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書迷正在閱讀:接近我的人都彎了[快穿]、男神飼養(yǎng)指南[綜+劍三]、快穿之男主自帶白化光環(huán)、反派自救指南[快穿]、送我狗子去上學(xué)、主角全是鬼[快穿]、前任個個是女神[快穿]、驛站、我和反派第一好[快穿]、快穿之女配的品德
一個是兩人相識的最初見證者,一個是他們后半生相守的見證者。 雖地位身份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但他們也確實是同道中人。 至于,他們寫這本書,最初一個好像只是玩鬧,一個則是因為遺憾,但后來兩人卻都越來越認真,越來越重視,成書之后更是多次修改,補訂,最后幾番爭論之下,終于定名為《紫釵記》。 一曲紫釵記,道盡半生緣。 斯人皆已逝,唯念紫釵情。 作者有話要說:修一下 想寫的番外,其實很早以前就差不多構(gòu)思好了,正文結(jié)局反倒是還想了不少時間,后來,想想不如就讓它停駐在最美好的時刻,金榜題名,游馬過街,風光無限好。一切都是如此的順利,一切糟糕的都還沒能發(fā)生。 至于,這一卷正文中出現(xiàn)的食物服飾官職,科舉流程,節(jié)日風俗,都是查了資料的,并不是瞎編的喲。 第87章 第三個世界番外四 蕭靈隱, 字子瑜,號文軒,時人皆稱之為文軒居士。是晉朝知名的政治家, 書畫家, 文學(xué)家, 思想家,教育家。為相三十余年,在位其間,恪盡職守,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曾有一友, 字銘章, 時人不知其人, 出生籍貫, 而聞其名, 知其才學(xué)。 其詩其文其畫, 似乎總有這么一人出現(xiàn)過,其實,若說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倒也不多, 相比他的至交好友,這人不過是偶爾隱隱一提, 只是令人驚訝的是,縱觀晉人同一時期的時人日記, 遺留下的文墨書畫,還是史書資料,竟是從未有個字銘章的才子,更別提他曾在蕭子瑜身邊過,與蕭子瑜相識,為友。 這就不得不引起一小部分特別敏感細心的人關(guān)注。 那么這人,究竟是誰,現(xiàn)尚未有任何定論。但在研究蕭子瑜生平的學(xué)者來講,這個人是一個永遠都繞不過的人。如今學(xué)界隱隱皆有定論,這人字號應(yīng)當是化名,所以才存在,除了蕭子瑜所遺留下的那點滴只言片語外,史書典籍中完全找不到他的痕跡。 其實,學(xué)術(shù)界之所以會如此關(guān)注這個仿佛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的化名人,僅僅是一首詩。 一首甚至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的詩。 而這首詩,應(yīng)是蕭子瑜晚年所做。 若說這詩的好壞,從流傳度來看,看似也確實說不上很好,甚至大多數(shù)人聽都沒聽說過。畢竟出名的詩人實在過多,像蕭子瑜,能有一兩首傳世之作,已是萬人羨嫉。 再說,其人被傳誦至今的詩句,也并不在少數(shù)。 而這首詩,自然也是在他的文集之中,雖然不少文集已經(jīng)散落,但大致的還是在后人的收集與整理中勉強保存了原貌。 這首詩,甚至沒有名字,世人便叫它無名詩。 詩句,其實也不是說不好,只不過,過分晦澀,讓人難以琢磨其人寫此詩的原因,以及想表達些什么。 這是一首少見的游仙詩,同蕭子瑜以往的詩詞截然不同。 大多數(shù)人讀蕭子瑜的詩,大多會感到一種沉重,禁錮,束縛。他的詩大多永遠格律森嚴,用典精巧,一字一詞讀來雖尋常,卻又恰到好處。他寫詩下筆總是很重,似乎要把這天這地撕碎,撕的徹徹底底,撕的一干二凈,露出那本被包裹著真實。他很少謳歌美好,寫佳節(jié)歡樂,寫至情至性。 這便是他的詩,讀來心生膽怯,與他的詞完全截然不同。 與詩恰恰相反,他用詞寫天下萬物,寫萬物輪回,極盡靈動瀟灑,也并不拘束于音律。 若說這詞,大家也大多知道,起初本是小道,乃歌姬傳唱,市井之言,頗為粗鄙,只因詩已將近巔峰,文人便也漸漸將注意力放在這本是小道的詞曲中來。 詞的多年發(fā)展,是從俗轉(zhuǎn)雅的過程。詞曲本是一家,詞是能傳唱的,詞學(xué)大家也大多通曉音律,使詞和諧于音律。這便是詞學(xué)發(fā)展到高深處時,詞學(xué)大家們所推崇的。蕭子瑜所處的時代,詞才剛剛走進文人的視野之中。雖有文人寫詞,但那是在私底下,那時詞學(xué)難登大雅之堂。 而蕭子瑜愛寫詞,可以說對于詞的推動,他產(chǎn)生了不小的作用。畢竟他當了三十多年的首輔,身居廟堂之高,備受天下文人所關(guān)注。 他愛寫詞,而且在如今的視野看來,相比詩來說,他的詞顯而易見更受歡迎。 事實上,他所處的時代,他寫的詞在后來的詞學(xué)大家的眼光中還是有著不小的欠缺,不和音律,用詞不夠精煉,缺乏足夠的美感。但畢竟是詞學(xué)剛剛興起的前期,這也無可厚非。 正所謂前人開路,后人乘涼。他作為詞學(xué)的發(fā)展者,提倡者,在后人看來,對于詞學(xué)的發(fā)展貢獻巨大。 所謂世事變遷之巨大,在當年,蕭子瑜備受稱贊的一直都是他的詩,他行文頗有古風,矯健而豁然。在那些晉朝同輩中,那個依然推崇詩句的時期,他的詩句評價很高,但時過變遷,滄海桑田,他的那些詩句放在古今詩人之中,也就并非過分起眼。 相比他的成就,對于晉朝歷史的影響力來說,詩文倒是并非放在前衛(wèi)了。 歷史學(xué)家們更喜歡研究他這個人,研究他的生平,他的政治舉措,他的畢生成就。 至于詩詞,則是了解研究這個人的點綴品。 畢竟,他的詩詞雖有影響和價值,但還稱不上什么大詩人。 又看這首無名詩,是一首游仙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