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節(jié)
第586章 權(quán)威……真的錯了! “……權(quán)威是錯的?” 地下的這間密室內(nèi)。 隨著徐云這番話的出口。 這一次。 錯愕的不再是老郭一人,而是…… 包括陸光達、之前劍拔弩張的兩位男子等人在內(nèi)、此時圍在桌邊的項目組所有成員。 原因無他。 蓋因徐云所說的這番話,實在是……太具有沖擊力了。 諾里斯·布拉德伯里設(shè)計的理論是錯的? 這怎么可能? 要知道。 諾里斯·布拉德伯里可是奧本海默親點的曼哈頓項目主管,人類歷史上第一顆試爆的原子彈中心钚的起爆裝置便是他親自組裝的。 可以這樣說。 除了奧本海默之外,沒人比諾里斯·布拉德伯里更懂原子彈理論。 這是一位必然將載入人類科學史史冊的大佬。 他就像是一座大山橫在所有人的面前,任何見到這座高峰的行人都只會產(chǎn)生一種高山仰止的感嘆——即便是老郭和陸光達也是如此。 至少……此刻如此。 結(jié)果沒想到。 徐云這個‘愚公’忽然跳了出來,指著這座山說它的位置是錯的,它不應該在那里。 這顯然是相當驚人的言論。 而此時的徐云似乎隱隱有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面對驚詫的眾人,他繼續(xù)開口說道: “郭工,陸主任,為什么權(quán)威就不能是錯的呢?” “誠然,諾里斯·布拉德伯里和奧本海默他們完成了三位一體以及曼哈頓計劃,能力方面毋庸置疑。” “但別忘了,這個定態(tài)次的臨界狀態(tài)模型只是海對面對原子彈研究的前沿理論,并沒有在技術(shù)上落實。”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為什么不能是諾里斯·布拉德伯里錯了呢?” “甚至……” 說到這里。 徐云刻意頓了頓,環(huán)視了周圍一圈: “有沒有一種可能,海對面的這套理論無法在應用上迭代,其實就是因為其中某些環(huán)節(jié)其實是有問題的?所以才沒法在現(xiàn)實適配?” 唰—— 徐云此話說完。 桌邊霎時變得落針可聞。 這股寂靜在更遠處算盤和討論聲的對比下,形成了一副極其微妙的畫面。 “……” 過了足足有好一會兒。 陸光達方才從驚詫中回過神,與一旁的老郭彼此對視了一眼。 不夸張的說。 徐云的這番話實在是太具有沖擊力了,甚至動搖到了他們的認知。 但另一方面。 不可否認。 徐云說的這些話雖然在認知上有些難以接受,但在邏輯上確實是有可能成立的。 根據(jù)海對面主動公開的信息。 曼哈頓計劃對于中子運輸方程采用的是近似解,也就是二維球坐標系的一種并行sn算法。 這個方案采用了區(qū)域分解和并行流水線相結(jié)合的空間-角度方向的并行度計算,并行效率大概在52%左右。 同時這個方法存在很大的失誤率,量級越高就越可能出現(xiàn)錯誤,勢必遭到淘汰。 因此與選擇研發(fā)更困難的鈾彈而不選擇钚彈一樣。 陸光達帶領(lǐng)的理論組否決了這種并行算法,準備自己重新搞出一套可以長期使用的理論出來。 順帶一提。 后來的高盧在這方面居然也沒舉白旗,同樣放棄了并行sn算法——倒是約翰牛取了個巧,繼續(xù)沿用了這種方法。 接著又過了一會兒。 陸光達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對徐云問道: “韓立同志,既然你覺得這個模型有問題,那你能找出出錯的環(huán)節(jié)嗎?” “畢竟口說無憑,凡事是要講證據(jù)的?!?/br> 徐云聞言沉吟片刻,最終輕輕搖了搖頭: “陸主任,很抱歉,由于時間有限,核心的錯誤所在我肯定是沒法給您找出來的。” “畢竟我又不是全知全能的神或者從未來來的穿越者,事先就能知道全部的事兒?!?/br> “不過我能肯定的是……至少這里肯定是有問題的?!?/br> 說罷。 徐云伸出食指,輕輕指向了算紙的某處區(qū)域。 陸光達下意識探過腦袋看了幾眼,整個人微微一怔: “高壓縮熱核聚變區(qū)?” 徐云點了點頭,拿起筆在一個參數(shù)上劃了道橫,做起了解釋: “您看這里,坍塌密度的流密度1.533,對吧?” 老郭點了點頭。 徐云便又提筆寫道: “您看哈,我們先定義一個輸運平均自由程,插入平均散射角余弦,中子就會有外推距離d=2λtr/3。” “對特征系數(shù)的倒數(shù)開根,具體的數(shù)值先不說,外推中子的數(shù)字肯定要小于中心a區(qū)域的發(fā)散中子數(shù)量,那么計算出來的怎么可能會是一個大于1的數(shù)字呢?” “所以很明顯,諾里斯·布拉德伯里一定少計算了……某個散度的情景。” 陸光達頓時瞳孔一縮。 早先提及過。 由于這個框架是諾里斯·布拉德伯里所計算出來的緣故。 因此拿到文件并且翻譯過后,陸光達等人只是簡單的做了一次核驗便直接拿來用了。 畢竟這份文件之前推動了很多卡殼的項目進度,不可能會是氣體交換膜那樣被人動過手腳的東西。 這種做法就好比你要用電腦設(shè)計一個物理模型,某天你恰好得到了一臺主機。 這臺主機經(jīng)過初步檢測,跑分啊、啟動啊、上網(wǎng)啊、下片啊這些功能都沒什么問題。 因此你對它的內(nèi)部構(gòu)造雖然好奇,但由于物理模型的設(shè)計要緊,所以你就沒去管具體零部件的情況直接開機使用了。 而眼下徐云點出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就相當于在告訴他們: 親,這臺電腦的cpu某個線程有問題哦——不是被人刻意動了手腳,而是廠商從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便出現(xiàn)了紕漏,連廠商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喲~ 想到這里。 陸光達便忍不住拿起徐云面前的稿紙和筆,認真的看了起來。 眾所周知。 中子運輸方程的框架很廣,不過其中特別重要的概念不多,滿打滿算也就十來個而已。 而在這些概念中。 對數(shù)能降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中子在物質(zhì)中運動時能量的損失率,表達式是u=lne0/e。 其中e0是中子散射前的能量,e是中子散射后的能量,u就是對數(shù)能降。 有了能降的概念以后。 便可以定義某種物質(zhì)的平均對數(shù)能降了。 也就是中子與這種原子每次散射所產(chǎn)生的平均能降: ξ=Δu-≈2/(a+2/3)。 這個是平均能降的近似計算式,可對原子量a大于10的原子使用。 這樣就可以計算出以某種原子制作的材料作為靶心時,中子平均需要散射多少次才能從e0降到指定的e: nc=u,ξ=lne0-lneξ。 舉個例子。 中子從2mev(裂變中子平均能量)慢化到0.0253ev的能降,就是u=lne1/e2=18.1856。 當然了。 能降這個概念在后世也進行了部分概念迭代,更多被應用在反應堆領(lǐng)域。 不過眼下這個時代這種概念還是很主流的,無論國內(nèi)外都要到80年代才會進行版本更新。