,上傳下達都靠著部落土司,在南疆,朝廷政令根本出不了縣城?!?/br> 王行之看向顧文:“敬元,你曾廣派書令史下各地考察地方官員功績,對南疆現(xiàn)狀可有了解?” “大致知曉一些,如師弟所言,我大齊崇尚軍命不下縣,在南疆尤其如此?!鳖櫸恼f,“縣令管轄范圍僅僅只有縣城一畝三分地,再出去,就算是齊人的村落,也插不上什么話。” 王行之表情凝重,顧文也沉默下來不再言語,顯然都對南疆的現(xiàn)狀感到頗為心憂。 李文柏咂咂嘴,沒想到隨口一句竟會扯出朝廷的隱憂來,顧文則是不知道該如何向老師解釋,朝廷其實一直在回避南疆問題。 老師年年專心學問并不知曉朝中風向,如今百廢待興,北邊的匈奴又虎視眈眈,五軍統(tǒng)帥攜軍自重,順天十二親衛(wèi)戰(zhàn)力早已衰弱做不了指望,各地府軍更是腐敗到了根子里,這種時候朝廷上下哪里來的心思去管南疆少民的民心問題,就像地方官們所做的那樣,不造反就萬事大吉。 可這終究是大齊之恥,顧文也不太好起口。 沉默間,馬車已經到了半山書院門口。 此時早已放課,三人一路穿過各處學堂和教室居所到了王行之居住的宅院。 這次王行之一反常態(tài)地沒有將兩人帶進書房,而是著人將茶水點心移到了后院中,三人圍坐在小院中心一棵碩大的桃花樹下的石凳上。 “去弄一碗醒酒湯?!蓖跣兄愿离S身伺候的書童,“我等接下來有要事要談,你去告訴門房一聲,沒有本官的允許不許任何人進來?!?/br> 李文柏因為有孝在身并沒有喝酒,但是王行之和顧文喝了不少。 書童輕應一聲,輕巧地退下了。 王行之說,“今日詩會,你應該也見了不少同科應考的舉子,有何感想?” 詩會里爭名奪利的景象再次浮現(xiàn)在腦海里,李文柏還能記得腦海中的一張張臉,見到顧文時候的神色,見到自己的神色,吟詩作對的神色,想到這里,緩緩說道:“或許是學生多想,匈奴在北疆燒殺搶掠,關中軍馬上就要出征,如此國家危難之際,學生在詩會中卻不曾聽到過一句議論,大部分人都在...不擇手段地吸引注意力。雖然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只是他有些看不慣。 王行之問:“如此,你又作何想法?” 猶豫半晌,李文柏還是不加修飾地脫口而出:“學生覺得,京城士林略微有些...烏煙瘴氣!” 顧文眉頭輕佻:“好家伙,還真敢說?!?/br> 李文柏干笑一聲:“師兄,我只是實話實說。” “好,要的就是實話實說?!蓖跣兄?,“下一個問題,月后的會試,你有幾分信心能夠高中?” 同樣的問題從王敦茹口中和王行之口中說出的意思完全不同,李文柏不敢隨便說幾句空話應對,再三思慮過后,嘴角扯出一絲苦笑:“不瞞老師,學生只有三成把握。” “哦?”王行之沒有生氣的意思,“為何?” 李文柏說:“學生長處在實事策論,但此題考官主觀意識占比過重,做不得依靠,四書五經勉勉強強夠的上合格,但進士科占比較重的詩賦...老師也知道,學生是一竅不通。” 雖然不知道這兩個月以來王行之為何一點教自己作詩的意思都沒有,但這一點對朝夕相處的師生來說根本瞞不住。 “好,人貴有自知之明?!蓖跣兄謫?,“為師問你,來年準備完全再上考場,為師保你至少能進入前五位,前途無量;以及月后準時應考,但很可能只能考上個三甲同進士,你的選擇?” “學生選同進士。”李文柏毫不猶豫,“學生不懷疑老師的本事,只是有些事情不可拖延,只要能在今年順利進入仕途就好。” 明明是急功近利的回答,王行之卻笑了:“為何?出身方面你無需擔心,即使朝廷下令抑商,你是我的學生,自然不可能無法參與科舉的?!?/br> 李文柏抿嘴:“若是僥幸同進士,學生也有自信能打出一條血路,絕不辱沒老師的門楣。”若是不曾踏足金鑾殿,他許是會選擇來年再戰(zhàn),但是朝堂那一日的事讓他觸目驚心。 如今的雍和帝與他所知道的大唐李二確實有幾分相似,但這從未聽過的大齊朝還有多少的歲數(shù),他則是摸不清楚。 若是運氣好,接下來是大齊中興,那他自然是等得起;若是大齊不敵匈奴,不似大唐前期的崢嶸氣象,反而像是后宋的風雨飄搖,若是錯過了這次,下次朝堂就可能重新洗牌。 他不能等。 沉默了一會,王行之長嘆一聲:“你啊,和敬元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那么固執(zhí)?!?/br> 李文柏有些愧疚:“老師...” “好了,無需多言?!蓖跣兄當[擺手,“既如此,學問暫且先放一邊,接下來的一月,為師專心教你如何應考,位列榜首不敢妄言,至少進士的名頭,你無論如何也得給為師拿下來!” 顧文也在一旁幫腔:“老師所言極是,學生可不想有一個同進士的師弟?!?/br> 李文柏只能過說道:“學生遵命!” 他心知肚明的是,王行之也好顧文也好,都是實實在在為了他的前途著想。 時下士子們之間流傳的說法是,與其掛在三甲落個同進士的名頭,還不如干脆落榜,來年再來,說不定能考上個進士呢? 雖然都有“進士”兩個字,但二甲往前的進士和三甲之后的“同進士”一字之差,卻就差之千里。 打個簡單的比方,進士科一甲三名外加二甲進士,可在殿試之后擇優(yōu)引入崇文閣做編修之職,一甲進士授官八品,其余授官從八品,都可按部就班地在京中熬資歷,三年之后便可入六部為官。 入不了崇文閣的,也會外放置較為富裕的縣為縣令,累功升遷,只要干得好不愁沒前途。 但同進士則不同,科考之后要么在九寺五監(jiān)做個小小的九品小官,要么外放地方老老實實從縣丞縣尉做起,最好的也只能混個下縣縣令的職分,往后在進士出身的同僚面前也會矮上一頭。 一字之差,前途便從此向兩個分叉口。 所以無怪王行之和顧文說話不留余地,實在是若實力不濟考了個同進士,大齊又不允許會試高中者來年繼續(xù)考,往后怕是要多走不少彎路,即使有個好老師師兄也無濟于事。 說完這個,王行之又看向顧文:“這個月就專心在公事上吧,萬事小心,千萬不要勉強。” 顧文知道老師指的是什么,當即點點頭表示明白。 一場酒就這么草草結束,王行之揮舞著衣袖將倆師兄弟趕出書院,直言接下來一個月都是體力活,他年事已高,必須早些休息,顧文李文柏無奈,只得雙雙告退。 離開書院,李文柏跨上早已準備在門外的駿馬,問正準備鉆進馬車的顧文:“師兄,老師所言讓您多加小心,是什么意思?” 顧文動作一頓,轉頭笑道:“能有什么意思?還不就考功司那些破事兒,你不也知道嗎?” 說完,也不等李文柏再問,鉆進馬車一溜煙跑了。 李文柏眉頭微皺,總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但顧文不說,他也沒有什么辦法,想必是為了讓他專念在科考上才故意不讓多問的吧。 回府之后,李文柏從下人處得知朝廷已定下出征日期,賀青和賀飛宇都會住在軍營中,三日后便拔營出發(fā)。 “大將軍吩咐,萬萬不能允許李少爺出去另尋宅院。”門房笑呵呵地說,“說再怎么想搬出去住,也要等到大將軍班師回朝再做打算,否則就拿小的們是問?!?/br> 李文柏又感動又好笑,他確實有搬出去想法,這幾日正在讓阿大到處尋訪合適的宅院,反正他不差這點錢,再說李環(huán)也到了,加上幾個下人,一家六口都寄居在賀府總歸不合適。 “這有什么的?阿二他們手里勤快,是小的們的好幫手?!惫芗倚Σ[瞇地打斷李文柏的解釋,“老夫人也說了,環(huán)兒小姐可愛乖巧,正討她老人家歡心,您也知道咱家夫人和老夫人兩代都沒能生下個閨女,都說想讓環(huán)兒小姐多留一陣子陪陪她們呢?!?/br> 好嘛,人家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再拒絕就顯得太過不近人情,李文柏只好收下賀家眾人的好意:“勞煩管家替在下謝過賀將軍?!?/br> 就這么著,李環(huán)兒日日在老夫人跟前打轉,呆不住了就讓阿二他們帶著在京城到處轉。她也知道如今是哥哥的關鍵時候,萬萬不敢打攪了哥哥,李文柏若是關心她的生活,說不了幾句,李環(huán)兒就推著哥哥讓他安生讀書。 不過這樣也好,李文柏得以專心致志在課業(yè)上,將妹子交給賀家兩位夫人他是一百個放心,于是干脆和王行之商量,暫居在了書院里,也省得日日來回浪費時間,遇到不懂的地方也能隨時請教。 王行之自是滿口答應,轉頭就在宅院中給李文柏安置了一間房,似是對學生的勤奮十分滿意。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個月轉瞬即逝,這個月來王行之給李文柏惡補了吟詩作賦方面的知識,不求開竅,只求考試時不會交上白卷就成。 經義方面也下了大工夫,背得李文柏是暈頭轉向,沒辦法,貼經題向來沒什么規(guī)律可言,除了把經文釋義背到滾瓜爛熟外根本沒有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